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如刻畫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周泰
 
孫權
 
趙充國


《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傳》
「趙充國字翁孫,隴西上邽人也?!埂肝涞蹠r,以假司馬從貳師將軍擊匈奴,大為虜所圍。漢軍乏食數(shù)日,死傷者多,充國乃與壯士百馀人潰圍陷陳,貳師引兵隨之,遂得解。身被二十馀創(chuàng),貳師奏狀,詔徵充國詣行在所。武帝親見視其創(chuàng),嗟嘆之,拜為中郎,遷車騎將軍長史?!?/span>
《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周泰傳》
「權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權手自指其創(chuàng)痕,問以所起?!鼓铣?#183;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曰:「權把其臂,因流涕交連,字之曰:『幼平,卿為孤兄弟戰(zhàn)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chuàng)數(shù)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

例句

唯有老身如刻畫,猶期圣主解衣看。 李端 題故將軍莊

典故  
青鳥信
 
青鸞信
   
西來青鳥
  
傳書青鳥
 
仙家鳥
 
青鳥銜箋
    
小鳥傳仙語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西王母

參考典故
青鳥(一)


《山海經(jīng)·山經(jīng)》卷二〈西山經(jīng)〉~54~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郭璞云:「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于此山也?!?/span>
《山海經(jīng)·海經(jīng)》卷七〈海內(nèi)北經(jīng)·西王母〉~306~
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
《藝文類聚》卷九十一〈鳥部中·青鳥〉~577~
漢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挥许?,王母至。有二青鳥如烏,俠侍王母旁。又曰:鉤弋夫人卒。上為起通靈臺,常有一青鳥集臺上。」

簡釋

青鳥:指神仙,或愛情的使者。唐李僑《擬古東飛伯勞西飛燕》:“傳書青鳥迎蕭鳳,巫嶺荊臺一通夢?!?/p>


例句

寄音青鳥翼,謝爾碧海流。 劉復 游仙

得意紫鸞休舞鏡,斷蹤青鳥罷銜箋。 劉損 憤惋詩三首

青鳥罷傳相寄字,碧江無復采蓮人。 劉滄 代友人悼姬

仙界日長青鳥度,御衣香散紫霞飄。 劉滄 過鑄鼎原

不學碧雞依井絡,愿隨青鳥向?qū)映恰?劉禹錫 吐綬鳥詞

青鳥去時云路斷,姮娥歸處月宮深。 劉禹錫 懷妓

青鳥自愛玉山禾,仙禽徒貴華亭露。 劉禹錫 飛鳶操

青鳥來去閑,紅霞朝夕變。 劉長卿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李延年

所宜巢三鳥,影入瑤池碧。 劉駕 琪樹下因吟六韻呈先達者

芳信沉青鳥,空祠掩暮山。 喻鳧 王母祠前寫望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崔國輔 七夕

問君在何所,青鳥舒錦翮。 常建 春詞

西母青禽輕飄飄,分環(huán)破璧來往勞。 李咸用 輕薄怨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 中元作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 李商隱 昨日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 李商隱 漢宮詞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 無題

消息期青雀,逢迎異紫姑。 李商隱 圣女祠

佇看青鳥入,還陟紫云梯。 李嶠 幸白鹿觀應制

不學蘭香中道絕,卻教青鳥報相思。 李康成 玉華仙子歌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 李白 代寄情楚辭體

青鳥海上來,今朝發(fā)何處。 李白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豈不及阿母之家青鳥兒,漢宮來往傳消息。 李白 寶觀主白鴝鵒歌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李白 有所思

愿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 李白 相逢行

焚香欲使三清鳥,靜拂桐陰上玉壇。 李益 避暑女冠

旦隨三鳥去,羽節(jié)凌霞光。 李益 長社竇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白云辭上國,青鳥會群仙。 權德輿 送王煉師赴王屋洞

曾城自有三青鳥,不要蓮東雙鯉魚。 段成式 戲高侍御七首

三鳥隨王母,雙童翊子先。 皇甫冉 祭張公洞二首

聞道昆崙有仙籍,何時青鳥送丹砂。 皇甫冉 題蔣道士房

今日長歌思不堪,君行為報三青鳥。 萬楚 小山歌

青鳥東飛正落梅,銜花滿口下瑤臺。 薛濤 酬辛員外折花見遺

瑤臺有青鳥,遠食玉山禾。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

道士牛已至,仙家鳥亦來。 雍裕之 四色

三清小鳥傳仙語,九華真人奉瓊漿。 韋應物 驪山行

仙梯難攀俗緣重,浪憑青鳥通丁寧。 韓愈 華山女

紫書分付與青鳥,卻向人間求好花。 顧況 梁廣畫花歌

青鳥更不來,麻姑斷書信。 鮑溶 懷仙二首

青鳥飛難遠,春云晴不閑。 鮑溶 懷尹真人

自從青鳥不堪使,更得蓬萊消息無。 鮑溶 望麻姑山

典故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秦始皇


《三輔黃圖》
漢上林苑,即秦之舊苑也。漢書云武帝建元三年開上林苑。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256~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陽,塹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閒,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隱宮徒刑者七十馀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麗山。發(fā)北山石槨,乃寫蜀、荊地材皆至。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馀。于是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因徙三萬家麗邑,五萬家云陽,皆復不事十歲。
《漢書》卷八十七上〈揚雄傳上〉~3540~
其十二月羽獵,雄從。以為昔在二帝三王,宮館臺榭沼池苑囿林麓藪澤財足以奉郊廟,御賓客,充庖廚而已,不奪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女有馀布,男有馀粟,國家殷富,上下交足,故甘露零其庭,醴泉流其唐,鳳皇巢其樹,黃龍游其沼,麒麟臻其囿,神爵棲其林。昔者禹任益虞而上下和,?木茂;成湯好田而天下用足;文王囿百里,民以為尚?。积R宣王囿四十里,民以為大:裕民之與奪民也。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瀕渭而東,周袤數(shù)百里。穿昆明象滇河,營建章、鳳闕、神明、馺娑,漸臺、泰液象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萊。游觀侈靡,窮妙極麗。雖頗割其三垂以贍齊民,然至羽獵田車戎馬器械儲偫禁禦所營,尚泰奢麗誇詡,非堯、舜、成湯、文王三驅(qū)之意也。又恐后世復修前好,不折中以泉臺,故聊因校獵賦以風。
《新唐書》卷二〈太宗皇帝李世民本紀·貞觀十八年〉~43~
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癸卯,宴雍州父老于上林苑,賜粟帛。甲寅,如洛陽宮。己巳,獵于天池。
典故
少壯幾時奈老何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昭明文選》卷四十五漢武帝(劉徹)《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攜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舡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例句

少壯幾時奈老何,向來哀樂何其多。 杜甫 渼陂行

典故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六《武帝紀》
(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天柱山,自尋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

例句

自從獻寶朝河宗,無復射蛟江水中。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典故
神光燭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六〈武帝紀〉~95~
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歷獨鹿、鳴澤,自代而還,幸河東。春三月,祠后土。詔曰:「朕躬祭后土地祇,見光集于靈壇,一夜三燭。幸中都宮,殿上見光。其赦汾陰、夏陽、中都死罪以下,賜三縣及楊氏皆無出今年租賦?!?/span>
《漢書》卷二十五下《郊祀志下》
宣帝即位,由武帝正統(tǒng)興,故立三年,尊孝武廟為世宗,行所巡狩郡國皆立廟。告祠世宗廟日,有白鶴集后庭。以立世宗廟告祠孝昭寢,有雁五色集殿前。西河筑世宗廟,神光興于殿旁,有鳥如白鶴,前赤后青。神光又興于房中,如燭狀。廣川國世宗廟殿上有鐘音,門戶大開,夜有光,殿上盡明。上乃下詔赦天下。
《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
初,高祖既定天下,過沛,與故人父老相樂,醉酒歡哀,作「風起」之詩,令沛中僮兒百二十人習而歌之。至孝惠時,以沛宮為原廟,皆令歌兒習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為員。文、景之間,禮官肄業(yè)而已。至武帝定郊祀之禮,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陰,澤中方丘也。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xié)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shù)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diào),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壇,天子自竹宮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數(shù)百人皆肅然動心焉。

例句

姹女臨波日,神光照夜年。 杜甫 覆舟三首

典故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海內(nèi)十洲記》
漢武帝既聞王母說: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絕處。祖洲,近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百里,上有不死之草?!拊诒焙V?,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萬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風山,聲響如雷電。對天西北門,上多太玄仙官宮室,宮室各異,饒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處,甚肅肅也。

例句

百越酋豪稱故吏,十洲風景助新詩。 劉禹錫 馬大夫見示浙西王侍御贈答詩因命同作并序

鸞鳳戲三島,神仙居十洲。 李商隱 牡丹

百越落掌中,十洲點空白。 李群玉 將游羅浮登廣陵楞伽臺別羽客

城礙十洲煙島路,寺臨千頃夕陽川。 趙嘏 憶山陽

行將十洲近,坐覺八極溢。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初入太湖

典故 
綏降筑城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史記》卷一百十〈匈奴列傳〉~295~
是歲,漢使貳師將軍廣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將軍敖筑受降城。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饑寒死。兒單于年少,好殺伐,國人多不安。左大都尉欲殺單于,使人閒告漢曰:「我欲殺單于降漢,漢遠,即兵來迎我,我即發(fā)?!钩酰瑵h聞此言,故筑受降城,猶以為遠。

例句

斬虜還遮塞,綏降更筑城。 裴漼 奉和御制旋師喜捷

受降追漢策,筑館許戎和。 趙彥昭 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典故
嵩山萬歲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六《武帝紀》
「元封元年冬十月,詔曰:『南越、東甌咸伏其辜,西蠻北夷頗未輯睦,朕將巡邊垂,擇兵振旅,躬秉武節(jié),置十二部將軍,親帥師焉?!恍凶栽脐?,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于臺,至朔方,臨北河。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馀里,威震匈奴。遣使者告單于曰:『南越王頭已縣于漢北闕矣。單于能戰(zhàn),天子自將待邊;不能,亟來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為!』匈奴詟焉。還,祠黃帝于橋山,乃歸甘泉。東越殺王馀善降。詔曰:『東越險阻反覆,為后世患,遷其民于江淮間。』遂虛其地。 春正月,行幸緱氏。詔曰:『朕用事華山,至于中岳,獲駮麃,見夏后啟母石。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弧箹|漢·荀悅注:「萬歲,山神稱之也?!?/span>

例句

但聽嵩山萬歲聲,將軍旗鼓何時偃。 李咸用 煌煌京洛行

典故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
卿曰:「申功,齊人也。與安期生通,受黃帝言,無書,獨有此鼎書。曰『漢興復當黃帝之時。漢之圣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寶鼎出而與神通,封禪。封禪七十二王,唯黃帝得上泰山封』。申功曰:『漢主亦當上封,上封則能仙登天矣。黃帝時萬諸侯,而神靈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游,與神會。黃帝且戰(zhàn)且學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斷斬非鬼神者。百馀歲然后得與神通。黃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區(qū)號大鴻,死葬雍,故鴻冢是也。其后于黃帝接萬靈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謂寒門者,谷口也。黃帝釆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龍七十馀人,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胡髯號。故后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弧褂谑翘熳釉唬骸膏岛?!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躧耳。」乃拜卿為郎,東使候神于太室。

例句

仙成脫屣去,臣戀捧弓號。 劉禹錫 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并浙東元相公酬和斐然繼聲

忘緣祛天機,脫屐恨不早。 獨孤及 早發(fā)若峴驛望廬山

東林有躑躅,脫屣期共攀。 賈島 酬棲上人

典故
望仙臺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三輔黃圖》卷三《甘泉宮》
集靈宮、集仙宮、存仙殿、存神殿、望仙臺、望仙觀,俱在華陰縣界,皆武帝宮觀名也。

例句

天寒邵伯樹,地闊望仙臺。 杜甫 巴山

一宅柳花今似雪,鄉(xiāng)人擬筑望仙臺。 竇常 過宋氏五女舊居

典故 
衛(wèi)青開幕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衛(wèi)青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244~
武帝即位,左右言廣名將也,由是入為未央衛(wèi)尉,而程不識時亦為長樂衛(wèi)尉。程不識故與廣俱以邊太守將屯。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曲行陳,就善水草頓舍,人人自便,不擊刁斗自莫府省文書,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箷x·晉灼注:「將軍職在征行,無常處,所在為治,故言莫府也。莫,大也?;蛟唬盒l(wèi)青征匈奴,絕大莫,大克獲,帝就拜大將軍于幕中府,故曰莫府。莫府之名始于此也。唐·顏師古曰:「二說皆非也。莫府者,以軍幕為義,古字通單用耳。軍旅無常居止,故以帳幕言之。廉頗、李牧市租皆入幕府,此則非因衛(wèi)衛(wèi)青始有其號。又莫訓大,于義乖矣。省,少也,音所領反?!?/span>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傳》
莫府者,以軍幕為義,古字通單用耳。軍旅無常居止,故以帳幕言之。廉頗、李牧市租皆入幕府,此則非因衛(wèi)青始有其號。又莫訓大,于義乖矣。

例句

衛(wèi)幕銜恩重,潘輿送喜頻。 杜甫 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

衛(wèi)青開幕府,楊仆將樓船。 杜甫 廣州段功曹到得楊五長史譚書功曹卻歸聊寄此詩

典故
相關人物
劉轍(漢武帝)


《漢書》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上〉~29~
明年,齊人少翁以方見上。上有所幸李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蓋夜致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見焉。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以客禮禮之。文成言:「上即欲與神通,宮室被服非象神,神物不至?!鼓俗鳟嬙茪廛嚕案饕詣偃振{車辟惡鬼。又作甘泉宮,中為臺室,畫天地泰一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歲馀,其方益衰,神不至。乃為帛書以飯牛,陽不知,言此牛腹中有奇。殺視得書,書言甚怪。天子識其手,問之,果為書。于是誅文成將軍,隱之。

例句

默書絳符遍,晦步斗文成。 楊衡 贈羅浮易煉師

甘泉不復重相見,誰道文成是故侯。 溫庭筠 馬嵬驛

典故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24~
褚先生曰:夫人者,趙人也,與衛(wèi)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閎。閎且立為王時,其母病,武帝自臨問之。曰:「子當為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帝曰:「雖然,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雒陽?!刮涞墼唬骸个藐栍形鋷彀絺},天下●隘,漢國之大都也。先帝以來,無子王于雒陽者。去雒陽,馀盡可?!雇醴蛉瞬粦N涞墼唬骸戈P東之國無大于齊者。齊東負海而城郭大,古時獨臨菑中十萬戶,天下膏腴地莫盛于齊者矣。」王夫人以手擊頭,謝曰:「幸甚?!?/span>

例句

教用儒門儉,兵依武庫雄。 耿湋 奉送蔣尚書兼御史大夫東都留守

典故
蕭關北上

相關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六《武帝紀》
(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歷獨鹿、鳴澤,自代而還,幸河東。

例句

蕭關迷北上,滄海欲東巡。 杜甫 傷春五首之四

《漢語大詞典》:三青鳥(三青鳥)
(1).傳說中的仙鳥名。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鳥?!?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之五:“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清 王夫之 《九昭》:“介三青鳥以先鳴兮,誅鳳凰於 西母 ?!?br />(2).借指使者。 唐 李白 《相逢行》:“愿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div>
《漢語大詞典》:三鳥(三鳥)
古代神話中 西王母 身邊的三只青鳥。亦為使者的泛稱。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鳥?!?郭璞 注:“皆 西王母 所使也?!?漢 劉向 《九嘆·憂苦》:“三鳥飛以自南兮,覽其志而欲北?!?洪興祖 補注:“三鳥, 王母 使者?!?南朝 梁 江淹 《陸平原羈宦》詩:“愿言寄三鳥,離思非徒然?!?唐 李益 《長社竇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詩:“旦隨三鳥去,羽節(jié)凌霞光?!?/div>
《漢語大詞典》:青禽
(1).藝文類聚卷九一引舊題 漢 班固 漢武故事:“ 鉤弋夫人 卒,上為起 通靈臺 ,常有一青鳥集臺上。”后遂以“青禽”為悼念死者之典。 宋 謝翱 《鄞女墓》詩:“網(wǎng)草新垂月中露,青禽夜宿菱塘渚?!?明 夏完淳 《招魂》:“層樓積棟,刻云煙些。青禽紛語,依木成妍些。”
(2).即青鳥。喻信使。 南朝 齊 王融 《法樂辭》之七:“青禽承逸軌,文驪鏡重川?!?唐 李白 《寓言》詩之二:“遙裔雙綵鳳,婉孌三青禽?!?王琦 注引山海經(jīng):“三青鳥,皆 西王母 使也?!?明 王玉陽 《紀情》套曲:“冷蕭蕭風狂雨驟,恨悠悠經(jīng)年拖逗。遠迢迢青禽信來,急匆匆特地相撋就?!?br />(3).即 青琴 。古神女名。 唐 溫庭筠 《馬嵬佛寺》詩:“ 曼倩 死來無絶藝,后人誰肯惜 青禽 ?”
《國語辭典》:青雀  拼音:qīng què
1.動物名:(1)桑扈。嘴巴彎曲,食肉。(2)鹢。一種水鳥,羽毛白色,形似鷺鷥。不怕風,能高飛。
2.舊時船頭??逃星嗳福笠越柚复?。北周。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臨泛詩:「時看青雀舫,遙逐桂舟回?!?/div>
《國語辭典》:桑扈  拼音:sāng hù
1.動物名。雀形目鳴禽類。頭黑色,嘴曲而厚,色黃,背腹皆淡灰褐色,翼紫黑。喜食果實及谷類。也稱為「桑雇」。
2.古代隱士名?!冻o。屈原。九章。涉江》:「接輿髡首兮,桑扈羸行?!?br />3.傳說是少昊時的官名。為主管農(nóng)事的九扈之一,掌理獎勵百姓耕作養(yǎng)蠶之事。漢。蔡邑〈獨斷上〉:「桑扈氏,農(nóng)正趣民養(yǎng)蠶?!?br />4.《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桑扈,刺幽王也。」或亦指頌美天子之詩。首章二句為:「交交桑扈,有鶯其羽?!?/div>
《漢語大詞典》:青雀舫
《方言》卷九:“舟……或謂之鷁首?!?郭璞 注:“鷁,鳥名也。今 江東 貴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焙笠蚍Q船首畫有青雀之舟為“青雀舫”。泛指華貴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臨泛》:“時看青雀舫,遙逐桂舟迴?!?唐 劉長卿 《秋日夏口涉漢陽獻李相公》詩:“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羣?!?清 黃遵憲 《大阪》詩:“橫列東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欄橋?!币嗍》Q“ 青雀 ”、“ 青舫 ”。 唐 劉言史 《送人隨姊夫任云安令》:“閑逐維私向 武城 ,北風青雀片時行?!?宋 賀鑄 《減字浣溪沙·掩蕭齋》詞:“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 明 張煌言 《送黃金吾馮侍御乞師日本》:“ 黃河 北去浮青雀,滄海東回獻白狼。”
《國語辭典》:青鳥(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南唐。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詞:「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div>
《漢語大詞典》:青鴍
傳說中的鳥名。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 玄丹之山 。有五色之鳥,人面有髮。爰有青鴍、黃鷔?!?/div>
分類:鳥名
《漢語大詞典》:青鳥氏(青鳥氏)
古官名。為歷正的屬官,掌管立春、立夏。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摯 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青鳥氏,司啟者也?!?孔穎達 疏:“立春立夏謂之啟。此鳥以立春鳴立夏止,故以名官,使之主立春立夏?!?/div>
《漢語大詞典》:青烏(青烏)
(1).指 青烏子 。傳說中的古代堪輿家。藝文類聚卷十一引 晉 葛洪 抱樸子·極言:“﹝ 黃帝 ﹞相地理則書 青烏 之説?!?span id="vznl2es" class="book">《后漢書·循吏傳·王景》“乃參紀眾家數(shù)術文書,冢宅禁忌,堪輿日相之屬” 唐 李賢 注:“葬送造宅之法,若 黃帝 、 青烏 之書也?!?br />(2).為堪輿家的美稱。 唐 劉禹錫 《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之三:“地得 青烏 相,賓驚白鶴飛。”
(3).指堪輿之術。 唐 王維 《能禪師碑》:“擇吉祥之地,不待青烏;變功德之林,皆成白鶴?!?清 黃宗羲 《陳令升先生傳》:“先生於書畫古奇器,賞鑒無不精絶,而青烏、素問、龜卜、雜術,皆能言其理?!?br />(4).泛指堪輿學的書籍。 唐 柳宗元 《祭崔氏外甥女文》:“ 邙 阜有位,青烏載卜?!?清 陳瑚 《擬邀文介石住尉遲廟》詩:“吟殘丹葉空留恨,讀遍青烏求療饑?!?br />(5).借指風水寶地。 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占白鶴,相青烏, 鄭伯 所封,有 咸林 之采地; 晉侯 所輅,有 河 外之城邑。” 唐 陳子昂 《申州司馬王君墓志銘》:“墨龜未食,青烏不封,權殯于某所,需吉兆也。”
(6).鳥名。即烏鴉。 南朝 梁 何遜 《窮烏賦》:“異海鷗之去就,無青烏之是非?!?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有頃,天曙,忽有青烏數(shù)十如雀,飛集墻上?!?br />(7).借指太陽。太陽又稱金烏。 元 楊維楨 《寄張伯雨》詩:“每瞻湖上青烏去,不覺山中白兔馴。”按,青烏去,指太陽下山;白兔馴,指月亮東升。
(8).復姓。 漢 有 青烏子 。見 漢 應劭 《風俗通·佚文》。
《漢語大詞典》:青鳥使(青鳥使)
神話傳說 西王母 有三青鳥代為取食報信。后因以“青鳥使”借指傳遞書信的使者。 唐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忽逢青鳥使,邀入 赤松 家。” 唐 李商隱 《昨日》詩:“昨日 紫姑神 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明 汪廷訥 《種玉記·赴約》:“暫為青鳥使,忙把錦箋傳?!眳⒁姟?青鳥 ”。
《國語辭典》:青鳥(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鼓咸?。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詞:「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漢語大詞典》:青鳥書(青鳥書)
指書信。 元 王實甫 《四塊玉》套曲:“又不見青鳥書來,黃犬音乖。每日家病懨懨懶去傍粧臺。” 明 胡奎 《夢游廬山》詩:“望斷 蓬萊 青鳥書,琪花落盡無人折?!眳⒁姟?青鳥 ”。
分類:書信
《國語辭典》:青鳥(青鳥)  拼音:qīng niǎo
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南唐。李璟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詞:「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div>
《國語辭典》:青鸞(青鸞)  拼音:qīng luán
1.皇帝車駕前的鈴?!赌淆R書。卷三。武帝本紀》:「鳴青鸞于東郊,冕朱纮而蒞事?!顾?。無名氏《梅妃傳》:「長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br />2.傳說中的神鳥。似鳳,五色備舉而多青。
3.傳說青鸞喜歡對鏡起舞,故用以代稱鏡子。唐?;矢γ丁锻踔拧罚骸杆斟\雉之衣欲解,青鸞之匣全開?!?br />4.能傳遞信件的鳥。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div>
《漢語大詞典》:青鸞翼(青鸞翼)
指信使。 宋 周邦彥 《還京樂·大石》詞:“怎得青鸞翼,飛歸教見顦顇?!币嗍∽鳌?青翼 ”。 宋 柳永 《法曲第二》詞:“青翼傳情,香徑偷期,自覺當初草草?!?宋 趙令畤 《蝶戀花》詞:“青翼驀然來報喜,魚牋微諭相容意?!眳⒁姟?青鸞 ”。
分類:信使
《國語辭典》:青鸞(青鸞)  拼音:qīng luán
1.皇帝車駕前的鈴。《南齊書。卷三。武帝本紀》:「鳴青鸞于東郊,冕朱纮而蒞事?!顾巍o名氏《梅妃傳》:「長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
2.傳說中的神鳥。似鳳,五色備舉而多青。
3.傳說青鸞喜歡對鏡起舞,故用以代稱鏡子。唐?;矢γ丁锻踔拧罚骸杆斟\雉之衣欲解,青鸞之匣全開。」
4.能傳遞信件的鳥。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
《漢語大詞典》:上林
(1).古宮苑名。 秦 舊苑, 漢 初荒廢,至 漢武帝 時重新擴建。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 、 戶縣 界。三輔黃圖·苑囿:“ 漢 上林苑 ,即 秦 之舊苑也。漢書云:‘ 武帝 建元 三年,開 上林苑 ,東南至 藍田 宜春 、 鼎湖 、 御宿 、 昆吾 ,旁 南山 而西,至 長楊 、 五柞 ,北繞 黃山 ,瀕 渭水 而東,周袤三百果?!x宮七十所,皆容千乘萬騎?!?br />(2).古宮苑名。 東漢 光武帝 時建造。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 漢 魏 洛陽 故城西。 東漢 永平 十五年冬,車騎校獵 上林苑 ,即此。
(3).古宮苑名。 南朝 宋 大明 三年建造。故址在今 江蘇 南京市 玄武湖 北。見宋書·孝武帝紀。
(4).泛指帝王的園囿。 宋 岳飛 《從駕游內(nèi)苑應制》詩:“勒報游西內(nèi),春光靄上林。”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何處家山,回首上林春老, 秣陵 城煙雨蕭條?!?br />(5).指 司馬相如 的《上林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 相如 《上林》,繁類以成艷?!?唐 李白 《大獵賦》:“《上林》云:左 蒼梧 ,右 西極 ?!?/div>
《漢語大詞典》:射蛟
指 漢武帝 射獲江蛟事。漢書·武帝紀:“﹝ 元封 ﹞五年冬,行南巡狩……自 尋陽 浮 江 ,親射蛟 江 中,獲之?!?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九:“ 祖龍 浮海不成橋, 漢武 尋陽 空射蛟?!焙笤娢闹凶鳛轫灀P帝王勇武的典故。
《漢語大詞典》:神光
(1).神異的靈光。《楚辭·王逸〈九思·哀歲〉》:“神光兮熲熲,鬼火兮熒熒。”原注:“神光,山川之精能為光者也?!?span id="1ovxfrd" class="book">《漢書·郊祀志下》:“ 西河 筑 世宗廟 ,神光興於殿旁,有鳥如白鶴,前赤后青?!?宋 蘇軾 《谷庵銘》:“谷庵之中空無物,非獨無應亦無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神光人共見,天語帝親聞。” 劉大白 《愛》詩:“如其你愿長住在我底愛里,我用我滿心的愛底神光,籠罩著你?!?br />(2).精神;神采。《素問·本病論》:“神既失守,神光不聚?!?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徙倚傍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張國相 ﹞年八十餘,猶演《宗澤繳印》,神光不衰?!?br />(3). 漢 代宮名。文選·揚雄〈羽獵賦〉:“啾啾蹌蹌,入西園切 神光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 神光 ,宮名也?!?/div>
《漢語大詞典》:十洲
(1).道教稱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境。亦泛指仙境。海內(nèi)十洲記:“ 漢武帝 既聞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長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鳳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處?!?唐 盧照鄰 《贈李榮道士》詩:“風搖十洲影,日亂九江文。” 宋 晏幾道 《清平樂》詞:“正在十洲殘夢,水心宮殿斜陽。” 林學衡 《寓言》詩之一:“吟成準擬凌空去,一葉飄然向十洲?!?br />(2).樂曲名。
(3). 明 畫家 仇英 的號。 清 徐沁 明畫錄卷一:“ 仇英 字 實夫 ,號 十洲 ……摹 唐 宋 人畫,皆能奪真,尤工人物。”
《國語辭典》:受降城  拼音:shòu xiáng chéng
漢、唐筑以接受敵人投降的城。漢故城在今內(nèi)蒙古烏拉特旗北;唐則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
《國語辭典》:脫屣(脫屣)  拼音:tuō xǐ
脫鞋子。比喻把事情看很簡單,有輕視的意思?!度龂?。卷二四。魏書。崔林傳》:「刺史視去此州如脫屣,寧當相累邪?」
《漢語大詞典》:衛(wèi)幕(衛(wèi)幕)
(1). 漢 衛(wèi)青 的軍幕。 唐 杜甫 《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詩:“ 衛(wèi) 幕銜恩重, 潘 輿送喜頻?!?仇兆鰲 注:“漢書: 衛(wèi)青 征 匈奴 ,大克獲,帝就拜大將軍於幕中?!?br />(2).比喻非常危險的處境。典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自 衛(wèi) 如 晉 ,將宿于 戚 ( 衛(wèi) 邑),聞鐘聲焉,曰:‘異哉!吾聞之也,辯而不德,必加於戮?!蜃? 孫文子 )獲罪於君以在此,懼猶不足,而又何樂?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杜預 注:“言至危?!?明 儲國楨 《雜詠》:“燕巢 衛(wèi) 幕安能久,登極俄看陷御牀?!?/div>
《漢語大詞典》:文成
(1). 漢 代將軍名號。史記·封禪書:“ 齊 人 少翁 以鬼神方見上……於是乃拜 少翁 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焙笠浴拔某伞敝?少翁 。 漢 班固 《西都賦》:“騁 文成 之丕誕,馳 五利 之所刑?!?唐 溫庭筠 《馬嵬驛》詩:“ 甘泉 不得重相見,誰道 文成 是故侯?!?宋 楊億 《漢武》詩:“力通 青海 求龍種,死諱 文成 食馬肝。”
(2).舞樂名。舊唐書·音樂志二:“ 文宗 廟樂請奏《文成》之舞, 武宗 廟樂請奏《大定》之舞?!?/div>
《國語辭典》:武庫(武庫)  拼音:wǔ kù
1.藏兵器的府庫。漢。張衡〈西京賦〉:「武庫禁兵,設在蘭锜?!固?。王勃 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br />2.稱贊人博學多才,無所不知?!稌x書。卷三四。列傳。杜預》:「預在內(nèi)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shù),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