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繡衣直指(繡衣直指)
官名。 漢武帝 天漢 年間,民間起事者眾,地方官員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仗節(jié),興兵鎮(zhèn)壓,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誅。后因稱此等特派官員為“繡衣直指”。繡衣,表示地位尊貴;直指,謂處事無私。后亦稱“ 繡衣使者 ”。繡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稱“ 繡衣御史 ”。 王莽 時改稱“繡衣執(zhí)法”。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紀(jì)》《元后傳》、后漢書·伏湛傳。 唐 劉知幾 史通·辨職:“雖地處禁中,而人同方外??梢责B(yǎng)拙,可以藏愚,繡衣直指所不能繩,強項申威所不能及?!?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漢 以來重守令……雖有刺史、部使者,繡衣直指之屬,間一命之,不專以為治也?!币嗍》Q“ 繡衣 ”、“ 繡衣吏 ”。《北史·高道穆傳》:“臣雖愚短,守不假器,繡衣所指,冀以清肅。” 唐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題詩寄贈十韻》:“天子繡衣吏, 東吳 美退居。” 宋 姜夔 《阮郎歸·為張平甫壽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詞之一:“年年風(fēng)絮時,繡衣夜半草符移,月中雙槳歸?!?清 魏源 《軍儲篇一》:“夫水師整飭,而外洋無庇販之人;繡衣四出,黥面令行,而內(nèi)地?zé)o嘗試之犯。”
《國語辭典》: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拼音:guāng lù dà fū
職官名。漢武帝時改中大夫為光祿大夫,為掌議論之官。至唐、宋以后成階官之名,為從二品官員。元、明又升為從一品,清時升為正一品,是文臣中的最高階官。其無固定職守,相當(dāng)于現(xiàn)今的顧問。《文選。羊祜。讓開府表》:「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和而不同?!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數(shù)年之間,聚賄千萬,累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兼授右仆射,一時薰灼無比?!?/div>
《國語辭典》: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拼音:fù mǎ dū wèi
職官名。漢武帝設(shè)置,為陪侍皇帝乘車的近臣。魏、晉以后,公主夫婿多授以「駙馬都尉」,遂成為公主夫婿的代稱,不為官職。《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高宗聽得甚是慘然,頒詔特加號福國長公主,下降高世綮,做了駙馬都尉?!?/div>
《國語辭典》:昆池劫灰  拼音:kūn chí jié huī
傳說漢武帝鑿昆明池,挖出許多黑土,有西域高僧說這黑土是世界將盡時,劫火灼燒所留下的馀灰。見漢。無名氏《三輔黃圖。卷四。漢昆明池》。后用以喻災(zāi)難的遺跡。
《國語辭典》:水草馬明王(水草馬明王)  拼音:shuǐ cǎo mǎ míng wáng
馬夫、車夫及騾商的行神。相傳水草馬明王是漢武帝時馬監(jiān)金日磾,他因封侯,而被管理園圉的人,奉為神祇祭祀。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三日為水草馬明王的誕辰,當(dāng)日車夫加倍索費,稱為「乞福錢」,而且車行、馬行以及具養(yǎng)車馬的人家、官府和營伍,都必須設(shè)案祭祀,以求驢馬的健壯、繁衍及營業(yè)順利。也稱為「馬王」、「水草大王」。
《國語辭典》:巫蠱之獄(巫蠱之獄)  拼音:wū gǔ zhī yù
漢武帝時,女巫教宮人埋木人祭祀以度厄。不久武帝生病,江充言疾在巫蠱,武帝乃令充掘蠱宮中且治其獄。充與太子據(jù)有隙,謬言太子宮木人尤多。太子懼,誅充而反,兵敗自殺;其后事白,復(fù)族江充一家,史稱「巫蠱之獄」。見《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jù)》。
《國語辭典》:五胡亂華(五胡亂華)  拼音:wǔ hú luàn huá
漢武帝時曾在邊地安置投降的匈奴人,此為塞外部族內(nèi)徙的開始。東漢末年,天下紛擾,內(nèi)徙的部族人數(shù)增多,由于生活習(xí)慣和漢人不同,故常有爭端。晉武帝時的郭欽及惠帝初年的江統(tǒng),曾先后建議將境內(nèi)的胡人遷往塞外,但均未被采用?;莸蹠r八王相攻,政權(quán)混亂,導(dǎo)致匈奴劉淵首先發(fā)難,自立為漢王,此后諸胡紛建政權(quán),晉室被迫南遷,北方盡成胡人天下,史稱為「五胡亂華」。
《國語辭典》:尹邢避面  拼音:yǐn xíng bì miàn
漢武帝寵幸尹夫人與邢夫人,并下詔二人不得相見。尹夫人自愿請見邢夫人,見面后自嘆不如而低頭哭泣。見《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后以尹邢避面比喻相互嫉妒,彼此不相見面。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一。紀(jì)日本女子阿傳事》:「由是菊、傳兩人,遂如尹邢之避面焉。」
《國語辭典》:步兵校尉  拼音:bù bīng xiào wèi
職官名。為漢武帝所置京師屯兵八校之一,掌上林苑門屯兵?!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埂独m(xù)漢書志。第二七。百官志四》:「步兵校尉一人,比二千石。」簡稱為「步兵」。
《漢語大詞典》:負薪投璧(負薪投璧)
指 漢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黃河 瓠子 決口事。見史記·河渠書。 明 吳寬 《賦黃樓送李貞陽》:“水流滔滔向東去,紓徐演漾殊從容。負薪投璧竟何用, 漢 家浪筑 宣房宮 。”
《漢語大詞典》:風(fēng)起云飛(風(fēng)起雲(yún)飛)
漢武帝 《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后即以“風(fēng)起云飛”為觸景傷懷之詞。 寧調(diào)元 《燕京雜詩》之三:“當(dāng)時 汾水 樓船意,風(fēng)起云飛盡感吁。”
分類:漢武帝
《漢語大詞典》:鉤弋夫人(鉤弋夫人)
亦作“ 鉤翼夫人 ”。 漢武帝 寵妃 趙氏 的稱號。史記·外戚世家:“ 鉤弋夫人 姓 趙 氏, 河間 人也。得幸 武帝 ,生子一人, 昭帝 是也?!?漢 劉向 列仙傳·鉤翼夫人:“ 鉤翼夫人 者, 齊 人也。姓 趙 ,少時好清浄,病臥六年,右手拳屈……姿色甚偉。 武帝 披其手,得一玉鉤,而手尋展,遂幸而生 昭帝 。后 武帝 害之,殯尸不冷,而香一月間。后 昭帝 即位,更葬之,棺內(nèi)但有絲履,故名其宮曰 鉤翼 ,后避諱改為弋,廟闈有神祠閣在焉。”漢書·敘傳下:“ 鉤弋 憂傷, 孝昭 以登?!?明 高啟 《行路難》詩之二:“ 鉤弋 死 云陽 , 鴟夷 棄江沙。”
分類:漢武帝
《漢語大詞典》:汾陰脽(汾陰脽)
漢 代 汾陰縣 的一個土丘。 漢武帝 祭祀地神的地方。漢書·武帝紀(jì):“﹝ 元鼎 四年﹞立 后土祠 于 汾陰 脽上?!?顏師古 注:“脽者,以其形高如人尻脽。”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汾水:“ 汾水 歷其( 長阜 )陰西入 河 。漢書謂之 汾陰脽 。 應(yīng)劭 曰:脽,丘類也?!币嗍》Q“ 汾脽 ”。漢書·禮樂志:“ 汾 脽出鼎,皇祜元始?!?/div>
《漢語大詞典》:黃金買賦(黃金買賦)
謂 漢武帝 時 陳皇后 用重金聘請 司馬相如 作賦。語本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序:“ 孝武皇帝 陳皇后 ,時得幸,頗妒,別在 長門宮 ,愁悶悲思。聞 蜀郡 成都 司馬相如 ,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 相如 為文以悟主上, 陳皇后 復(fù)得親幸?!?唐 盧弼 《妾薄命》詩:“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div>
《漢語大詞典》:漢帝杏(漢帝杏)
杏的一種,相傳為 漢武帝 上苑所植之種。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 濟南郡 之東南有 分流山 ,山上多杏,大如棃,色黃如橘,土人謂之漢帝杏,亦曰金杏?!?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一·杏﹝集解﹞引 蘇頌 曰:“黃而圓者名金杏。相傳種出自 濟南郡 之 分流山 。彼人謂之漢帝杏,言 漢武帝 上苑之種也。”
分類:漢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