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來遲(來遲)
漢武帝 為 李夫人 所作詩中之辭。 李夫人 少而夭卒, 漢武帝 思念不已。方士 少翁 言能致其神。令帝居帳,遙望見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帝益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币?span id="xf5jj5v" class="book">《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觀 高祖 之詠《大風(fēng)》, 孝武 之嘆‘來遲’,歌童被聲,莫敢不協(xié)?!?/div>
《國語辭典》:梨園(梨園)  拼音:lí yuán
唐玄宗時(shí)訓(xùn)練培養(yǎng)樂工的地方?!缎绿茣?。卷二○二。文藝列傳中。王維》:「祿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園諸工合樂?!购蠓悍Q戲班為「梨園」。清。洪升《長生殿》第二四出:「那些梨園舊曲,都不耐煩聽他?!?/div>
《國語辭典》:幽州  拼音:yōu zhōu
地名。古代九州之一,約今河北省一部分及遼寧省地?!吨芏Y。夏官。職方氏》:「東北曰幽州?!?/div>
《國語辭典》:歲星(歲星)  拼音:suì xīng
木星。參見「木星」條。《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div>
《國語辭典》:南越  拼音:nán yuè
1.地名。古代百越之地,即今兩廣及越南北部。
2.國名。漢高祖劉邦曾立趙佗為南越王,據(jù)有今兩廣之地。后三傳至王興,丞相呂嘉與大臣作亂,別立建德為王。漢武帝元鼎五年,派遣路博德、楊仆討伐呂嘉,翌年敗之,呂嘉及建德被擒,南越亡,共九十三年。
《國語辭典》:鳷鵲(鳷鵲)  拼音:zhī què
1.動(dòng)物名。鳥綱雀形目鳴禽類。額至眼前眼下,色純黑,從頭上至后頸及喉胸間呈暗濃的琉璃色,翼長五六寸,大部呈黑色,尾與翼同長,嘴長寸許。
2.漢朝的宮觀。在甘泉宮,武帝時(shí)所建?!段倪x。謝朓。暫使下都夜發(fā)新林至京邑贈(zèng)西府同僚詩》:「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div>
《國語辭典》:三館(三館)  拼音:sān guǎn
1.唐時(shí)昭文館、集賢院、史館。負(fù)責(zé)修史、藏書、校讎等事項(xiàng)。宋。費(fèi)袞《梁溪漫志。卷二。三館館職》:「唐三館者,昭文館、史館、集賢院是也?!?br />2.用來教育士子的三機(jī)構(gòu)。唐代以宏文、崇文、國子為三館;宋代以廣文、太學(xué)、律學(xué)為三館。
3.漢代公孫弘為招致人才而開的三個(gè)館。即欽賢、翹材、接士。
《漢語大詞典》:繡斧(繡斧)
漢武帝 天漢 二年遣直指使者 暴勝之 等衣繡衣,杖斧持節(jié),至各地巡捕群盜。見漢書·武帝紀(jì)。后遂以“繡斧”指皇帝特派的執(zhí)法大員。 宋 楊萬里 《送周元吉顯謨左司將漕湖北》詩之一:“繡斧光華誰不羨,一賢去國欠人留?!?明 章懋 《與鄧侍御書》:“邇聞繡斧南巡,而宿蠹潛奸,一時(shí)洗盡?!?清 方文 《寄張恢生明府》詩:“早晚登車持繡斧,好將封事報(bào)明君?!眳⒁姟?繡衣直指 ”。
《漢語大詞典》:繡衣直指(繡衣直指)
官名。 漢武帝 天漢 年間,民間起事者眾,地方官員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仗節(jié),興兵鎮(zhèn)壓,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誅。后因稱此等特派官員為“繡衣直指”。繡衣,表示地位尊貴;直指,謂處事無私。后亦稱“ 繡衣使者 ”。繡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稱“ 繡衣御史 ”。 王莽 時(shí)改稱“繡衣執(zhí)法”。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紀(jì)》《元后傳》后漢書·伏湛傳。 唐 劉知幾 史通·辨職:“雖地處禁中,而人同方外??梢责B(yǎng)拙,可以藏愚,繡衣直指所不能繩,強(qiáng)項(xiàng)申威所不能及。”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漢 以來重守令……雖有刺史、部使者,繡衣直指之屬,間一命之,不專以為治也。”亦省稱“ 繡衣 ”、“ 繡衣吏 ”。《北史·高道穆傳》:“臣雖愚短,守不假器,繡衣所指,冀以清肅?!?唐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題詩寄贈(zèng)十韻》:“天子繡衣吏, 東吳 美退居?!?宋 姜夔 《阮郎歸·為張平甫壽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詞之一:“年年風(fēng)絮時(shí),繡衣夜半草符移,月中雙槳?dú)w?!?清 魏源 《軍儲(chǔ)篇一》:“夫水師整飭,而外洋無庇販之人;繡衣四出,黥面令行,而內(nèi)地?zé)o嘗試之犯?!?/div>
《國語辭典》:郡君  拼音:jùn jūn
舊時(shí)婦人的封號(hào)。唐代四品官的母親或妻子稱為郡君;宋元以后則只有宗室女可稱為郡君。
《國語辭典》:紀(jì)年(紀(jì)年)  拼音:jì nián
1.記載年代。如:「我國在過去是以干支紀(jì)年的?!?br />2.依年代先后為記載綱領(lǐng)的編史方法。如:「竹書紀(jì)年」。
《漢語大詞典》:猗蘭(猗蘭)
(1). 漢 殿名。相傳 漢武帝 誕生前,父 景帝 夢(mèng)赤彘從云中而下,入 崇蘭閣 ,因改閣名為 猗蘭殿 。后 武帝 生于此殿。見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 唐 楊炯 《幽蘭賦》:“ 楚襄王 蘭臺(tái) 之宮,零落無叢, 漢武帝 猗蘭 之殿,荒涼幾變。”借指帝業(yè)。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仙李蟠根大, 猗蘭 奕葉光。” 楊倫 箋注:“漢武故事:‘帝以七月七日旦,生於 猗蘭殿 ?!?br />(2).古琴曲《猗蘭操》的省稱。 明 王守仁 《龍?zhí)兑棺?/span>詩:“臨流欲寫《猗蘭》意, 江 北 江 南無限情?!?明 徐霖 《繡襦記·試馬調(diào)琴》:“再彈一曲《猗蘭》如何?”參見“ 猗蘭操 ”。
(3).喻情操高潔之士。 清 杜岕 《將之吳門述懷呈荔軒》詩:“書此誌遠(yuǎn)游,取琴重為彈。皪哉匡時(shí)略,諒弗棄猗蘭。” 清 劉獻(xiàn)廷 《感興》詩之一:“長松萎空山,猗蘭秀空谷?!?/div>
《漢語大詞典》:猗蘭操(猗蘭操)
古琴曲名。多抒生不逢時(shí)、懷才不遇之情。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猗蘭操 宋 郭茂倩 題解:“一曰《幽蘭操》……《琴操》曰:‘《猗蘭操》, 孔子 所作。 孔子 歷聘諸侯,諸侯莫能任。自 衛(wèi) 反 魯 ,隱谷之中,見香蘭獨(dú)茂,喟然嘆曰:“蘭當(dāng)為王者香,今乃獨(dú)茂,與眾草為伍?!蹦酥管嚕俟闹?,自傷不逢時(shí),託辭於香蘭云。’”
《國語辭典》:交趾  拼音:jiāo zhǐ
地名:(1)唐堯時(shí)代指五嶺以南的地方。(2)漢代設(shè)置交趾郡,始專指安南北部。
《漢語大詞典》:獲麟(獲麟)
(1).指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獵獲麒麟事。相傳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輟筆。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杜預(yù) 注:“麟者仁獸,圣王之嘉瑞也。時(shí)無明王出而遇獲, 仲尼 傷 周 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yīng),故因《魯春秋》而脩中興之教。絶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一:“希圣如有立,絶筆於獲麟。”
(2).指 春秋 末期。史記·太史公自序:“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年,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絶?!?span id="57zjb5l" class="book">《舊唐書·文苑傳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體例,自獲麟后,歷 秦 漢 至於 后魏 ,著紀(jì)年之書,謂之元經(jīng)。” 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shì)》第三章第一節(jié):“獨(dú)至獲麟以后,迄於 秦始 ,實(shí)為 中國 社會(huì)變動(dòng)最劇之時(shí)代。”
(3).指 漢武帝 太始 二年捕獲白麟事。《漢書·武帝紀(jì)》:“往者( 太始 二年)朕郊見上帝,西登 隴首 ,獲白麟以饋?zhàn)趶R?!?span id="t7blx5p" class="book">《后漢書·班彪傳》:“ 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馬遷 ……據(jù) 楚 漢 列國時(shí)事,上自 黃帝 ,下訖獲麟,作本紀(jì),世家、列傳、書、表凡百三十篇。”
(4).喻指著作的絕筆。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智,余將養(yǎng)性養(yǎng)神,獲麟於《金樓》之制?!?唐 唐彥謙 《吊方干處士》詩之一:“別號(hào)行鳴雁,遺編感獲麟?!?/div>
《國語辭典》:冀州  拼音:jì zhōu
1.地名。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北、山西兩省,及河南省黃河以北、遼寧省遼河以西之地。
2.古時(shí)泛指中原地區(qū)?!冻o。屈原。九歌。云中君》:「覽冀州兮有馀,橫四海兮焉窮?」
《國語辭典》:司隸(司隸)  拼音:sī lì
1.職官名?!吨芏Y》秋官之屬,以給勞役,捕盜賊。
2.漢代司隸校尉的簡稱。參見「司隸校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