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漢志(漢志)  拼音:hàn zhì
漢書藝文志的簡稱。參見「漢書藝文志」條。
分類:漢書書藝
《國語辭典》:經傳釋詞(經傳釋詞)  拼音:jīng zhuàn shì cí
書名。清王引之撰,十卷。廣泛蒐集經籍及周、秦、西漢書中的助詞虛字共一百六十個,分字編次,詳述意義及用法,是研究訓詁、文法的重要著作。后清孫經世所著《經傳釋詞補》與《再補》,吳昌瑩著的《經詞衍釋》,均有補充說明。
《國語辭典》:漢書藝文志(漢書藝文志)  拼音:hàn shū yì wén zhì
漢書十志之一。是班固按劉歆所撰之《七略》編定。分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數、方技六略,共收書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每略有總序,每家之后有小序,為我國最早的目錄學文獻。簡稱為「漢志」。
《國語辭典》:羅布泊(羅布泊)  拼音:luó bù bó
湖泊名。漢書稱為「蒲昌?!埂iL約一百四十公里,寬約二十四公里,面積約二千平方公里。但常隨著主流塔里木河的流量和河道而改變,是一個典型的漂泊之湖。殘留河道則涸渴為堿性沼澤。也稱為「羅布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