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5詞典 2分類詞匯 73
《國語辭典》:水雞(水雞)  拼音:shuǐ jī
1.秧雞的別名。參見「秧雞」條。唐。杜甫 閬水歌:「巴童蕩槳攲側(cè)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2.蛙的一種,可供食用。
3.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參見「但民」條。
《漢語大詞典》:鵠鷺(鵠鷺)
鵠和鷺。均為體大羽白的水鳥。藝文類聚卷九一引 晉 張華 《游獵篇》:“鵠鷺不盡收,小鳥安足視。”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定非燖鵠鷺,真是屑瓊瑰?!?唐 陸龜蒙 《和過張祜處士丹陽故居》詩序:“由是賢俊之士,及高位重名者,多與之游,謂有鵠鷺之野,孔翠之鮮,竹柏之貞,琴磬之韻。”
分類:水鳥
《國語辭典》:魚虎(魚虎)  拼音:yú hǔ
1.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鲀形目。生于海中,體短闊似橢圓形,背部側(cè)扁,灰黑色,腹部近圓形,灰白色,全身生棘,觸之,則鼓氣膨脹成球形。上下顎齒合成一齒板,眼大,胸、尾鰭作扇形,背鰭與臀鰭相對,均黃褐色。有毒,不可食用。
2.翠鳥的別名。參見「翠鳥」條。
《國語辭典》:魚狗(魚狗)  拼音:yú gǒu
翠鳥的別名。參見「翠鳥」條。
《漢語大詞典》:魚師(魚師)
(1).管理漁業(yè)的官吏。新唐書·百官志三:“ 唐 有河隄使者, 貞觀 初改曰河隄謁者。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事三人,每渠及斗門有長一人,掌固三人,魚師十二人。”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捕此者,仲春於高處卓望,魚兒來如陣云,闊二三百步,厚亦相似者,既見,報魚師,遂槳船爭前而迎之?!?br />(2).漁夫。太平御覽卷九三五引宋書:“或問:‘魚師得魚賣不?’ 弘之 曰:‘亦不得,得亦不賣?!卑?,今本宋書·隱逸傳·王弘之作“漁師”。
(3).水鳥名。又名魚狗、魚虎。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一·魚狗:“魚虎、魚師、翠碧鳥。狗、虎、師,皆獸之噬物者。此鳥害魚,故得此類命名?!?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禽語·翡翠》:“雌青雄赤是魚師,日夕清波浴不遲。”參見“ 魚狗 ”。
(4).魚名。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魚師﹝集解﹞引 陳藏器 曰:“魚師大者有毒殺人,今無識者。但唐韻云:鰤,老魚也。山海經(jīng)云: 歷虢之水 ,有師魚,食之殺人。其即此歟!”
《國語辭典》:魚狗(魚狗)  拼音:yú gǒu
翠鳥的別名。參見「翠鳥」條。
《漢語大詞典》:脊令原
語出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奔沽顬樗B,而今在原,則失其所。后以“脊令原”指兄弟急難不能相顧。 清 吳偉業(yè) 《觀〈蜀鵑啼〉劇有感》詩之二:“二月東風歌《水調(diào)》,脊令原上使人愁?!?清 黃燮清 有《脊令原》傳奇,系根據(j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曾友于所述 曾氏 兄弟間糾葛的故事而編寫。
《漢語大詞典》:放鹢(放鷁)
開船。鷁,水鳥名。古多畫鷁形于船首,因稱船為鷁。 唐 杜甫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畝》詩:“正月喧鸎末,茲辰放鷁初?!?/div>
《漢語大詞典》:鴻鷺(鴻鷺)
(1).泛指鵠、雁、鵝、鷗等大型水鳥。云笈七籤卷二三:“ 太虛真人 曰:鴻者,羽族之總名也,其鵠、鴈、鵝、鷗皆曰鴻鷺也。古謌曰:鴻鷺十年鳥,為有致天真。”
(2).鴻雁、鷺鷥飛行有序,因以比喻朝官的班列。 南朝 梁 劉孝綽 《侍宴集賢堂應(yīng)令》詩:“官屬引鴻鷺,朝行命金碧。”魏書·李諧傳:“綴鴻鷺之末行,連英髦之茂序?!?br />(3).古 黑水 的異稱。穆天子傳卷二:“天子北征東還,甲申,至於 黑水 , 西膜 之所謂 鴻鷺 。”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海內(nèi)西經(jīng)》:“ 崑侖 之陽, 鴻鷺 之阿,爰有嘉穀,號曰木禾?!?/div>
《漢語大詞典》:庸渠
(1).同“ 庸詎 ”。渠,通“ 詎 ”。《隸釋·晉張平子碑》:“爰登侍中,則黨言允諧;出相 河間 ,則黎民時雝。庸渠限其所至哉!” 章炳麟 《訄書·商鞅》:“庸渠若 弘 湯 之徒,專乞哀於人主,借其苛細,以行其佞媚之術(shù)者乎!”
(2).水鳥名。即水雞。《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庸渠?!?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庸渠似鳧,灰色而雞腳,一名章渠。”
《漢語大詞典》:金鸂鶒
(1).一種首飾。 唐 溫庭筠 《菩薩蠻》詞:“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 吳 山碧?!?華鍾彥 注:“金鸂鶒,釵頭所飾也?!?br />(2).一種香爐。形似水鳥鸂鶒。常置帳邊。 后蜀 顧夐 《虞美人》詞:“小金鸂鶒沉煙細,膩枕堆云髻?!?后蜀 顧夐 《河傳》詞:“繡幃香斷金鸂鶒,無消息。”
《國語辭典》:鸊鷉(鷿鷈)  拼音:pì tí
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肥而稍圓,大如小鴨,嘴短而銳,翼小,拙于飛翔,腳生于近尾處,色赤,羽色背面蒼黑,胸部色黃,有紫斑,腹白。善潛水,捕食魚類。也稱為「鸊鶗」、「鸊鵜」。
《漢語大詞典》:茭雞(茭雞)
水鳥名。大如鳧,高腳長喙,群棲澤畔,為我國鷺類中之常見者。 宋 陸游 《夏初湖村雜題》詩之二:“地偏草茂無人跡,一對茭雞下緑陰。” 宋 陸游 《小園》詩:“衝雨茭雞時上下,近人栗鼠不驚猜?!?/div>
《漢語大詞典》:白鹢
亦作“ 白鷁 ”。 一種形如魚鷹、毛白色、能高飛的水鳥。莊子·天運:“夫白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div>
《漢語大詞典》:青鹢(青鷁)
水鳥名。即鹢。俗稱青雀。 唐 鄭仆射 《湘中怨諷》詩:“青鷁苦幽獨,隔江相對稀?!?宋 范成大 《過松江》詩:“青鷁驚飛白鷺間,丹楓未老黃蘆折。”
《漢語大詞典》:章渠
水鳥名。《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庸渠” 晉 郭璞 注:“庸渠似鳬,灰色而雞腳,一名章渠。”
《漢語大詞典》:沈淫
水鳥浮游貌。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沉淫泛濫,隨風澹淡?!?郭璞 注:“皆鳥任風波自縱漂貌也?!?劉良 注:“沉淫泛濫,皆水鳥浮游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