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6,分33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平流
逆水
分派
滂沛
決溢
激流
石溜
斷港
諸水
順?biāo)?/a>
流向
引流
瀺灂
水口
舒舒
《漢語大詞典》:平流
(1).謂出身平常,不是世家門第。新唐書·韋嗣立傳:“貴閥后生以徼倖升,寒族平流以替業(yè)去。”
(2).平緩地流動(dòng)。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鮑丘水》:“山水暴發(fā),則乘遏東下,平流守常,則自門北入,灌田歲二千頃?!?唐 白居易 《府中夜賞》詩:“白粉墻頭花半山,緋紗燭下水平流。”
(3).平靜的水流。 唐 上官儀 《奉和秋日即目應(yīng)制》:“落葉飄蟬影,平流寫雁行?!?明 宋濂 《燕書》之二:“夫 巫峽 之險(xiǎn)不能覆舟,而覆於平流?!?/div>
《國語辭典》:逆水  拼音:nì shuǐ
1.與水的流向相反。如:「逆水而上總要比順?biāo)滦量嘈??!?br />2.麗水的別名。參見「麗水」條。
《國語辭典》:分派  拼音:fēn pài
1.分發(fā)派遣?!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阜峙梢讯?,蕭云仙帶著二百人,大踏步殺上山來。」《紅樓夢(mèng)》第六四回:「于是連夜分派各項(xiàng)執(zhí)事人役,并預(yù)備一切應(yīng)用幡杠等物。」
2.由原來的整體所分出的不同派系。如:「基督教的分派眾多?!?br />3.河的支流或山的支脈。唐。李商隱 哭劉司戶詩:「湓浦應(yīng)分派,荊江有會(huì)源?!?/div>
《國語辭典》:滂沛  拼音:pāng pèi
1.水流廣遠(yuǎn)?!冻o。劉向。九嘆。逢紛》:「譬彼流水,紛揚(yáng)磕兮;波逢洶涌,濆滂沛兮?!埂段倪x。左思。吳都賦》:「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經(jīng)扶桑之中林,包湯谷之滂沛,潮波汨起,回復(fù)萬里?!?br />2.雨勢(shì)盛大的樣子?!稘h書。卷八七。揚(yáng)雄傳上》:「云飛揚(yáng)兮雨滂沛,于胥德兮麗萬世?!挂沧鳌镐桷埂?br />3.形容氣勢(shì)盛大充沛?!段倪x。陸機(jī)。文賦》:「函綿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div>
《漢語大詞典》:決溢(決溢)
亦作“ 決泆 ”。亦作“決溢”。 河堤潰破,水流泛濫。《漢書·溝洫志》:“ 河 水高於平地,歲增隄防,猶尚決溢。” 漢 王充 論衡·效力:“ 河 發(fā) 崑崙 , 江 起 岷山 ,水力盛多……如岸狹地仰,溝洫決泆,散在丘墟矣?!?宋 蘇轍 《乞罷修河司札子》:“今年 深 瀛 等州堤防新復(fù),未甚高厚,然皆不至決溢?!?宋 張師正 括異志·大名監(jiān)埽:“凡一埽岸,必有薪茭竹捷樁木之類數(shù)十百萬,以備決溢?!?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五章第二節(jié):“ 大定 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年)正月, 黃河 在 曹州 小堤之北決溢?!?/div>
《國語辭典》:激流  拼音:jī liú
1.湍急的水流?!侗阕印M馄?。知止》:「兔足因夷涂以騁迅,龍艘汎激流以速效。」
2.阻遏水流,使水激躍?!逗鬂h書。卷五六。陳球傳》:「賊復(fù)激流灌城,球輒于內(nèi)因地埶反決水淹賊?!?/div>
《漢語大詞典》:石溜(石霤)
(1).亦作“ 石留 ”。指貧瘠多石之地。戰(zhàn)國策·韓策一:“ 成皋 ,石溜之地也。寡人無所用之?!?晉 左思 《魏都賦》:“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明 王志堅(jiān) 《表異錄》卷二:“石留,言大地多石,如人之有留結(jié)也?!?br />(2).亦作“ 石霤 ”。巖石間的水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豐周瓢飲,似是棲游隱學(xué)之所?!?唐 王維 《欒家瀨》詩:“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宋 蘇轍 《萬杉寺》詩:“涓涓石溜供廚足,矗矗山屏遶寺開?!?明 周履靖 《錦箋記·泛月》:“試聽殿鈴隱隱,石溜潺潺,總把游情逗。” 聞一多 《祈禱》詩:“誰告訴我戈壁的沉默,和五岳的莊嚴(yán)?又告訴我 泰山 的石霤還滴著忍耐, 大江 黃河 又流著和諧?”
《漢語大詞典》:斷港(斷港)
同別的水流不相通的港汊。 唐 韓愈 《送王秀才序》:“道於 楊 、 墨 、 老 、 莊 、佛之學(xué),而欲之圣人之道,猶航斷港絶潢以望至於海也?!?宋 周必大 《吳郡諸山錄》:“登 上方教院 ,在山之巔,即 楞伽墖 也。望 太湖 瀰漫, 石湖 如斷港?!?元 馬臻 《述懷五十韻》:“艤舟臨斷港,散策陟層巔?!?清 王鳴盛 蛾術(shù)編·說地十二·出河之泲:“自 天寳 之后, 汴水 湮廢, 泲渠 亦無所受, 菏澤 以西,竟成斷港?!?姚瑩 《論詩絕句》之二九:“妙語天成偶得之, 眉山 絶趣苦難追。紛紛力薄爭(zhēng) 唐 宋 ,斷港橫流也未知?!?/div>
《漢語大詞典》:諸水(諸水)
(1).各條水流。 唐 李白 《清溪行》:“ 清溪 清我心,水色異諸水?!?br />(2).各樣的水。 清 張岱 陶庵夢(mèng)憶·禊泉:“昔人水辨 淄 澠 ,侈為異事。諸水到口實(shí)實(shí)易辨,何待 易牙 !”
《國語辭典》:順?biāo)標(biāo) ?span id="gd1jrt1" class='label'>拼音:shùn shuǐ
船行與水流同一方向。如:「船順?biāo)?,很快就到了?!?/div>
《漢語大詞典》:流向
(1).水流動(dòng)的方向。《人民日?qǐng)?bào)》1970.7.12:“依照人們的意愿,﹝ 白塔河 ﹞改變了自己的流向,把害化為利?!?br />(2).貨物、人員等流通的方向。《新華月報(bào)》1954年第8期:“實(shí)行這一辦法……大體上規(guī)定物資流向,合理地使用各種運(yùn)輸工具,使鐵路運(yùn)輸與水運(yùn)配合起來,減輕部分鐵路運(yùn)輸?shù)呢?fù)擔(dān)。”
《國語辭典》:引流  拼音:yǐn liú
由創(chuàng)口、膿瘡、囊腺或體腔中將液體引出。
《國語辭典》:瀺灂  拼音:chán zhuó
1.擬聲詞。形容水流聲?!段倪x。宋玉。高唐賦》:「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厲?!埂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臨坻注壑,瀺灂霣墜?!?br />2.游魚沉浮、出沒?!段倪x。潘岳。閑居賦》:「游鱗瀺灂,菡萏敷披?!顾?。陸游〈知嚴(yán)州謝王丞相啟〉:「池魚瀺灂,本思自放于江湖。」
《國語辭典》:水口  拼音:shuǐ kǒu
1.水涌出、流入的口?!稜栄拧a屗罚骸稿?,大出尾下」句下晉。郭璞。注:「今河?xùn)|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許,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為瀵?!?br />2.渡口,過河的地方?!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出了門,就是水口。崔生走到船幫里,叫了一只小劃子船?!?/div>
《漢語大詞典》:舒舒
(1).水流緩慢貌。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贈(zèng)張籍》詩:“ 淮 之水舒舒, 楚 山直叢叢?!?宋 蘇軾 《新渠詩》:“ 新渠 之水,其來舒舒,溢流於野,至於通衢?!?br />(2).行動(dòng)遲緩貌。 唐 韓愈 《復(fù)志賦》:“排國門而東出兮,慨余行之舒舒?!?宋 王安石 《得子固書因寄》詩:“子行何舒舒,吾望已汲汲?!?br />(3).安適貌。 唐 孟郊 《靖安寄居》詩:“役生皆促促,心竟誰舒舒?!?明 方孝孺 《思孝堂記》:“人恒在乎親側(cè),朝而怡怡,暮而舒舒,豈知其為樂哉?”
(4).迎風(fēng)飄拂貌。 宋 蘇洵 《張益州畫像記》:“公來自東,旗纛舒舒?!?宋 陸游 《將之京口》詩:“船頭坎坎回帆鼓,旗尾舒舒下水風(fēn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