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6,分33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澗流
碧江
細流
通潮
眼枯
順逆
水車
懸流
涓流
決決
暗水
同源
斷流
水道
方流
《漢語大詞典》:澗流(澗流)
山間的水流。 南朝 梁 沈約 《鍾山詩應(yīng)西陽王教》:“八解鳴澗流,四禪隱巖曲?!?唐 盧照鄰 《至陳倉曉晴望京邑》詩:“澗流漂素沫,巖景靄朱光?!?碧野 《白云·綠樹·金花》:“由于泉源豐富, 雞公山 前山上出現(xiàn)幾條澗流?!?/div>
分類:山間水流
《漢語大詞典》:碧江
水流澄碧的江。 唐 張祜 《夢江南》詩:“盡日碧江夢, 江 南紅樹春?!?唐 李咸用 《廬陵九日》詩:“菊花山在碧江東,冷酒清吟興莫窮?!?宋 朱熹 《葺居》詩之一:“丈人高臥碧江頭,門掩西風萬木秋?!?/div>
分類:水流澄碧
《國語辭典》:細流(細流)  拼音:xì liú
小溪。秦。李斯 上書諫逐客:「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div>
《漢語大詞典》:通潮
潮水流通。 清 王炳燮 《蘇松水利考》:“蓋下流通潮之處,濁沙淤濱,日積一錢之厚?!?諸宗元 《過京口有寄》詩:“婉晚風燈曾照夢,迢遙 江 水正通潮?!?/div>
《漢語大詞典》:眼枯
謂淚水流盡。 唐 杜甫 《新安吏》詩:“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宋 蘇軾 《吳中田婦嘆》詩:“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
分類:淚水水流
《漢語大詞典》:順逆(順逆)
(1).順正與邪逆。管子·四稱:“循其祖德,辯其順逆,推育賢人,讒慝不作?!?唐 杜甫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人生半哀樂,天地有順逆?!?明 梁辰魚 《浣紗記·交戰(zhàn)》:“但要知兵眾之強弱,須察理勢之順逆,何不反邪歸正,棄暗投明?!?子虛子 《湘事記》:“ 譚延闿 更派 龍璋 領(lǐng)兵一標為西路巡按使, 龍 至 常 ,各營以數(shù)月未給餉,輒發(fā)官錢局銀四萬元分給之,曉以順逆,兵弁大悅?!?br />(2).指行星的順行與逆行。行星朝東運動稱為“順行”,朝西運動稱為“逆行”。史記·天官書:“察日、月行以揆歲星順逆?!?span id="vtknfkt" class="book">《后漢書·律歷志下》:“金、水承陽,先后日下,速則先日,遟而后留,留而后逆,逆與日違,違而后速,速與日競,競又先日,遟速順逆,晨夕生焉?!眳⒁姟?順行 ”。
(3).指風向或水流與行進方向相同或相反。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丁·南康神惠廟碑》:“久之,語曰:‘吾今修行,子行歸矣,當以順風奉送?!衷唬骸L之順逆,亦非可私,特世人弗知之耳?!?元 薩都剌 《高郵阻風》詩:“長風破浪我亦曾,順逆偶爾非人能?!?/div>
《國語辭典》:順行(順行)  拼音:shùn xíng
1.順道而行?!秶Z。晉語六》:「夫以果戾順行,民不犯也,吾雖欲攻之,其能乎?」
2.太陽系天體由西向東運動的方向。
《國語辭典》:水車(水車)  拼音:shuǐ chē
1.舊時指水神乘坐的車子。《楚辭。屈原。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br />2.農(nóng)家引低處的水來灌溉田的器具。
3.運送水的車。
《漢語大詞典》:懸流(懸流)
從高處下注的水流。多指瀑布。 晉 郭璞 《江賦》:“淵客筑室於巖底,鮫人構(gòu)館於懸流?!?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潧水:“ 潧水 又南,懸流奔壑,崩注丈餘,其下積水成潭?!?唐 駱賓王 《宿山莊》詩:“林虛宿斷霧,磴險掛懸流?!?明 沈德符 野獲編·河漕·呂梁洪:“ 孔子 觀瀾處,稱為懸流三千仞,流沫四十里者,即其地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杭嘉水路古今不同》:“ 唐 以前,自 杭 至 嘉 ,皆懸流?!?/div>
《國語辭典》:涓流  拼音:juān liú
細小的水流?!端鍟?。卷四八。楊素傳》:「雖涓流赴海,誠心屢竭,輕塵集岳,功力蓋微。」后常比喻微小的事物。
《漢語大詞典》:決決(決決)
亦作“決決”。
(1).水流貌。廣雅·釋訓:“涓涓、決決……流也?!?南朝 梁 王僧孺 《從子永寧令謙誄》:“悠悠 越 障,決決 閩 海。” 宋 梅堯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決決堰根水,層層湖上田?!?明 何景明 《仲春雨霽出游》詩:“決決松上溜,潺潺石間流?!?br />(2).形容水流聲。 唐 盧綸 《山店》詩:“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宋 蘇軾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詩:“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決決水聲湲,重重山色赴?!?br />(3).傳說中的水名。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 決決之水 出焉,而東流注于 河 ?!?span id="b7ralhk" class="book">《廣雅·釋訓》“決決” 王念孫 疏證:“決決,水貌也,故因以為水名?!?/div>
《漢語大詞典》:暗水
伏流。潛藏不顯露的水流。 唐 李百藥 《送別》詩:“夜花飄露氣,暗水急還流?!?宋 蘇軾 《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龍寺》詩:“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疎星明煜煜?!?明 凌云翰 《關(guān)山雪霽圖》詩:“ 扶桑 飛上金畢逋,暗水流澌度空谷?!?/div>
《國語辭典》:同源  拼音:tóng yuán
1.水流來自同一源頭。晉。左思魏都賦〉:「墱流十二,同源異口。」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湘水注》:「湘漓同源,分為二水,南為漓水,北則湘川?!?br />2.事物之來源相同。《后漢書。卷六四。吳延史盧趙列傳。延篤》:「夫人二致同源,總率百行,非復(fù)銖兩輕重,必定前后之數(shù)也?!鼓铣?。劉孝標〈廣絕交論〉:「然則利交同源,派流則異?!?/div>
《漢語大詞典》:斷流(斷流)
截斷水流;水流中斷。晉書·苻堅載記下:“以吾之眾旅,投鞭於 江 ,足斷其流?!?唐 柳宗元 《晉問》:“大罟斷流,脩網(wǎng)亙山?!本﹦?span id="fhcftwk" class="book">《龍江頌》第二場:“當?shù)赜腥苏f, 虎頭 虎頭 使人愁,山高坡陡水斷流。這水根本流不過去。”《人民日報》1989.4.10:“假如私情比作小溪的話,那我這個物資局長只好讓它斷流?!?/div>
《國語辭典》:水道  拼音:shuǐ dào
1.人工或天然的通水路線?;蛩钭銐虼缓叫械暮铰罚绱蠛{、河流、海灣或海峽中水深最深、主水流流過的路線,都稱為「水道」。
2.游泳池中用繩索分隔出的區(qū)間。比賽時,選手應(yīng)在各自的水道中前進,若越線則犯規(guī)。
《漢語大詞典》:方流
作直角轉(zhuǎn)折的水流。相傳其下有玉。文選·顏延之〈贈王太常〉詩:“玉水記方流,琁源載圓折?!?李善 注:“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圓折者有珠也。’”因用為玉的代稱。亦喻指詩文。 前蜀 韋莊 《〈又玄集〉序》:“今更採其玄者,勒成《又玄集》三卷,記方流而目眩,閲 麗水 而神疲。”
猶周流。文子·微明:“智圓者終始無端,方流四遠,淵泉而不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