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97
典故
2
詞典
9
分類詞匯
486
共497,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23
24
25
2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霍濩
潔流
梢溝
危溜
筒車
湍瀑
水汊
磨蝕
懸湍
湍瀧
洄汩
灌流
洄冱
回沈
混澒
《漢語大詞典》:
霍濩
水流聲。
《
文選·嵇康〈琴賦〉
》
:“陵縱播逸,霍濩紛葩。” 張銑 注:“波浪聲?!?/div>
分類:
水流
水流聲
流聲
《漢語大詞典》:
潔流(潔流)
澄清的水流。 南朝 梁
王僧孺
《慧印三昧及濟(jì)方等學(xué)二經(jīng)序贊》
:“將循曲陌,先限清澗,或如止水,乍有潔流。”
分類:
澄清
水流
《漢語大詞典》:
梢溝(梢溝)
指水流自然沖激而成的溝。
《
周禮·考工記·匠人
》
:“梢溝三十里而廣倍?!?鄭玄 注:“謂不墾地之溝也。 鄭司農(nóng) 云:‘梢讀為桑螵蛸之蛸。蛸,謂水潄嚙之溝。’”
分類:
水流
自然
沖激
《漢語大詞典》:
危溜
(1).從高處瀉下的水流。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 江 南石工以高資盆增土疊小山數(shù)寸……蓄水作小瀑布傾瀉危溜?!?br />(2).指高檐的滴水。 傅尃
《故園》
詩:“新涼六月有秋氣,危溜三更知雨聲?!?/div>
分類:
高處
滴水
水流
《國語辭典》:
筒車(筒車)
拼音:
tǒng chē
舊時用來取水灌溉的水車,水輪用木或竹制成,直立在河邊水中。
分類:
引水
水灌
機(jī)械
用水
水流
沖擊
《漢語大詞典》:
湍瀑
水流急濺貌。 宋
李格非
《
洛陽名園記·水北胡氏園
》
:“水清淺則鳴潄,湍瀑則奔駛?!?/div>
分類:
水流
《國語辭典》:
水汊
拼音:
shuǐ chà
支流?!端疂G傳》第一九回:「原來這石碣村湖泊,正傍著梁山水泊,周圍盡是深港水汊,蘆葦草蕩?!?/div>
分類:
江河
湖泊
短小
小水
水流
《國語辭典》:
磨蝕(磨蝕)
拼音:
mó shí
1.磨損、蝕耗。如:「他的志氣已經(jīng)被環(huán)境磨蝕殆盡。」
2.地質(zhì)學(xué)上指砂、粒等受風(fēng)、水、冰、重力等帶動,將地表其他物質(zhì)磨擦、耗損的作用。
分類:
磨蝕
巖石
流動
和土
土壤
液體
借助
氣體
磨擦
水流
腐蝕
冰川
推動
動物
物質(zhì)
金屬
耐火材料
磨損
表面
破壞
《漢語大詞典》:
懸湍(懸湍)
瀑布,從高處下注的水流。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溱水
》
:“巖嶺干天,交柯云蔚……懸湍廻注,崩浪震山?!?/div>
分類:
瀑布
高處
下注
水流
《漢語大詞典》:
湍瀧(湍瀧)
(1).形容水流急疾。 宋
張淏
《云谷雜紀(jì)》
卷一:“ 王觀國
《
學(xué)林
》
云:‘ 離水 在 漢 屬 零陵郡 ,南過 桂林 ,入 蒼梧 ,石灘延亙,屈曲湍瀧。舟之行也,縈廻避石,阻礙萬端。’”
(2).指急流。
分類:
急流
水流
急疾
《漢語大詞典》:
洄汩
水流湍急回旋。
《
新唐書·柳宗元傳
》
:“畔尺進(jìn)而尋退兮,盪洄汩乎淪漣。”
分類:
水流
流湍
湍急
回旋
《漢語大詞典》:
灌流
水流,河流。
《
管子·幼官
》
:“旗物尚黑,兵尚脅盾,刑則游仰灌流?!?/div>
分類:
水流
河流
《高級漢語詞典》:
洄冱
水流受阻而回旋
《漢語大詞典》:
回沈(迴沈)
水流曲折深廣貌。
《
宋書·謝靈運傳
》
:“山縱橫以布護(hù),水迴沉而縈浥。” 南朝 梁
何遜
《渡連圻》
:“詭怪終不測,迴沉意難登?!?清 俞正燮
《
癸巳類稿·黟縣山水記
》
:“又東行逕 黛峯 下,望塔院,趾盤崿挺;東逕 梘灶 ,迴沉瀠浥,最深靜處也。 金村 水自此來入之?!?/div>
分類:
水流
曲折
深廣
《漢語大詞典》:
混澒
水流漫涌回旋貌。常以形容作亂的形勢。
《
新唐書·杜牧傳
》
:“ 齊 、 魯 、 梁 、 蔡 被其風(fēng),因亦為寇。以里拓表,以表撐里,混澒回轉(zhuǎn),顛倒橫邪,未常五年間不戰(zhàn)?!?span id="utyhxa5" class="book">《
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七年
》:“是以 趙 、 魏 、 燕 、 齊 卓起大唱, 梁 、 蔡 、 吳 、 蜀 躡而和之;其餘混澒軒囂;欲相效者,往往而是?!?/div>
分類:
水流
回旋
作亂
形勢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