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概 → 槩概”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氣意(氣意)
(1).氣概,意志。管子·內(nèi)業(yè):“賞不足以勸善,刑不足以懲過,氣意得而天下服。” 尹知章 注:“若不慕賞,不畏刑,意氣內(nèi)得,此誠善也,故天下服?!?br />(2).風(fēng)度神態(tài)。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杜牧》:“氣意閒逸,旁若無人。”
《國語辭典》:腰骨  拼音:yāo gǔ
脊骨的下部五節(jié)骨,支撐筋肉,內(nèi)系兩臂,下與尾骶骨相連。
《漢語大詞典》:筆氣(筆氣)
文章的風(fēng)格氣概。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不消關(guān)節(jié),只看他的路數(shù)筆氣,那卷子就是亮的了?!?span id="3n07qqg" class="book">《林則徐日記·嘉慶二十一年九月初二》:“下午將擬中之卷,發(fā)交各房查對(duì)二三場筆氣?!?/div>
《漢語大詞典》:铦鍔(銛鍔)
(1).鋒利的刀刃。 唐 金厚載 《昆吾切玉劍賦》:“剸犀莫比其銛鍔,斬馬難齊于利刃?!?br />(2).比喻犀利的言辭或崢嶸的氣概。 康有為 《故候選主事亡弟廣仁》詩:“英姿稟金精,神鋒挺銛鍔?!?/div>
《國語辭典》:氣騰騰(氣騰騰)  拼音:qì téng téng
1.形容有氣概、有氣度的樣子。元。喬吉《揚(yáng)州夢(mèng)》第一折:「志昂昂包古今贍宇宙,氣騰騰吐虹霓貫斗牛?!挂沧鳌笟饫饫狻?。
2.形容熱氣上升?!端疂G傳》第六回:「見一個(gè)土灶,蓋著一個(gè)草蓋,氣騰騰撞將起來。智深揭起看時(shí),煮著一鍋粟米粥?!?/div>
《漢語大詞典》:雋氣(雋氣)
英俊的氣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王 ( 王逸 )本自有一往雋氣,殊自輕之?!?span id="3eemxxv"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四九○引 唐 王洙 《東陽夜怪錄》:“吾少年時(shí),頗負(fù)雋氣,性好鷹鸇,曾於此時(shí)畋游馳騁。”
分類:英俊氣概
《漢語大詞典》:燕趙風(fēng)(燕趙風(fēng))
古代 燕 趙 多慷慨激昂之士,后以“燕趙風(fēng)”指剛強(qiáng)不屈的氣概。 唐 韋應(yīng)物 《送崔押衙相州》詩:“禮樂儒家子,英豪 燕 趙 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意概
氣概,胸懷。 明 湯顯祖 《紫簫記·友集》:“對(duì)客揮毫,便可口占絶句一首……上句要説自己,或表字,或姓名,或俗號(hào);下三句説自家新年來意概如何?”
分類:氣概胸懷
《漢語大詞典》:仰仰
同“ 昂昂 ”。 氣概軒昂貌。《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曰:“軍旅之容,闞闞仰仰?!?陸德明 釋文:“仰,本又作‘卬’。五剛反?!?孫詒讓 正義:“案,卬、仰古通用。詩·大雅·卷阿疏引 孫炎 爾雅注云:‘卬卬,志氣高遠(yuǎn)也?!?/div>
分類:氣概軒昂
《漢語大詞典》:音氣(音氣)
(1).指古代以律管測(cè)定的節(jié)氣。書·舜典“聲依永,律和聲” 孔 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律謂六律、六呂,十二月之音氣。言當(dāng)依聲律以和樂?!眳⒁姟?葭灰 ”、“ 灰管 ”。
(2).猶聲氣。指說話的聲音、語氣、氣概。 漢 王充 論衡·是應(yīng):“人含五常,音氣交通,且猶不能相知?!?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董仲舒 嘗下帷獨(dú)詠,忽有客來,風(fēng)姿音氣,殊為不凡?!?span id="ecjwcep" class="book">《魏書·高遵傳》:“ 遵 形貌莊潔,音氣雄暢?!?/div>
《漢語大詞典》:佚氣(佚氣)
逸氣。超脫世俗的氣概、氣度。 唐 殷璠 《河岳英靈集下·李嶷》:“ 嶷 詩鮮浄有規(guī)矩。其《少年行》三首,詞雖不多,翩翩然佚氣在目也?!?/div>
《國語辭典》:丈夫女  拼音:zhàng fū nǚ
舊時(shí)比喻英武有氣概的女子。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子胥行,反顧,女子已自投于瀨水矣。于乎!貞明執(zhí)操,其丈夫女哉!」
《國語辭典》:大無畏(大無畏)  拼音:dà wú wèi
形容極為勇敢。如:「他以大無畏的精神,去執(zhí)行警察勤務(wù)?!?/div>
《漢語大詞典》:猛概
勇猛的氣概。北史·來護(hù)兒傳論:“ 來護(hù) 幼懷倜儻,猛概抑揚(yáng),晚致勤王,驅(qū)馳畢力。”
分類:勇猛氣概
《漢語大詞典》:詩槊(詩槊)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 曹 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后遂以“詩槊”指詩人英雄、豪邁的氣概。 元 劉詵 《寄劉濟(jì)用萬戶》詩:“世家桓桓產(chǎn) 燕 朔 ,山川英氣橫詩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