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5
詞典
3
分類詞匯
62
共62,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信天游
嬥歌
巴人調(diào)
桑韋
木蘭詩
顛歌
掛紅燈
飛歌
爾汝歌
吳越曲
風(fēng)人詩
松樹炮
宴席曲
阿里山之歌
巴渝詞
《國語辭典》:
信天游
拼音:
xìn tiān yóu
一種流行于甘肅、陜西北部及寧夏東北部的山歌。一般為七字一句,兩句一段,短的只有一段,長的可達(dá)十?dāng)?shù)段。有兩種曲調(diào):一為音調(diào)高亢遼闊;一為曲調(diào)平穩(wěn)。內(nèi)容以反映愛情、日常生活為主。
分類:
流行
種民
民歌
調(diào)一
上下
構(gòu)成
《漢語大詞典》:
嬥歌
古代 巴蜀 一帶的民歌。
《
文選·左思〈魏都賦〉
》
:“或明發(fā)而嬥歌,或浮泳而卒歲?!?張載 注:“嬥歌, 巴 土人歌也。 何晏 曰:‘ 巴 子謳歌,相引牽,連手而跳歌也?!?/div>
分類:
巴蜀
民歌
張載
《國語辭典》:
巴人調(diào)(巴人調(diào))
拼音:
bā rén diào
泛指民歌俚曲。參見「下里巴人」條。元。陳基〈題玉山草堂〉詩:「竹枝已聽巴人調(diào),桂樹仍聞楚客歌?!?/div>
分類:
民歌
玉山
草堂
《漢語大詞典》:
桑韋(桑韋)
唐 代民歌名。即桑條韋。
《
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
》
:“謹(jǐn)上
《桑韋歌》
十二篇,請編之樂府?!眳⒁姟?桑條韋 ”。
分類:
民歌
《漢語大詞典》:
桑條韋(桑條韋)
唐 民歌名。
《
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
》
:“ 順天皇后 未受命,天下歌
《桑條韋》
,蓋天意以為 順天皇后 宜為國母,主蠶桑之事,謹(jǐn)上桑韋歌十二篇,請編之樂府,皇后祀先蠶則奏之。” 胡三省 注:“ 永徽 末,里歌有
《桑條韋》
、
《女時(shí)韋》
也?!?/div>
分類:
民歌
《漢語大詞典》:
木蘭詩
樂府
《鼓角橫吹曲》
名。北朝民歌。有人疑為唐人所作。詩中塑造了一個北國奇女子的形象,故事頗有傳奇色彩,語言剛健明快,具有北方民歌的特色。
分類:
樂府
北朝
民歌
唐人
《漢語大詞典》:
顛歌(顛歌)
滇 歌。古時(shí)西南夷的民歌。顛,通“ 滇 ”。
《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
:“ 淮南
《干遮》
, 文成 顛 歌?!?顏師古 注:“ 文穎 曰:‘ 文成 , 遼西 縣名也。其縣人善歌。 顛 , 益州 顛縣 ,其民能作西南夷歌也。’顛即滇字也,其音則同耳?!?/div>
分類:
西南夷
民歌
《國語辭典》:
掛紅燈(掛紅燈)
拼音:
guà hóng dēng
樂曲名。原為陜、北內(nèi)蒙民歌,后改編為梆笛曲。旋律熱情奔放,表現(xiàn)農(nóng)村節(jié)慶歡欣熱烈的氣氛。笙的獨(dú)奏曲亦有同名之樂曲,曲趣與梆笛曲不同。
分類:
樂曲
樂曲名
民歌
改編
笛曲
《國語辭典》:
飛歌(飛歌)
拼音:
fēi gē
一種苗族民歌。流行于貴州東南苗族地區(qū)。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請出寨游方時(shí)唱的山歌。曲調(diào)高亢,節(jié)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詞五字一句,一首歌只有四、五句。
分類:
苗族
民歌
流行
貴州
東南
族地
地區(qū)
《漢語大詞典》:
爾汝歌(爾汝歌)
魏 晉 時(shí)一種帶有親狎情調(diào)的民歌。 清
錢謙益
《歷朝應(yīng)制詩序》
:“余老為農(nóng)夫,水南舍北,晨夕與村童牧豎唱爾汝之歌,和欸乃之曲?!?/div>
分類:
有親
親狎
情調(diào)
民歌
《漢語大詞典》:
吳越曲
吳 地民歌。 唐
李白
《贈薛校書》
詩:“我有 吳 越 曲,無人知此音?!?唐
蘇鶚
《
蘇氏演義
》
卷上:“ 吳 越 曲, 吳 人以歌其地也?!?/div>
分類:
地民
民歌
《漢語大詞典》:
風(fēng)人詩(風(fēng)人詩)
古代民歌的一種。
《
類說
》
卷五一引 唐 吳兢
《樂府解題》
:“ 梁簡文
《風(fēng)人詩》
,上句一語,用下句釋之成文。” 宋
葛立方
《
韻語陽秋
》
卷四:“
《樂府解題》
以此格為‘風(fēng)人詩’,取陳詩以觀民風(fēng),示不顯言之意?!?宋
吳聿
《
觀林詩話
》
:“樂府有
《風(fēng)人詩》
,如‘圍棊燒敗絮,著子故衣然’之類是也?!?/div>
分類:
民歌
《漢語大詞典》:
松樹炮(松樹炮)
一種土炮。江西民歌
《松樹炮》
:“樹林里,放上一門松樹炮;看見白匪來,點(diǎn)著引子趕快跑;轟的一聲炮響了,四個白匪應(yīng)聲倒?!?span id="yjrj8pl" class="book">《詩刊》1977年第11期:“秋收暴動的松樹炮, 南昌 起義的‘花機(jī)關(guān)’?!?/div>
分類:
土炮
江西
民歌
《漢語大詞典》:
宴席曲
我國西北地區(qū)回族、撒拉族民歌的一種形式。在喜慶節(jié)日中,主客對唱,以示慶祝;也有歌唱民間故事的。
分類:
西北
北地
地區(qū)
回族
民歌
《國語辭典》:
阿里山之歌
拼音:
ā lǐ shān zhī gē
一首臺灣民歌。內(nèi)容歌頌阿里山少年的壯碩與少女的多情、美麗,曲調(diào)活潑,旋律優(yōu)美。
分類:
一首
民歌
歌頌
阿里山
少年
壯碩
少女
多情
美麗
《國語辭典》:
巴渝詞(巴渝詞)
拼音:
bā yú cí
唐劉禹錫依巴渝民歌剪制的詩體,形式多為七言絕句。參見「竹枝詞」條。
分類:
劉禹錫
民歌
詩體
七言
言絕
絕句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