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83,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英烈
清明節(jié)
蠕蠕
敕勒
戎夷
觸手
回回
賣國
史學(xué)
肅慎
法語
渾脫
異族
金笳
佳種
《國語辭典》:英烈  拼音:yīng liè
1.英雄偉烈。如:「英烈千秋」、「滿門英烈」?!队⒘覀鳌返诹兀骸溉缃裥爝_(dá)智勇無雙,常遇春英烈蓋世,還有一個(gè)叫做朱亮祖?!?br />2.指豐偉的功業(yè)。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骨濉?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70826' target='_blank'>趙翼 古詩二○首之四:「惟有古賢杰,身去留其神?;蛭牟捎嘲l(fā),或英烈炳麟?!?/div>
《國語辭典》: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  拼音:qīng míng jié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國歷四月五日。清明原是節(jié)氣的名稱,后來因與與寒食節(jié)相近,漸成為紀(jì)念祖先和祭祖、掃墓的節(jié)日。西元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定清明節(jié)為民族掃墓節(jié)。又因距冬至日約一百零六天,故稱為「百六」。也稱為「民族掃墓節(jié)」、「掃墓節(jié)」。
《國語辭典》:蠕蠕  拼音:ruǎn ruǎn
1.蟲動的樣子。如:「蠕蠕而動」。唐。李賀感諷〉詩五首之一:「越婦未織作,吳蠶始蠕蠕。」
2.柔然的別稱。參見「柔然」條。
《國語辭典》:柔然  拼音:róu rán
中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之一。初屬拓拔部,為東胡族的苗裔。自始祖木骨閭傳至社崙,兇狡有權(quán)變,南北朝時(shí)漸強(qiáng)大,渡漠北,侵高車,并合諸部,國勢大振。其后屢敗于北魏,于西魏廢帝時(shí),為突厥所滅。也稱為「芮芮」、「蠕蠕」。
《國語辭典》:敕勒  拼音:chì lè
1.中國北方的種族之一。為匈奴人的苗裔,隋時(shí)共有十馀部,以薛延陀勢力最強(qiáng)。唐時(shí)為唐與回紇的聯(lián)軍所滅,并入回紇,置瀚海都督府,分設(shè)府州,屬關(guān)內(nèi)道。也稱為「鐵敕」。
2.道教畫符咒時(shí),上書敕令二字,用來勒令鬼神。
《漢語大詞典》:戎夷
(1).戎和夷。古民族名。泛指少數(shù)民族。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span id="qowjgyq" class="book">《敦煌曲子詞·望江南》:“若不遠(yuǎn)仗天威力, 河 湟 必恐陷戎夷?!?明 李贄 《覆梅客生書》:“士民仰 蓋公 之臥治,戎夷賴 李牧 之在邊?!?br />(2).謂艱險(xiǎn)不寧。三國志·蜀志·許靖傳:“世路戎夷,禍亂遂合,駑怯偷生,自竄蠻貉?!?/div>
《國語辭典》:觸手(觸手)  拼音:chù shǒu
腔腸動物的感覺器官。多位于身體前端口的周緣,可自由伸縮,有些則附有吸盤。觸手可感覺周圍環(huán)境及幫助捕食。如水母、水螅、海參等均有觸手。
《國語辭典》:回回  拼音:huí hui
1.迂回轉(zhuǎn)折的樣子。唐。杜甫法鏡寺〉詩:「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br />2.每次。唐。王建〈烏夜啼〉詩:「一飛直欲飛上天,回回不離舊棲處?!?br />3.古時(shí)稱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
《國語辭典》:賣國(賣國)  拼音:mài guó
為私利而通敵,以致危害國家。《史記。卷六九。蘇秦傳》:「人有毀蘇秦者曰:『左右賣國,反覆之臣也,將作亂。』」
《國語辭典》:史學(xué)(史學(xué))  拼音:shǐ xué
研究歷史本質(zhì)及其因果關(guān)系的學(xué)術(shù)。
《國語辭典》:肅慎(肅慎)  拼音:sù shèn
古代東北邊疆的民族。參見「女真」條。
《國語辭典》:法語(法語)  拼音:fǎ yǔ
1.可作為法則的言語?!墩撜Z。子罕》:「法語之言,能無從乎?!?br />2.宗教的教言?!抖U關(guān)策進(jìn)》:「諸祖法語,今不取向上玄談,唯取做工夫吃緊處?!?br />3.法蘭西民族的語言。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屬印歐語系羅馬語族。分布在法國、比利時(shí)、瑞士等地。使用人數(shù)在六千萬以上,文字采用拉丁字母。舊音ㄈㄚˋ ㄩˇ fà yǔ。
《國語辭典》:渾脫(渾脫)  拼音:hún tuō
1.自然完美沒有雕琢的痕跡。如:「他的作品越到晚期越顯渾脫圓成。」
2.將動物的皮整張剝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捎靡允⒀b物品、飲料,吹氣后可為渡河的浮囊?!对?。卷一五四。石抹按只傳》:「敘州守將橫截江津,軍不得渡,按只聚軍中牛皮,作渾脫及皮船,乘之與戰(zhàn)。」
3.用整張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缎绿茣>砣?。五行志一》:「太尉長孫無忌以烏羊毛為渾脫氈帽,人多效之,謂之『趙公渾脫』?!?br />4.流行于蒙古、中亞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頭戴渾脫氈帽表演?!杜f唐書。卷一八九。儒學(xué)傳下。郭山惲傳》:「工部尚書張錫為談容娘舞,將作大匠宗晉卿舞渾脫?!埂缎绿茣?。卷一一八。宋務(wù)光傳》:「比見坊邑相率為渾脫隊(duì),駿馬胡服,名曰『蘇莫遮』,旗鼓相當(dāng),軍陣勢也;騰逐喧噪,戰(zhàn)爭象也?!?/div>
《國語辭典》:異族(異族)  拼音:yì zú
1.異姓、不同姓的人。《史記。卷六○。三王世家》:「古者天子必內(nèi)有異姓大夫,所以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異族也?!箷x。陸機(jī)于承明作與弟士龍〉詩:「飲餞豈異族,親戚弟與兄。」
2.外族。如:「異族遷居中土,帶來文化交流。」
3.不同的種類。《文選。左思。蜀都賦》:「水物殊品,鱗介異族?!顾?。蘇軾異鵲〉詩:「仁心格異族,兩鵲棲其衙。」
《漢語大詞典》:金笳
金笳的美稱。古代北方民族常用的一種管樂器。 唐 武元衡 《汴和聞笳》詩:“何處金笳月里悲,悠悠邊客夢先知?!?/div>
《漢語大詞典》:佳種(佳種)
優(yōu)良種子;優(yōu)良品種。 黃人 《〈清文匯〉序》:“播佳種於龍野,存國粹於滄桑。”此指民族傳統(tǒng)。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惜花四律》之四:“戲仿 唐 宮護(hù)佳種,金鈴輕綰赤闌邊?!钡溆?唐 宮以繩系鈴于花梢驚鳥護(hù)花故事。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花上金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