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民團(民團)  拼音:mín tuán
由地方人民自行訓練、組織而成的防衛(wèi)團體,主要工作為防禦盜賊的入侵。《新名詞訓纂。政屬》引戚繼光《南塘集》:「練民團萬五千人?!?/div>
《國語辭典》:農民團體(農民團體)  拼音:nóng mín tuán tǐ
依法組織之農會、漁會、農業(yè)合作社、農田水利會、產銷班等,以發(fā)展農業(yè),改良生產技術,增進農民福祉為組織目標。
《國語辭典》:漁民團體(漁民團體)  拼音:yú mín tuán tǐ
以漁撈為生活要件的漁民所組織的團體,如各級漁會。
《國語辭典》:人民團體(人民團體)  拼音:rén mín tuán tǐ
凡由民間依法令許可發(fā)起組織的結社為人民團體。一般包括職業(yè)團體和社會團體兩大類。前者指依同業(yè)組合的團體,如農會、工會、漁會等;后者指依同志組合的團體,如學會、協(xié)會、宗教團體、體育團體等。
《國語辭典》:軍民(軍民)  拼音:jūn mín
軍人和百姓?!度龂萘x》第二一回:「紹弟袁術在淮南驕奢過度,不恤軍民,眾皆背反?!埂都t樓夢》第一回:「彼時雖有軍民來救,那火已成了勢,如何救得下,直燒了一夜方漸漸的熄去,也不知燒了幾家?!?/div>
《漢語大詞典》:巡社
南宋 初期的抗 金 民團之稱。宋史·張愨傳:“請依 唐 人 澤潞 步兵、雄邊子弟遺意,募民聯(lián)以什伍,而寓兵於農,使合力抗敵,謂之巡社?!?span id="ch9cv1d" class="book">《宋史·高宗紀一》:“丙申,賜諸彊壯巡社名為‘忠義巡社’,專隸安撫使?!?/div>
分類:民團
《國語辭典》:吃大戶(吃大戶)  拼音:chī dà hù
1.舊時遇著荒年時,饑民群聚富家吃飯或搶奪食物。
2.指向大單位或收入較多的個人或團體,采用攤派、強行借款、要求贊助等方式索取財物。如:「隨著法治的進步,吃大戶的現象已越來越少?!?/div>
《漢語大詞典》:五一節(jié)
即“國際勞動節(jié)”。全世界勞動人民團結戰(zhàn)斗的節(jié)日。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二十萬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實現八小時工作制。1889年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決定以每年的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jié)。
《國語辭典》:國際勞動節(jié)(國際勞動節(jié))  拼音:guó jì láo dòng jié
西元一八八四年,美國工人提出工作、教育、休息各八小時的要求;一八八六年五月一日,工人在芝加哥成立「八小時協(xié)會」,以示響應,數十萬人舉行大規(guī)模罷工和示威游行;至一八八九年,國際勞動者同盟在巴黎集會,議定五月一日為勞動節(jié)。也稱為「勞動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
《國語辭典》:勞動節(jié)(勞動節(jié))  拼音:láo dòng jié
為表彰勞動者的社會貢獻而制定的節(jié)日。西元1889年,國際勞動者同盟在巴黎集會,議定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jié),現今多數國家亦將勞動節(jié)訂于這一天,因此也通稱為「國際勞動節(jié)」或「五一勞動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