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9
詞典
6
分類詞匯
73
共79,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6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卜巧
搶孤
油花卜
龍燈舞
藝閣
暖女
摖鬼
哭嫁
贊茶
祀孤
巡風(fēng)會
民族意識
祭東施娘
正月十六貼門神
中元普渡
《漢語大詞典》:
卜巧
舊時民俗。七月七日夜捉蜘蛛藏盒中,天明啟盒以視蛛網(wǎng)稀密,密者為巧多,稀者為巧少。 五代
王仁裕
《
開元天寶遺事·蛛絲卜巧
》
:“帝與貴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又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xí)蚤_視蛛網(wǎng)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div>
分類:
民俗
七月七
日夜
蜘蛛
《國語辭典》:
搶孤(搶孤)
拼音:
qiǎng gū
一種民俗活動。在中元普渡儀式結(jié)束或農(nóng)歷七月三十日鬼門關(guān)閉之夜,道士敲鑼撤除供品時,群眾蜂擁搶奪祭過野鬼的供品,稱為「搶孤」。此項活動具有宗教民俗和體能競賽的意義。
分類:
種民
民俗
中元普渡
儀式
結(jié)束
農(nóng)歷
七月
鬼門關(guān)
《國語辭典》:
油花卜
拼音:
yóu huā bǔ
古代于三月上巳節(jié)所做的占卜游戲。將油點入水中,依所形成的形狀,做為吉兇、休咎的代表。宋。洪邁《夷堅三志己。卷四。蕭縣陶匠》:「蕭沛土俗,多以上巳節(jié)群集郊野,傾油于溪水不流之處,用占一歲休咎,目曰油花卜?!?/div>
分類:
民俗
三月
月上
上巳
油點
占卜
《國語辭典》:
龍燈舞(龍燈舞)
拼音:
lóng dēng wǔ
一種民俗舞蹈。用長布作成龍形,由十?dāng)?shù)人用竿支起,前行、旋轉(zhuǎn)、跳躍、伏臥,隨鑼鼓聲舞動。
分類:
種民
民俗
舞蹈
用長
作成
成龍
龍形
十?dāng)?shù)
《國語辭典》:
藝閣(藝閣)
拼音:
yì gé
一種中國民俗技藝表演。參見「抬閣」條。
分類:
中國
民俗
技藝
表演
《國語辭典》:
暖女
拼音:
nuǎn nǚ
宋代婚俗。女嫁三日,娘家饋送食物問候。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娶婦》:「三日,女家送?段油蜜蒸餅,謂之『蜜和油蒸餅』。其女家來作會,謂之『暖女』?!挂沧鳌葛`女」。
分類:
女兒
民俗
后三
三日
女嫁
娘家
饋送
食物
問候
《漢語大詞典》:
摖鬼
指民俗中的祭畢聚飲。 宋
歐陽修
《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
:“俚歌成調(diào)笑,摖鬼聚喧囂?!弊宰ⅲ骸?夷陵 之俗……又好祠祭。每遇祠時,里民數(shù)百共餕其餘,里語謂之摖鬼?!?/div>
分類:
民俗
聚飲
《漢語大詞典》:
哭嫁
舊時地方民俗。嫁女時,家人或請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兒離去。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
:“就是要請會哭的人嘛。在 津市 有種專門替人哭嫁的男女,他們是干這行業(yè)的專家,哭起來,一數(shù)一落,有板有眼,好像唱歌,好聽極了?!?/div>
分類:
民俗
家人
《漢語大詞典》:
贊茶(贊茶)
湖南 民俗。舉行婚禮時唱贊美香茶的歌,用以祝賀。 李季
《菊花石》
詩:“吃過香茶要贊茶,一人領(lǐng)頭眾人唱,遠(yuǎn)年風(fēng)習(xí)怎能忘?!?/div>
分類:
湖南
民俗
婚禮
時唱
贊美
《漢語大詞典》:
祀孤
祭祀孤魂。舊時 江 南民俗,于特定的節(jié)日祭祀無人祭祀的死者。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江南城隍廟》
:“每歲中元及清明,十月一日有廟市,都人迎賽祀孤?!?/div>
分類:
祭祀
孤魂
南民
民俗
節(jié)日
日祭
無人
死者
《漢語大詞典》:
巡風(fēng)會(巡風(fēng)會)
蘇州 民俗。 蘇州 虎丘 山塘 清明節(jié)廟會的活動項目之一。挑選長相端好衣著鮮麗的孩童,或騎馬,或赤腳站立人肩,在廟會上巡行兜風(fēng),以夸示風(fēng)采。 清 顧祿
《
清嘉錄·山塘看會
》
:“選小兒女之端好者,結(jié)束鮮華,赤腳站立人肩,或置馬背,號為巡風(fēng)會?!?/div>
分類:
蘇州
民俗
虎丘
清明節(jié)
廟會
《國語辭典》:
民族意識(民族意識)
拼音:
mín zú yì shì
一個民族建構(gòu)于所謂的同系同源、共有文化特徵如語言、宗教、習(xí)俗、傳統(tǒng)、價值、符號、共同歷史和民俗以及地理根源等之上,產(chǎn)生共通的情感。
分類:
民族
建構(gòu)
同源
共有
文化
特徵
宗教
習(xí)俗
價值
符號
共同
歷史
和民
民俗
地理
根源
等之
《國語辭典》:
祭東施娘(祭東施娘)
拼音:
jì dōng shī niáng
一種元宵節(jié)的民俗。傳說戰(zhàn)國時人東施雖貌丑,而女紅極佳,許多姑娘皆來就教。后于元宵夜時,為撿拾掉落于糞坑的繡花鞋而不幸溺斃。后世少女乃于元宵夜備糖果及一只小鞋于廁前祭拜,祈求學(xué)好女紅。
分類:
元宵節(jié)
民俗
東施
《國語辭典》:
正月十六貼門神(正月十六貼門神)
拼音:
zhēng yuè shí liù tiē mén shén
(歇后語)遲了半個月。依民俗農(nóng)歷新年正月初一貼門神,而到正月十六才貼,足足晚了半個月,新年都過了。指錯過時機(jī)的意思?!督鹌棵贰返诎司呕兀骸刚率N門神,遲了半月!也入了土,才來上祭?」
分類:
歇后語
半個
民俗
農(nóng)歷
新年
正月
月初
初一
門神
《國語辭典》:
中元普渡
拼音:
zhōng yuán pǔ dù
一種民俗活動。臺灣民俗在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jié),以廣施的法力,舉行的超渡孤魂野鬼及眾生的祭典。在這天臺灣民眾們多會準(zhǔn)備豐盛的供品與紙錢來敬拜所謂的「好兄弟」。此外,佛教與道教等宗教團(tuán)體也都會舉辦普渡法會,為過世親人、祖先以及無主的孤魂野鬼進(jìn)行超渡儀式。如:「中元普渡時,寺廟會舉行豎燈篙、放水燈等民俗活動?!?/div>
分類:
中元普渡
種民
民俗
每年
農(nóng)歷
七月
十五
中元節(jié)
中午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