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9
詞典
6
分類詞匯
73
共79,分6頁顯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民俗
民俗曲藝
民俗療法
民俗音樂
存恤民俗
民俗學(xué)
分類詞匯
氓俗
照歲
萌俗
修禊
踏石
禊日
鵲報
春禊
舞龍
《國語辭典》:
民俗
拼音:
mín sú
人民百姓的風(fēng)俗習(xí)慣與傳統(tǒng),包含建筑風(fēng)格、日用器物形式等物質(zhì)文化,以及民間故事、俚語、宗教儀式等非物質(zhì)文化?!稘h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笜氛?,所以變民風(fēng),化民俗也?!埂段拿餍∈贰返谝换兀骸负嫌理樃胤?,毗連四川,苗漢雜處,民俗渾噩?!?/div>
分類:
民俗
人民
民眾
風(fēng)俗習(xí)慣
風(fēng)尚
習(xí)俗
等情
《國語辭典》:
民俗曲藝(民俗曲藝)
拼音:
mín sú qǔ yì
于民間產(chǎn)生,屬于民族基層文化的音樂。參見「民俗音樂」條。
分類:
民間
產(chǎn)生
民族
基層
文化
音樂
《國語辭典》:
民俗療法(民俗療法)
拼音:
mín sú liáo fǎ
在正統(tǒng)的醫(yī)療行為外,民間廣為使用的治療行為,具有文化背景及地方色彩,多屬于精神或心靈治療。如臺灣的收驚、作法、問神、禮佛等。
分類:
正統(tǒng)
醫(yī)療
民間
治療
《國語辭典》:
民俗音樂(民俗音樂)
拼音:
mín sú yīn yuè
于民間產(chǎn)生,屬于民族基層文化的音樂。通常多屬口耳相傳而流傳下來的音樂,并非專業(yè)性的音樂或特定的個人所創(chuàng)作的。也作「民俗曲藝」。
分類:
民間
產(chǎn)生
民族
基層
文化
音樂
《分類字錦》:
存恤民俗
魏書太宗紀(jì):神瑞八年正月丙辰,行幸鄴,存恤民俗。
分類:
省方
《國語辭典》:
民俗學(xué)(民俗學(xué))
拼音:
mín sú xué
對民間社會的故事傳說、神話、祭典、宗教儀式、歌謠、民居、日用器物、口語文學(xué)等加以蒐集、分類、整理并研究的專業(yè)。
分類:
民間
風(fēng)俗
等為
學(xué)科
《漢語大詞典》:
氓俗
民俗;風(fēng)尚。 唐
劉知幾
《
史通·言語
》
:“夫三傳之説,既不習(xí)於
《
尚書
》
; 兩漢 之詞,又多違於
《戰(zhàn)策》
。足以驗甿俗之遞改,知歲時之不同?!?唐
白居易
《風(fēng)化澆樸策》
:“問:甿俗之理亂,風(fēng)化之盛衰,何乃得於往而失於來,薄於今而厚於古?” 章炳麟
《書康壽桐事》
:“甿俗詐譌宜哀矜?!?/div>
分類:
民俗
風(fēng)尚
《漢語大詞典》:
照歲(照歲)
民俗。除夕燃燭先人墓前,謂能照亮幽冥,稱“照歲”。
《民國建寧縣志·風(fēng)俗》
:“除夕下午送燭至先人墓,云照歲?!?/div>
分類:
民俗
除夕
先人
照亮
幽冥
《漢語大詞典》:
萌俗
民俗。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之三:“自萌俗澆弛,法令滋彰?!?span id="lk3ygbh" class="book">《
北史·薛慎傳
》:“牧守令長是化人者也,豈有其子娶妻,便與父母離析?非惟萌俗之失,亦是牧守之罪?!?span id="0tzpkil" class="book">《
隋書·薛道衡傳
》:“朕欲令爾將攝,兼撫萌俗。”
分類:
民俗
《國語辭典》:
修禊
拼音:
xiū xì
古時一種濯除不潔的節(jié)日。于陰歷三月上巳日,臨水洗濯,借以祓除不祥。晉。
王羲之
三月三日蘭亭詩序
:「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顾?。
張耒
和周廉彥
詩:「修禊洛濱期一醉,天津春浪綠浮堤?!?/div>
分類:
民俗
農(nóng)歷
三月
月上
上旬
《漢語大詞典》:
踏石
(1).踏腳的石頭。安置于淺水難行之處,便于行走。 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吳召兒》
:“不用說 雁北 那趟不完的冷水小河,登不住的冰滑踏石,轉(zhuǎn)不盡的陰山背后?!?br />(2).舊時 陜西 端午節(jié)的一種民俗。 明
朱國禎
《
涌幢小品·節(jié)令
》
:“五月五日, 江 南曰競渡, 陜西 洋縣 曰踏石?!?/div>
分類:
踏腳
石頭
陜西
端午節(jié)
安置
淺水
種民
難行
民俗
行走
《漢語大詞典》:
禊日
禊事活動之日。古代民俗,臨水祓除宿垢與不祥。一般均在春季三月上巳日進行。 清
方文
《禊日牛渚》
詩:“去年禊日在 真州 ,與客沽酒臨 江 樓?!?/div>
分類:
禊事
動之
民俗
祓除
不祥
《國語辭典》:
鵲報(鵲報)
拼音:
què bào
喜鵲的叫聲。比喻喜兆。唐。
元稹
〈
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
〉:「蛛懸絲繚繞,鵲報語詀諵?!?/div>
分類:
鳴叫
叫聲
民俗
喜兆
報喜
《國語辭典》:
春禊
拼音:
chūn xì
古時于三月上巳日,臨水洗濯,以除不祥,稱為「春禊」。見《晉書。卷二一。禮志下》。
分類:
民俗
官民
三月
月上
上巳
月初
水濱
盥洗
祭禮
《國語辭典》:
舞龍(舞龍)
拼音:
wǔ lóng
一種民俗活動。由一群受過訓(xùn)練的人舞弄以布、竹制作的長龍,或飛或盤,時翻時躍,配合前頭手持龍珠開道者的指揮前進。常在歲時節(jié)慶或迎神賽會中演出,增添祥和熱鬧的氣氛。
分類:
種民
民俗
一群
受過
訓(xùn)練
舞弄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