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0,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羊毫
錙毫
毫錐
毫眉
狼毫
白毫相
毫管
金毫
凍毫
彈毫
耳毫
毫秒
毫箋
毫子
鼠毫
《國語辭典》:羊毫  拼音:yáng háo
羊毛所制的毛筆,筆質(zhì)較柔軟。
《國語辭典》:錙毫(錙毫)  拼音:zī háo
比喻細(xì)微。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辨騷》:「山川無極,情理實(shí)勞。金相玉式,艷溢錙毫?!?/div>
分類:細(xì)微
《漢語大詞典》:毫錐(毫錐)
指毛筆。 唐 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策目穿如札,毫鋒鋭若錐”自注:“時與 微之 各有纖鋒細(xì)管筆,攜以就試,相顧輒笑,目為毫錐。”
分類:毛筆
《漢語大詞典》:毫眉
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長,故稱。詩·豳風(fēng)·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毛 傳:“眉壽,毫眉也?!?孔穎達(dá) 疏:“人年老者,必有毫毛秀出者,故知眉謂毫眉也?!?/div>
《國語辭典》:狼毫  拼音:láng háo
狼毛。亦指用黃鼠狼細(xì)毛制成的毛筆。毛較為堅(jiān)硬、清勁,屬于硬毫。也稱為「狼毛筆」。
分類:黃鼠狼
《漢語大詞典》:白毫相
如來 三十二相之一。佛教傳說 世尊 眉間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轉(zhuǎn),如日正中,放之則有光明,名“白毫相”。《佛藏經(jīng)下·了戒品九》:“ 如來 滅后,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yǎng)舍利及諸弟子……設(shè)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於百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法華經(jīng)句解·序品:“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亦省作“ 白毫 ”。 南朝 梁簡文帝 《迦葉佛像銘》:“慧雨自垂,仁風(fēng)永扇。照耀白毫,半容月面。” 唐 白居易 《畫西方幀記》:“白毫大光,應(yīng)念來感?!?宋 蘇軾 《書黁公詩后》:“靈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明 梅鼎祚 《玉合記·邂逅》:“倘然現(xiàn)白毫,仗諸品圓明照?!?/div>
《漢語大詞典》:毫管
指毛筆。 唐 陸龜蒙 《紀(jì)夢游甘露寺》詩:“云濤觸風(fēng)望,毫管和煙搦;聊記夢中游,留之問禪客。”
分類:毛筆
《駢字類編》:金毫
東城老父傳:明皇即位,治雞坊于兩宮間,索長安雄雞,金毫鐵距,高冠昂尾千數(shù),養(yǎng)于雞坊。
《漢語大詞典》:凍毫(凍毫)
凍筆。 明 袁宏道 《雪中限韻時寓沙市同度門作》之二:“凍毫?xí)谱?,古繡結(jié)殘硎?!?/div>
《漢語大詞典》:彈毫(彈毫)
猶揮毫,振筆。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出不能安上治民,移風(fēng)易俗;入不能彈毫屬筆,祖述六藝?!币槐咀鳌?揮毫 ”。 北魏 宗欽 《贈高允》詩之五:“口吐瓊音,手揮霄翰,彈毫珠零,落紙錦粲。”
分類:揮毫
《國語辭典》:耳毫  拼音:ěr háo
戲劇中或繪畫上,形容粗野的人,在耳際所加飾的豎起的毛,稱為「耳毫」。
《國語辭典》:毫秒  拼音:háo miǎo
量詞。表示時間的單位。一毫秒等于千分之一秒。
《漢語大詞典》:毫箋(毫箋)
毛筆和精美的紙張。借指詩文著作。 陶曾佑 《中國文學(xué)之概觀》:“ 黃陶菴 之深於譬證, 唐荊川 之熟於歷史, 歸震川 之原於《六經(jīng)》,洵令毫箋生色?!眳⒁姟?毫素 ”。
《國語辭典》:毫素  拼音:háo sù
筆和紙。也稱為「毫楮」、「豪素」。
《國語辭典》:毫子  拼音:háo zi
一種小銀幣。舊時廣東、廣西等地區(qū)稱一角、二角、五角的銀兩為「毫子」。
《漢語大詞典》:鼠毫
見“ 鼠毫筆 ”。
《漢語大詞典》:鼠毫筆(鼠毫筆)
用黃鼠狼的毛制成的筆。也稱狼毫。 明 沈榜 《宛署雜記·鄉(xiāng)試》:“鼠毫筆三十枝,熟鼠毫筆四十枝?!币嗍》Q“ 鼠毫 ”。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 吳興 自兔毫外,有鼠毫、羊毫二種。”
分類:黃鼠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