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0,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紫毫
宣毫
染毫
毫忽
吮毫
毫相
千毫
白毫光
宸毫
毫翰
寸毫
禿毫
銀毫
飛毫
毫絲
《國語辭典》:紫毫  拼音:zǐ háo
用深紫色兔毛制成的毛筆。筆鋒尖細(xì),可作小楷。
分類:紫色兔毛
《漢語大詞典》:宣毫
指 宣城 所產(chǎn)的毛筆。 唐 王建 《宮詞》之七:“ 延英 引對(duì)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牀。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里過茶湯?!?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 薛書記 ﹞醒來乃作《十離》詩獻(xiàn)府主:‘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牋紙上撒花瓊。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 羲之 手裡擎?!?span id="gnha8mz" class="book">《剪燈馀話·賈云華還魂記》:“﹝ 娉娉 ﹞徐入生室,取宣毫,寫絶句一首于生練裙上,投筆而去?!?/div>
分類:宣城毛筆
《漢語大詞典》:染毫
濡墨揮筆。指作詩、文、書、畫等。 南朝 齊 謝赫 《古畫品錄·顧駿之》:“天和氣爽之日,方乃染毫。”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禹錫述舊言懷贈(zèng)二君子》詩:“染毫東國素,濡印 錦溪 砂?!?清 姚鼐 《游贍園和香亭》詩:“暇日聊陳讌,臨風(fēng)一染毫?!?/div>
《漢語大詞典》:毫忽
謂極微小的一點(diǎn)點(diǎn)。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單位。 宋 蘇軾 《上皇帝書》:“差舛毫忽,則邪沴之氣干之矣?!?span id="4kg2oyq" class="book">《水滸傳》第一○三回:“及至過了十日,將簿呈遞稟支價(jià)銀,那里有毫忽兒發(fā)出來?!?清 趙翼 《行圍即景·跳駝》詩:“翩然驀過駝背來,不著駝毛一毫忽?!?瞿秋白 《〈赤都心史〉序》:“我心靈的影和響,或者在宇宙間偶然留纖微毫忽的痕跡呵!”
《漢語大詞典》:吮毫
猶吮筆。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古體中:“一旦吮毫,天真自露?!?/div>
《漢語大詞典》:毫相
佛教語。指如來三十二相之一的白毫相。佛藏經(jīng)·了戒品:“ 舍利弗 如來滅后,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yǎng)舍利及諸弟子。 舍利弗 ,設(shè)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於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后亦泛稱佛相。 唐 韋皋 《再修成都府大圣慈寺金銅普賢菩薩記》:“儀合天表,制侔神工,蓮開慈顏,月滿毫相?!?宋 范成大 《下巖》詩:“不用苦求毫相現(xiàn),祇教長掛水簾看?!?清 趙翼 《舟泊圮光看盂蘭會(huì)放湖燈》詩:“盂蘭盆借佛毫相,放大光明豁沉冥?!?/div>
《駢字類編》:千毫
宋 朱熹 游晝寒以茂林脩竹清流激湍分韻賦詩得竹字 所恨老無奇,千毫真浪禿。
《漢語大詞典》:白毫光
佛光。 唐 沈佺期 《紅樓院應(yīng)制》詩:“ 紅樓 疑見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 唐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金紫曜明衣內(nèi)寳,眉間時(shí)放白毫光?!?span id="qsid4pf"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目連緣起》:“圣賢此時(shí)來救濟(jì), 世尊 又施白毫光。皆是 目連 行孝順,慈親便得上大堂?!眳⒁姟?白毫相 ”。
《漢語大詞典》:白毫相
如來 三十二相之一。佛教傳說 世尊 眉間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轉(zhuǎn),如日正中,放之則有光明,名“白毫相”。《佛藏經(jīng)下·了戒品九》:“ 如來 滅后,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yǎng)舍利及諸弟子……設(shè)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於百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法華經(jīng)句解·序品:“爾時(shí),佛放眉間白毫相光?!币嗍∽鳌?白毫 ”。 南朝 梁簡文帝 《迦葉佛像銘》:“慧雨自垂,仁風(fēng)永扇。照耀白毫,半容月面?!?唐 白居易 《畫西方幀記》:“白毫大光,應(yīng)念來感?!?宋 蘇軾 《書黁公詩后》:“靈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 明 梅鼎祚 《玉合記·邂逅》:“倘然現(xiàn)白毫,仗諸品圓明照?!?/div>
《分類字錦》:宸毫
魏良臣謝賜御制七十二子贊表:發(fā)為睿藻,迥超兩漢之文;親灑宸毫,高出二王之法。
分類:宸翰
《漢語大詞典》:毫翰
(1).指毛筆。亦借指文字、文章。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精微之求,存乎其人,固非毫翰之所備縷也?!?唐 沈佺期 《傷王學(xué)士》詩:“目絶毫翰灑,耳無歌諷期。” 唐 孟浩然 《洗然弟竹亭》詩:“逸氣假毫翰,清風(fēng)在竹林。”《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jì)七》:“朕昨親援毫翰。”
(2).指書法。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此二十一人,并擅毫翰,動(dòng)成楷則?!?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八體六文,足驚毫翰。四始六義,實(shí)動(dòng)性靈。”
《漢語大詞典》:寸毫
毛筆的代稱。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詩:“文兮乏寸毫,武也無尺鐵。平生所韜蓄,到死不開豁。” 肖乾 《栗子》:“他看到裁紙的,揮著寸毫的,研墨的?!?/div>
分類:毛筆
《漢語大詞典》:禿毫
脫毛的筆。 宋 范成大 《朋元見寄二絕次其韻》之二:“不惜狂言棖忌諱,禿毫冰硯竟無奇。” 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兄弟相看覊旅日,禿毫短燭寫殘?jiān)姟!?/div>
分類:脫毛
《漢語大詞典》:銀毫(銀毫)
(1).指煮茶用的毫甌。上有白紋如兔毫,故名。 宋 陸游 《初寒在告有感》詩之一:“銀毫地緑茶膏嫩,玉斗絲紅黑瀋寬?!眳㈤?宋 蔡襄 茶錄·茶盞。
(2).指毛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揮灑銀毫,舊句他知道。”
(3).即銀角子。云南酒歌《香花蠟燭迎紅軍》:“進(jìn)城三天開大會(huì),大洋銀毫分窮人?!本﹦?span id="hm8bpfx" class="book">《紅色娘子軍》第一場:“我這兒有兩個(gè)銀毫,你帶著,路上用?!?br />(4).指鋁質(zhì)分幣。《小說月報(bào)》1981年第2期:“此時(shí)連買盒火柴的銀毫子也沒有?!眳⒁姟?銀角子 ”。
《漢語大詞典》:銀角子(銀角子)
清 末以來銀輔幣的俗稱。
分類:輔幣
《分類字錦》:飛毫(飛毫)
岑文本 奉述飛白書勢(shì)詩 飛毫列錦繡,拂素起龍魚。
分類:
《漢語大詞典》:毫絲(毫絲)
猶絲豪。極言微小或微少。毫、絲均是微小的度量單位。 張?bào)蛳?《光復(fù)會(huì)領(lǐng)袖陶成章革命史》:“﹝ 陶成章 ﹞生平未濡染毫絲習(xí)氣,往來皆步行,遇人信義交孚,處己則破衣敝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