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識鳳毛
 
鳳毛長
   
鳳皇毛
 
鳳一毛
 
見鳳毛
 
五色毛
 
相關(guān)人物
王劭


《世說新語》下卷上《容止》
「王敬倫風(fēng)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從大門入?;腹唬骸捍笈套杂续P毛。』」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大奴,王劭也。已見?!吨信d書》曰:『劭美姿容,持儀操也?!弧?/span>
《南齊書》卷三十六〈謝超宗列傳〉~635~
新安王子鸞,孝武帝寵子,超宗以選補(bǔ)王國常侍。王母殷淑儀卒,超宗作誄奏之,帝大嗟賞。曰:「超宗殊有鳳毛,恐靈運復(fù)出?!?/span>

例句

中郎鳳一毛,世上獨賢豪。 岑參 送張郎中赴隴右覲省卿公

令弟字延陵,鳳毛出天姿。 李白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貂簪荊玉潤,丹穴鳳毛光。 杜牧 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于今有鳳毛。 杜甫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一毛生鳳穴,三尺獻(xiàn)龍泉。 杜甫 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

蕭史幽棲地,林間蹋鳳毛。 杜甫 崔駙馬山亭宴集

鳳雛無凡毛,五色非爾曹。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

燦燦鳳池裔,一毛今再新。 李群玉 送蕭綰之桂林

聞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鳳池頭。 熊孺登 和竇中丞歲酒喜見小男兩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長。西漢趙人。漢初魯有毛亨,稱大毛公,為《詩詁訓(xùn)傳》。毛萇稱小毛公。曾任河間獻(xiàn)王博士,授同郡貫長卿。時言《》有齊、魯、韓三家,《毛詩》未得列于學(xué)官。平帝元始五年,《毛詩》置博士,列于學(xué)官。魏晉以后,三家詩均亡,唯《毛詩》獨盛。
《分類字錦》:毛長(毛長)
西京雜記:昭陽殿中設(shè)綠熊席,席毛長二尺馀,人眠而擁毛自蔽,望之不能見,坐則沒膝其中。
分類:毛長熊羆
《漢語大詞典》:馬瘦毛長(馬瘦毛長)
比喻人窮志短。五燈會元·白云端禪師法嗣·五祖法演禪師:“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人貧智短,馬瘦毛長?!?/div>
《漢語大詞典》:金狨
(1).狨皮制成的鞍墊。狨毛長而金黃,故稱。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觀翰林公出遨》:“金狨繫馬曉鶯邊,不比春江上水舩。” 任淵 注:“金狨謂狨毛金色,國朝禁從皆跨狨鞍?!?br />(2).借指馬匹。 宋 劉之翰 《水調(diào)歌頭·獻(xiàn)田都統(tǒng)》詞:“神仙宅,留玉節(jié),駐金狨?!?/div>
《國語辭典》:氂?! ?span id="pfsjy1c" class='label'>拼音:lí niú
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腿短,全身有長毛,野生者色黑,畜養(yǎng)者色白。是青康藏高原地區(qū)主要的力畜。也作「犛?!埂?/div>
《國語辭典》:大毛  拼音:dà máo
1.長毛的皮衣。用狐、貉或灘羊皮制成。《紅樓夢》第九回:「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給小子們?nèi)チ恕!?br />2.指人民幣單位元的戲稱。如:「一個月才領(lǐng)幾十大毛,談什么現(xiàn)代化生活?」
《漢語大詞典》:毫眉
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長,故稱。詩·豳風(fēng)·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毛 傳:“眉壽,毫眉也?!?孔穎達(dá) 疏:“人年老者,必有毫毛秀出者,故知眉謂毫眉也?!?/div>
《漢語大詞典》:牦牛(犛牛,氂牛)
反芻家畜。亦有野生者。毛多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似帚,下腹、肩、股、脅等部密生長毛。耐寒,腿短,在崇山峻嶺間善馱運。毛可制披衣、帳篷和繩索,絨可制氈。原產(chǎn) 亞洲 中部山地。是我國 青藏高原 地區(qū)主要的力畜。古人取其尾毛以為旌旄,后又以為帽纓。 明 郭登 《甘州即事》詩:“牦?;ナ蟹コ?, 宛 馬臨關(guān) 漢 使回?!?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牦牛:“牦牛出 甘肅 臨洮 ,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養(yǎng)之。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迅行如飛,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長尺許。其尾最長,大如斗。亦自愛護(hù),草木鉤之則止而不動。古人取為旌旄,今人以為纓帽……山海經(jīng)云:‘ 潘侯之山 有旄牛,狀如牛而四足節(jié)生毛?!创艘病!?郭小川 《春歌》之一:“ 西藏 的牦牛, 內(nèi)蒙 的駱駝,早像春風(fēng)一般巡視過高原和沙漠?!?br />犛牛:野牛。形狀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說即牦牛。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東北百里,曰 荊山 ……其中多犛牛?!?郭璞 注:“旄牛屬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span id="vbmao9b" class="book">《新唐書·吐蕃傳上》:“其宴大賓客,必驅(qū)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饋。”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狀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諸州貢之?!眳⒁姟?牦牛 ”。
氂牛:即牦牛。體矮身健,毛長,色多黑、深褐或黑白花斑。耐寒,耐粗飼。尾毛蓬生,可作旌旄。漢書·郊祀志上:“ 泰一 所用,如 雍 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氂牛以為俎豆牢具?!?顏師古 注:“西南夷長尾髦之牛也?!?唐 杜甫 《錦樹行》:“青草萋萋盡枯死,天馬跛足隨氂牛?!?/div>
《國語辭典》:狼獾  拼音:láng huān
動物名。肉食性哺乳動物。四肢粗短,體毛長,呈黑褐色,體側(cè)有黃褐色的帶狀毛。生性兇猛,爪子非常銳利,善爬樹及游泳。多棲息于針葉林中,以松鼠類的小動物為食。產(chǎn)于北歐與北美洲。
《國語辭典》:哈叭狗  拼音:hǎ bā gǒu
哈巴狗的別名。參見「哈巴狗」條。
《國語辭典》:河貍  拼音:hé lí
動物名。哺乳動物門齧齒目河貍科。形狀像老鼠,后肢有蹼,尾巴扁平,毛長而密,背赤褐色,腹部灰色,牙齒銳利,能咬斷樹干,喜棲息于溪流及小河,善筑壩。毛皮珍貴,雄貍能分泌河貍香,中醫(yī)用作興奮劑。
《國語辭典》:皮之不存,毛將安傅(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拼音: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皮都不存在了,毛又要長在那里呢?語出《左傳。僖公十四年》:「冬,秦饑,使乞糴于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zāi)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后比喻事物互相依附存在。也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國語辭典》:雙峰駝(雙峰駝)  拼音:shuāng fēng tuó
背上有兩個肉峰的駱駝。毛長絨厚,黃褐色,適于沙漠乾旱地區(qū)生活。
《漢語大詞典》:得鳳(得鳳)
據(jù)南史·謝超宗傳載, 宋 謝靈運 子 鳳 ,有子 超宗 ,“好學(xué)有文辭,盛得名譽(yù)。選補(bǔ) 新安王 子鸞 國常侍。王母 殷淑儀 卒, 超宗 作誄奏之,帝大嗟賞,謂 謝莊 曰:‘ 超宗 殊有鳳毛, 靈運 復(fù)出?!焙笠浴暗螟P”喻有俊秀子弟。 唐 崔嘏 《授裴諗中書舍人制》:“ 臧孫 有后,且聞得鳳之音; 枚乘 多才,雅畜雕龍之妙?!?宋 蘇軾 《次前韻答馬忠玉》:“ 靈運 子孫俱得鳳, 慈明 兄弟孰非龍?”
《國語辭典》:鳳毛(鳳毛)  拼音:fèng máo
1.鳳凰的羽毛。
2.稱譽(yù)人文采俊秀,能繼承其父風(fēng)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王敬倫風(fēng)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從大門人。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鳳毛?!弧?/div>
《國語辭典》:鳳毛麟角(鳳毛麟角)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二九出:「駙馬是鳳毛麟角,公主是玉葉金枝,在釣惟緡,果然是王侯之配?!挂沧鳌各虢区P毛」。
《國語辭典》:一毛  拼音:yī máo
1.一根毛。指細(xì)小微不足道的東西?!段倪x。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2.比喻年少有才能。唐。熊孺登 和竇中丞歲酒喜見小男兩歲詩:「聞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鳳池頭?!?br />3.幣制一圓的十分之一。也稱為「一角」。
《國語辭典》:鳳毛(鳳毛)  拼音:fèng máo
1.鳳凰的羽毛。
2.稱譽(yù)人文采俊秀,能繼承其父風(fēng)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王敬倫風(fēng)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從大門人?;腹?,曰:『大奴固自有鳳毛?!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