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疾毒
憎恨毒害。東觀漢記·光武帝紀:“﹝ 李伯玉 兄弟﹞父為宗卿師,語言譎詭,殊非次第。嘗疾毒諸家子,數(shù)犯法令?!?/div>
分類:憎恨毒害
《國語辭典》:莫余毒也  拼音:mò yú dú yě
毒,毒害,莫余毒也指不能毒害我。比喻可以為所欲為,毫無顧忌。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后喜可知,曰:『莫余毒也』?!挂沧鳌改瓒疽病埂ⅰ溉四瓒尽?。
《國語辭典》:化學(xué)戰(zhàn)劑(化學(xué)戰(zhàn)劑)  拼音:huà xué zhàn jì
在戰(zhàn)場上使用的能產(chǎn)生毒害、遮蔽、縱火及信號等效應(yīng)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等化學(xué)物質(zhì)。
《國語辭典》:潘金蓮(潘金蓮)  拼音:pān jīn lián
小說《金瓶梅》中的人物。妖媚陰殘,毒害親夫武大郎,與西門慶姘淫為惡,最后死在武松手下。后世娼妓多以為行神。
《國語辭典》:蠱惑人心(蠱惑人心)  拼音:gǔ huò rén xīn
以謠言欺騙、迷惑、煽動人心?!对?。卷一○二。刑法志二》:「諸陰陽家者流,輒為人燃燈祭星,蠱惑人心者,禁之?!?/div>
《漢語大詞典》:鼓毒
謂煽起戰(zhàn)爭,毒害人民。 明 張四維 《雙烈記·策勛》:“邇者腥膻鼓毒,中原震蕩?!?/div>
《漢語大詞典》:螫搏
謂螫刺和攫取。喻毒害人民。 明 沈榜 《宛署雜記·街道》:“彼為役者,自分已為里中人所賤,而上之人又賤用之,遂不復(fù)知人間有羞恥事,茍可螫搏,無所顧恤。每民間有事,應(yīng)與拘送,則有鞋腳錢;或已就拘執(zhí),兩愿和息,則有酒飯錢?!?/div>
《漢語大詞典》:孔乙己
(1). 唐 代啟蒙讀物上的文句,舊時供學(xué)童摹字的描紅紙上有“上大人,孔乙已”等語。參見“ 上大人 ”。
(2). 魯迅 《吶喊·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是辛亥革命前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淪落到了與廣大勞動群眾同等悲慘地位的下層知識分子。
《國語辭典》:上大人  拼音:shàng dà rén
舊時學(xué)童入學(xué)時描紅的習(xí)字簿。上面寫著「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筆畫簡少,便利學(xué)童學(xué)習(xí)。后比喻極為簡單淺顯的文字?!抖膛陌阁@奇》卷二六:「有便有幾十個秀才,但是認得兩個上大人的字腳,就進了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