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78,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入殿受策
卻非殿
三身殿
三大殿
森羅寶殿
九間朝殿
九間大殿
蘭殿朝衣
劍履上殿
交泰殿
椒殿院
椒房殿
京殿苑獵
金鑾寶殿
命題殿壁
《分類字錦》:入殿受策(入殿受策)
漢書·蕭育傳》:拜育為南郡太守,上以育耆舊名臣,乃以三公使車載育入殿中,受策,曰:“南郡盜賊群輩為害,朕甚憂之。以太守威信素著,故委南郡太守之官。其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亡拘于小文。”育至南郡,盜賊靜。
分類:郡守
《漢語大詞典》:卻非殿(卻非殿)
亦作“卻非殿”。 漢 宮殿名,在 洛陽 南宮 中。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冬十月癸丑,車駕入 洛陽 ,幸 南宮 卻非殿 ,遂定都焉。”
《漢語大詞典》:三身殿
指佛殿。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三身殿琉璃吻,高接青虛;舍利塔金相輪,直侵碧漢。”參見“ 三身 ”。
分類:佛殿
《國語辭典》:三身  拼音:sān shēn
佛教用語。大乘佛教謂佛身有法身、報身和化身三種。法身指一切現(xiàn)象的真實性,也稱為「自性身」。報身指佛凈土世界中的佛身,也稱為「食身」、「受用身」、「應(yīng)身」。化身為教化利益凡夫眾生而現(xiàn)出的形象,如釋迦牟尼佛,也稱為「變化身」?!洞蟪朔ㄔ妨x林章》卷七:「依世俗諦隨機所現(xiàn)說有三身,法身空理,報身空智,利物所現(xiàn)名變化身?!?/div>
《漢語大詞典》:三大殿
清 宮 太和殿 、 中和殿 、 保和殿 之合稱。 清 吳長元 宸垣識略·大內(nèi):“ 太和門 殿 明 皆曰 皇極 ,殿又曰 奉天 ; 中和殿 明 曰 中極 ,又曰 華蓋 ; 保和殿 明 曰 建極 ,又曰 謹身 :所謂三大殿也?!?/div>
分類:三大殿
《漢語大詞典》:森羅寶殿(森羅寶殿)
見“ 森羅殿 ”。
《國語辭典》:森羅殿(森羅殿)  拼音:sēn luó diàn
相傳為陰曹地府閻羅所居住的殿。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三折:「頃刻間游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清。洪升《長生殿》第四六出:「森羅殿上,判官何在?」
分類:陰間所居
《漢語大詞典》:九間朝殿(九間朝殿)
亦作“ 九間大殿 ”。 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間,指兩柱的距離。九間,極言堂殿之寬廣。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二折:“不能勾侍君王在九間朝殿,怎想他短卒律命似 顏淵 ?!?span id="mdtpitz" class="book">《封神演義》第二七回:“車御保駕等官,扈擁天子登九間大殿,百官朝賀?!?/div>
《漢語大詞典》:九間大殿(九間大殿)
見“ 九間朝殿 ”。
《漢語大詞典》:九間朝殿(九間朝殿)
亦作“ 九間大殿 ”。 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間,指兩柱的距離。九間,極言堂殿之寬廣。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二折:“不能勾侍君王在九間朝殿,怎想他短卒律命似 顏淵 。”《封神演義》第二七回:“車御保駕等官,扈擁天子登九間大殿,百官朝賀?!?/div>
《分類字錦》:蘭殿朝衣(蘭殿朝衣)
張說 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輯戶口應(yīng)制詩 柏臺簡行李,蘭殿錫朝衣。
分類:奉使
《漢語大詞典》:劍履上殿(劍履上殿)
經(jīng)帝王特許,重臣上朝時可不解劍,不脫履,以示殊榮。后漢書·董卓傳:“尋進 卓 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币嗍∽鳌?劍履 ”。 唐 錢起 《陪郭常侍令公東亭宴集》:“盛業(yè)山河列,重名劍履榮?!?宋 蘇軾 《送周朝議守漢州》:“謂當(dāng)收桑榆,華髮看劍履。” 明 張居正 《壽嚴少師三十韻》:“聲名懸日月,劍履逼星纏?!?/div>
《漢語大詞典》:交泰殿
明 清 宮殿名。在 乾清宮 后, 坤寧宮 前。以在兩宮之間,取“天地交泰”之義,故名。 清 廷寶璽藏于此殿,今為故宮博物院的一部分。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nèi)規(guī)制紀略:“﹝ 乾清宮 大殿﹞再北則穿堂,居中圓殿曰 交泰殿 ,其滲金圓頂,亦猶 中極殿 之制也?!?span id="5v5zztm"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四》:“四孟月大祭,亦曰四季獻神……自 乾清 右門舁入,逕 交泰殿 ,至 坤寧宮 門外?!?/div>
分類:宮殿殿名
《漢語大詞典》:椒殿院
見“ 椒蘭院 ”。
《漢語大詞典》:椒蘭院(椒蘭院)
后妃居住的宮院。新唐書·奸臣傳下·蔣玄暉:“ 玄暉 與龍武統(tǒng)軍 朱友忠 、 氏叔琮 夜選勇士百人叩行在,言有急奏,請見帝。宮門開,門留十士以守。至椒蘭院中,夫人 裴貞一 啟關(guān),殺之,乃趨殿下?!卑?,舊唐書·昭宗紀作“椒殿院”。
《漢語大詞典》:椒房殿
漢 皇后所居的宮殿。殿內(nèi)以花椒子和泥涂壁,取溫暖、芬芳、多子之義。三輔黃圖·未央宮:“ 椒房殿 在 未央宮 ,以椒和泥涂,取其溫而芬芳也?!?/div>
《韻府拾遺 葉韻》:京殿苑獵(京殿苑獵)
文心雕龍》:夫京殿苑獵,述行序志,并體國經(jīng)野,義尚廣大,既履端于唱序,亦歸余于總亂。
《漢語大詞典》:金鑾寶殿(金鑾寶殿)
即 金鑾殿 。指皇宮正殿。 元 白樸 《東墻記》第四折:“圣主恩波徧九天,坐金鑾寶殿,四海內(nèi)都朝見?!?span id="6uuj97e" class="book">《西游記》第九回:“次日五更三點, 太宗 駕坐 金鑾寶殿 ,文武眾臣趨朝?!?瞿秋白 《亂彈·財神還是反財神》:“于是乎長著翅膀會飛的皇帝又飛回了 金鑾寶殿 ?!眳⒁姟?金鑾殿 ”。
《國語辭典》:金鑾殿(金鑾殿)  拼音:jīn luán diàn
原為唐代宮殿,后亦泛稱皇帝的正殿。唐。李白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詩二首之一:「承恩初入銀臺門,著書獨在金鑾殿。」《老殘游記》第一一回:「現(xiàn)在的天理國法人情就是坐在烏雞國金鑾殿上的個假王,所以要借著南革的力量,把這假王打死。」
《分類字錦》:命題殿壁(命題殿壁)
唐書柳公權(quán)傳文宗嘗召與聯(lián)句帝曰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公權(quán)屬曰薰風(fēng)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它學(xué)士亦屬繼帝獨諷公權(quán)者以為詞情皆足命題于殿壁字率徑五寸帝嘆曰鐘王無以尚也
分類: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