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78,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背馱幄殿
避殿減膳
避殿損膳
避宮殿
壁隱樓殿
板殿
旦旦集殿
地下宮殿
稻池?殿
大雄寶殿
殿兵
殿彩
殿邇陽烏
殿閣生涼
殿喝
《分類字錦》:背馱幄殿(背馱幄殿)
張昱 輦下曲 當(dāng)年大駕幸灤京,象背前馱幄殿行。
分類:
《漢語大詞典》:避殿減膳(避殿減膳)
同“ 避殿損膳 ”。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景定慧星:“丁丑,避殿減膳,下詔責(zé)己,求直言,大赦天下?!?span id="68o864g" class="book">《宋史·神宗紀(jì)一》:“辛酉,以來歲日食正旦,自己丑避殿減膳,罷朝賀?!?span id="osekkqg" class="book">《宋史·徽宗紀(jì)一》:“壬午,以日當(dāng)食避殿減膳,降天下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div>
《漢語大詞典》:避殿損膳(避殿損膳)
古代國家有災(zāi)異急難之事,帝王避離正殿,并損減常膳,表示責(zé)罰自己的過失,以期消災(zāi)除難。 宋 李綱 《貼黃奏議》:“避殿損膳,告于天地宗廟社稷,所以畏天戒也?!?宋 趙升 朝野類要·典禮:“避殿損膳:昔時水旱祈禱未應(yīng),并天變星象,邊鄙未寧,則圣上有避正殿、減常膳之謙禮。”宋史·徽宗紀(jì)二:“﹝ 崇寧 五年﹞乙巳,以星變避殿損膳,詔求直言闕政?!?/div>
《漢語大詞典》:避宮殿
謂古代國家有災(zāi)異急難之事,帝王避離正殿,表示自我貶責(zé),以期消災(zāi)彌難。 漢 劉向 說苑·辨物:“ 晏子 曰:‘君誠避宮殿暴露,與靈山、 河伯 共憂,其幸而雨乎!’”參見“ 避正殿 ”。
《漢語大詞典》:避正殿
古代國家有災(zāi)異急難之事,帝王避離正殿,表示自我貶責(zé),以期消災(zāi)彌難。史記·吳王濞列傳:“今 卬 等又重逆無道,燒宗廟,鹵御物,朕甚痛之。朕素服避正殿,將軍其勸士大夫擊反虜?!?span id="ldpv9hh" class="book">《后漢書·鍾離意傳》:“ 永平 三年夏旱,而大起北宮, 意 詣闕免冠上疏曰:‘伏見陛下以天時小旱,憂念元元,降避正殿,躬自克責(zé),而比日密云,遂無大潤,豈政有未得應(yīng)天心者邪?’”新唐書·姚璹傳:“ 證圣 初,加秋官尚書。明堂火,后欲避正殿,應(yīng)天變?!?宋 沈括 夢溪筆談·藝文二:“ 熙寧 六年,有司言日當(dāng)蝕四月朔,上為徹膳,避正殿?!币喾Q“ 避正堂 ”、“ 避正寢 ”。漢書·五行志下之下:“太史曰:‘在此月也,日過分而未至,三辰有災(zāi),百官降物,君不舉,避移時’……降物,素服也;不舉,去樂也,避移時,避正堂,須時移災(zāi)復(fù)也?!?span id="3jpx3lr"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三》:“ 隋 制,諸岳崩瀆竭,天子素服,避正寢,撤膳三日。”《宋史·文苑傳四·蘇舜欽》:“陛下當(dāng)降服、減膳、避正寢,責(zé)躬罪己,下哀痛之詔,罷非業(yè)之作,拯失職之民。” 宋 劉攽 《為馮參政久旱待罪表》:“陛下憂勤民瘼,寅畏天明,避正寢而不居,貶常珍而弗御。”
《分類字錦》:壁隱樓殿(壁隱樓殿)
東京夢華錄:相國寺大殿兩廊。皆國朝名公筆跡。左壁畫熾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戲。右壁佛降鬼子母揭盂。殿庭供獻(xiàn)樂部馬隊(duì)之類。大殿朵廊。皆壁隱樓殿人物。莫非精妙。
《駢字類編》:板殿
魏書高允傳:其年四月,有事西郊,詔以御馬車迎允就郊所板殿觀屬。馬忽驚奔,車覆傷眉三處。
《分類字錦》:旦旦集殿
南史高昌國傳:有朝烏者,旦旦集王殿前,為行列,不畏人,日出然后散去。
分類:
《漢語大詞典》:地下宮殿
指帝王陵墓中的宮殿。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她仿佛是從地下宮殿挖掘出來的一個女人?!?/div>
《分類字錦》:稻池?殿
文獻(xiàn)通考:哲宗紹圣四年,權(quán)禮部侍郎范鏜言:刈麥禮畢,車駕移幸稻池?殿,以觀插稻。
《國語辭典》:大雄寶殿(大雄寶殿)  拼音:dà xióng bǎo diàn
寺院中的正殿。因殿內(nèi)供奉的主尊像是釋迦牟尼佛,故稱為「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供有一尊像,三尊像,五方佛像等,佛像兩旁常塑有迦葉和阿難像。
《漢語大詞典》:殿兵
后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淇水:“ 冀州 刺史 嚴(yán)綱 ,又破 瓚 殿兵于橋上?!?/div>
分類:后軍
《駢字類編》:殿彩
王勃 采蓮賦 樓陰架沚,殿彩乘漪。
《分類字錦》:殿邇陽烏(殿邇陽烏)
孔德紹 登白馬山護(hù)明寺詩 層臺聳靈鷲,高殿邇陽烏。
分類:
《分類字錦》:殿閣生涼(殿閣生涼)
柳公權(quán) 聯(lián)句詩 薰風(fēng)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分類:風(fēng)
《漢語大詞典》:殿喝
猶殿呵。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郡神迎路:“ 張開 為 荊州 刺史,至郡界,風(fēng)雨瞑晦,不辨面目,唯聞空中有殿喝之聲相次,云中有衣紫披甲胄者十?dāng)?shù)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