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詞典 1分類詞匯 7
《駢字類編》:殿屋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復(fù)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
又陳涉世家: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辨數(shù),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 漢書張敞傳:敞起亡命,復(fù)奉使典州,既到部,而廣川王國群輩不道,賊連發(fā)不得。敞以耳目,發(fā)起賊主名區(qū)處,誅其渠帥。廣川王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劉調(diào)等通行,為之囊橐。吏逐捕窮窘,蹤跡皆入王宮。敞自將郡國吏車數(shù)百兩,圍守王宮,搜索調(diào)等,果得之殿屋重轑中。敞傳吏皆捕格斷頭,縣其頭王宮門外。 后漢書何敞傳:異鳥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際,不可不察。宋書禮志:百司搜材簡工,權(quán)置起部尚書、將作大匠量物商程剋今秋繕立,乃依頠議,但作大殿屋,雕畫而已,無古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之制。
又殿屋之為員淵方井,兼植荷花者,以厭火祥也。南史侯景傳:所居殿屋,常有鵂鹠鳥鳴呼。景惡之,每使人窮山野捕鳥。 越絕書:今宮者,春申君子假君宮也。前殿屋蓋地東西十七丈五尺,南北十五丈七尺。堂高四丈,十霤,高丈八尺。殿屋蓋地東西十五丈,南北十丈二尺七寸。戶霤高丈二尺。
分類:殿屋
《國語辭典》:摶風(fēng)(摶風(fēng))  拼音:tuán fēng
1.憑藉風(fēng)力往上高飛。南朝梁。蕭綱〈阻歸賦〉:「躡九枝而耀景,總六翮而摶風(fēng)?!?br />2.屋檐角端翹起的部分?!秲x禮。士冠禮》:「夙興設(shè)洗直于東榮?!固?。賈公彥。疏:「榮,屋翼也者,即今之摶風(fēng)?!?/div>
《國語辭典》:魚尾(魚尾)  拼音:yú wěi
1.魚的尾部。唐。白居易南池早春有懷〉詩:「篩篩魚尾掉,瞥瞥鵝毛換。」唐。杜牧 即事詩:「蕭條井邑如魚尾,早晚干戈識(shí)虎皮?!?br />2.比喻眼角的皺紋?!督鹌棵贰返诙呕兀骸改阈腥鐢[柳,必主傷妻;魚尾多紋,定終須勞碌?!?br />3.一種古書版刻標(biāo)識(shí)。在書葉中縫有魚尾形的丙字標(biāo)記,作為間隔文字或題記書名之用。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三出:「則見沒掂三展花分魚尾冊(cè),無賞一掛日子虎頭牌?!?/div>
《國語辭典》:鴟尾(鴟尾)  拼音:chī wěi
古代宮殿屋脊兩端瓦制的獸形裝飾物。古人以為海中蚩精能避水患,故多以蚩為飾。因形似鴟尾,故稱為「鴟尾」?!侗笔贰>砦濉?。高道穆傳》:「多有非法,逼買人宅,廣興屋宇,皆置鴟尾。」也作「蚩尾」、「鴟甍」、「鴟吻」、「祠尾」。
《國語辭典》:鴟吻(鴟吻)  拼音:chī wěn
古代宮殿屋脊兩端的獸形裝飾物?!杜f唐書。卷八。玄宗本紀(jì)上》:「十四年……六月戊午,大風(fēng),拔木發(fā)屋,毀端門鴟吻,都城門等及寺觀鴟吻落者殆半?!挂沧鳌给|尾」。
《國語辭典》:銅雀臺(tái)(銅雀臺(tái))  拼音:tóng què tái
東漢獻(xiàn)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建一高臺(tái)。樓頂置大銅雀,展翅若飛。唐以后也稱為「相臺(tái)」。宋。劉克莊 沁園春。何處相逢詞:「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tái)?!埂度龂萘x》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tái)于漳河之上?!?/div>
《漢語大詞典》:飛殿(飛殿)
高聳的殿屋。 元 吳師道 《和黃晉卿北山紀(jì)游韻》:“飛殿仍遙峙,重關(guān)故不封?!?/div>
分類:高聳殿屋
《漢語大詞典》:金鴟(金鴟)
宮殿屋脊上金屬制成的形狀像鴟尾的裝飾物。古人以為可鎮(zhèn)火災(zāi)。太平御覽卷一八八引《會(huì)要》:“ 漢 柏梁殿 災(zāi)后, 越 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以厭火祥。時(shí)人或謂鴟吻,非也?!?清 閻爾梅 《大同覽勝》詩:“空山石馬 祁皇 隧,古剎金鴟 道武 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