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殷墟  拼音:yīn xū
商代后期武丁至帝辛都邑的廢墟,位于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民國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在此發(fā)掘,挖出大量商代晚期遺物,包括甲骨、青銅器、玉器、骨彫器以及當時的宮殿、宗廟墓葬等遺跡,為世界著名的考古遺址。
《國語辭典》:殷墟書契考釋(殷墟書契考釋)  拼音:yīn xū shū qì kǎo shì
書名。民國羅振玉撰,一卷。為研究甲骨文字的書,分都邑、帝王、人名、地名、文字、卜辭、禮制、卜法八篇。民國十六年重加修訂,改正前說,增加人名、地名,刪改約一千數(shù)百條。
《國語辭典》:殷墟卜辭(殷墟卜辭)  拼音:yīn xū bǔ cí
商代占卜后刻記在龜甲、獸骨上的占驗之辭。參見「甲骨文」條。
《國語辭典》:殷墟書契(殷墟書契)  拼音:yīn xū shū qì
商代占卜后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參見「甲骨文」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