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詞典 4分類詞匯 11
《漢語大詞典》:危絕(危絶)
殆盡。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峴:“﹝ 陶峴 ﹞乃投環(huán)劍,命 摩訶 汨沒波際,久而方出;氣力危絶,殆不任持。”
分類:殆盡
《漢語大詞典》:靡遺(靡遺)
(1).“靡有孑遺”的略語。謂死亡殆盡。 晉 劉毅 《請移江州府于豫章表》:“自 桓玄 以來,驅(qū)蹙殘毀,至乃男不被養(yǎng),女無對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若不曲心矜理,有所改移,則靡遺之嘆,奄焉必及?!?br />(2).沒有遺漏;毫不遺漏。 南朝 梁 丘遲 《為范衛(wèi)軍讓梁臺侍中表》:“值天地中開, 神武 再廓,麻絲是蓄,菅蒯靡遺?!?明 文徵明 《〈何氏語林〉敘》:“正史所列,傳記所存,奇跡勝跡,漁獵靡遺?!?span id="pr6rnlc" class="book">《清史稿·選舉志二》:“凡 中國 向有之經(jīng)學(xué)、史學(xué)、文學(xué)、理學(xué),無不包舉靡遺?!?/div>
《漢語大詞典》:團(tuán)營(團(tuán)營)
明 自土木之役后,京軍三大營(五軍、三千、神機(jī))損失殆盡。 景泰 中, 于謙 從三營中選精兵十萬,分十營集中操練,稱為團(tuán)營。 嘉靖 時罷團(tuán)營,恢復(fù)舊制。明史·孝宗紀(jì):“冬十月丙寅,命工作不得役團(tuán)營軍士。”參見“ 三大營 ”。
《漢語大詞典》:三大營(三大營)
明 永樂 時,京軍分三大營,即:五軍營,肄習(xí)營陣;三千營,肄習(xí)巡哨;神機(jī)營,肄習(xí)火器。續(xù)文獻(xiàn)通考·兵二:“京軍三大營,一曰五軍,一曰三千,一曰神機(jī)。其制皆備於 永樂 時?!?/div>
《漢語大詞典》:虛罄
空乏殆盡。《宋書·后廢帝紀(jì)》:“近治戎雖淺,而軍費已多,廩藏虛罄,難用馭遠(yuǎn)?!?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陳書·徐陵傳》:“由來宴錫,凡厥囊裝,行役淹留,皆已虛罄?!?/div>
分類:空乏殆盡
《國語辭典》:用完  拼音:yòng wán
1.使用完畢。如:「工具用完,請放回原位?!?br />2.耗用殆盡。如:「醬油快用完了,出門時要記得再買一瓶回來?!?/div>
《漢語大詞典》:枯耗
謂耗費殆盡。 唐 羅隱 讒書·與招討宋將軍書:“朝廷以簡陵九年 彭 虺肆螫,而東南一臂為之枯耗?!?/div>
分類:耗費殆盡
《漢語大詞典》:湮緬(湮緬)
湮沒殆盡。《宋書·禮志三》:“至於室宇堂個,戶牖達(dá)向,世代湮緬,難得該詳?!?/div>
分類:湮沒殆盡
《國語辭典》:全軍覆滅(全軍覆滅)  拼音:quán jūn fù miè
全部軍隊傷亡殆盡,無一倖存。比喻完全失敗。如:「因投資策略不當(dāng),造成公司的資金全軍覆滅,血本無歸。」也作「全軍覆沒」。
《國語辭典》:火滅煙消(火滅煙消)  拼音:huǒ miè yān xiāo
比喻消失殆盡,不留痕跡。晉。傅玄〈四言雜詩〉:「忽然長逝,火滅煙消?!挂沧鳌笩熛饻纭?。
《國語辭典》:賠盡(賠盡)  拼音:péi jìn
虧損殆盡?!?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五五回:「凡百大小事仍是照著老祖宗手里的規(guī)矩,卻一年進(jìn)的產(chǎn)業(yè)又不及先時,多省儉了,外人又笑話,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兒料理省儉之計,再幾年就都賠盡了。」
分類:虧損殆盡
《國語辭典》:刬惡除奸(刬惡除奸)  拼音:chǎn è chú jiān
將奸佞邪惡之人消除殆盡?!?a target='_blank'>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貪嗔癡愛四重關(guān),這阇黎重重都犯。他殺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刬惡除奸,覓我時,合你云中相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