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9,分33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響像
遺息
吊慰
公祭
斂魂
遺著
明旌
魂車
鬼事
祖日
起生
冥府
靈位
渴葬
遺田
《漢語大詞典》:響像(響像)
(1).依稀;隱約。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忽瞟眇以響像,若鬼神之髣髴?!?李善 注:“響像,猶依稀,非正形聲也。”
(2).聲音容貌。常指死者。文選·陸機〈嘆逝賦〉:“尋平生於響像,覽前物而懷之。” 呂延濟 注:“音響形像。” 唐 李白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響像如在,精魂可悲。”
《漢語大詞典》:遺息(遺息)
死者遺留下來的子息。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文》:“且 李順 草寇,百日而已,乃 孟昶 后宮之遺息也。” 清 曹寅 《辛卯三月二十六日聞珍兒殤書此忍慟兼示四侄寄西軒諸友》詩之二:“予仲多遺息,成材在四三。” 清 葉廷琯 《吹網錄·中山穆王無子國除誤從帝紀》:“則 暢 薨之后,遺息猶存,舊封不改?!?/div>
《國語辭典》:吊慰(弔慰)  拼音:diào wèi
奠祭死者并慰問死者家屬。如:「李老闆前往殉職員工家中吊慰,并答應從優(yōu)撫恤?!?/div>
《國語辭典》:公祭  拼音:gōng jì
由公家、團體或社會人士向死者祭拜的儀式。
《漢語大詞典》:斂魂(斂魂)
聚集死者魂魄。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span id="gyorv2a"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一回:“又叫了幾聲 蒨雯 ,忽然大聲道‘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以后聲又小了,約略有‘蔓草縈骨,拱木斂魂’八個字?!?/div>
《國語辭典》:遺著(遺著)  拼音:yí zhù
死者生前遺留下來的著作。
《國語辭典》:明旌  拼音:míng jīng
1.一種喪具,喪禮中位在靈柩前的長幡。也作「銘旌」、「旌銘」。
2.明白表彰。如:「明旌善類」。
《國語辭典》:魂車(魂車)  拼音:hún chē
古代出葬時,在車上鋪設死者衣冠,象徵死者生前出外乘坐之狀,稱為「魂車」?!秲x禮。既夕禮》「薦車直東榮北辀」句下漢。鄭玄。注:「薦,進也。進車者象生時將行陳駕也,今時謂之魂車辀轅也?!挂沧鳌富贽I」、「魂輿」。
《漢語大詞典》:鬼事
(1).指死者安葬后祭祀等事。禮記·檀弓下:“虞而立尸,有幾筵,卒哭而諱,生事畢而鬼事始已。” 孔穎達 疏:“此一節(jié)論葬后當以鬼神事之。禮,未葬由生事之,故未有尸,既葬,親形已藏,故立尸以係孝子之心也?!?宋 俞文豹 《吹劍錄》:“ 漢 以來喪葬皆瘞錢,后世俚俗稍以紙代錢為鬼事?!?br />(2).指令人生厭或不愉快的事。 沙汀 《柳永慧》:“她興致勃勃地告訴我道:‘為了這點鬼事,我前后哭了七八場呵!’”亦指見不得人的事。 艾蕪 《百煉成鋼》一:“接著還罵了一句:‘不曉得他們干些什么鬼事?!?/div>
《漢語大詞典》:祖日
為死者設祭奠之日。后漢書·荀彧傳:“﹝ 彧 ﹞飲藥而卒,時年五十。帝哀借之,祖日為之廢讌樂?!币徽f祭祖神之日。 李賢 注:“祖日謂祭祖神之日,因為讌樂也。《風俗通》曰:‘ 共工氏 子曰 脩 ,好遠游,祀以為祖神。 漢 以午日祖。’”南史·袁粲傳:“性至孝,居喪毀甚,祖日及祥,詔衛(wèi)軍斷客?!?/div>
《漢語大詞典》:起生
死而復生;使死者復生。漢書·昭帝紀:“ 上林 有柳樹枯僵自起生?!?清 景星杓 《誅庸醫(yī)》詩:“徒夸起生訣,乃為速死鬼。”
《國語辭典》:冥府  拼音:míng fǔ
陰間地府。指鬼魂所在的地方。也稱為「陰間」。
《國語辭典》:靈位(靈位)  拼音:líng wèi
供奉死者的牌位?!端疂G傳》第七一回:「正廳供養(yǎng)晁天王靈位?!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小女殯事雖行,靈位還在?!挂卜Q為「靈牌」。
《國語辭典》:渴葬  拼音:kě zàng
古禮稱死者停靈之期未滿而急葬的情況為「渴葬」。《公羊傳。隱公三年》:「不及時而日,渴葬也。」
《漢語大詞典》:遺田(遺田)
死者留下的田產。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王蟾香》:“父母相繼沒,依於叔氏以居。遺田十餘頃,亦叔為之經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