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9,分33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挽詞
特祀
食間
贈襚
坐尸
奠祭
遺族
喪主
救命
誄文
設飾
封靈
復魄
舉音
挽章
《漢語大詞典》:挽詞(輓詞)
亦作“ 挽辭 ”。 哀悼死者的詞章。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 泌 為挽詞二解,追述 倓 志,命挽士唱?!?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帝崩, 李南陽 《永熙挽詞》曰:‘朝憑玉幾言猶在,夜啟金縢事已非?!瘯r稱佳作?!?明 葉盛 水東日記·玉帶生卷:“ 劉廷美 主事求作乃翁合葬挽辭?!?br />見“ 輓辭 ”。
《漢語大詞典》:挽辭(輓辭)
見“ 挽詞 ”。
亦作“ 輓詞 ”。 哀悼死者的言詞。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九:“ 蘇子容 輓辭云:‘三登 慶歷 三人第,四入 熙寧 四輔中?!?元 劉塤 隱居通議·詩歌一:“后又見 韓文公 作《莊憲太后輓詞》,甚妙?!?姚華 《論文后編》:“然觀 彥和 所論,則哀辭蓋祖詩而變態(tài),故輓歌亦變而為輓辭,支派分流,體頗滋多?!?/div>
《漢語大詞典》:特祀
(1).謂單向新死者祭祀。《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於主,烝、嘗、禘於廟?!?楊伯峻 注:“特祀者,單向新死者祭祀也。蓋卒哭之后,尚有小祥、大祥、禫諸祭,唯祭于新死者之主,故云特祀於主?!?br />(2).單獨祭祀。《漢書·郊祀志下》:“天墬有常位,不得常合,此其各特祀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食間(食間)
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即所謂尸)一食九飯的時間。儀禮·士虞禮:“祝闔牗戶,降,復位于門西,男女拾踴三,如食間?!?鄭玄 注:“隱之,如尸一食九飯之頃也?!?賈公彥 疏:“隱之者,謂闔牗戶也。九飯之頃,時節(jié)也。”參見“ 九飯 ”。
《漢語大詞典》:九飯(九飯)
(1).謂“尸”受飯九次。古代祭禮,由活人扮“尸”代表被祭者受飯,受飯次數因尊卑而不同。士之禮為九飯。儀禮·有司:“尸又三飯” 漢 鄭玄 注:“士九飯,大夫十一飯,其餘有十三飯、十五飯?!?br />(2). 漢 劉向 說苑·立節(jié):“ 子思 居於 衛(wèi) ,緼袍無表,三旬而九食。”后以“九飯”喻貧寒。 晉 陶潛 《有會而作》詩:“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div>
《漢語大詞典》:贈襚(贈襚)
贈死者以衣衾。后泛指贈送財物以助治喪。荀子·大略:“賻賵所以佐生也;贈襚所以送死也。”北史·楊播傳:“於親姻知故吉兇之際,必厚加贈襚?!?唐 劉禹錫 《唐故兼御史中丞贈太師崔公神道碑》:“贈襚之禮,侔于公卿。”
《漢語大詞典》:坐尸
(1).古代祭祀時以臣下或晚輩象征死者神靈,代死者受祭,稱為“尸”。 殷 代之尸坐于堂上受祭,稱為“坐尸”。《禮記·郊特牲》:“坐尸於堂?!?鄭玄 注:“尸來,升席,自北方坐于主北焉?!?span id="ndllrlx" class="book">《公羊傳·宣公八年》“猶繹,萬入,去籥” 漢 何休 注:“祭必有尸者,節(jié)神也。禮,天子以卿為尸,諸侯以大夫為尸,卿大夫以下以孫為尸。 夏 立尸, 殷 坐尸, 周 旅酬六尸?!?br />(2).猶坐享。《陳書·宗元饒傳》:“爵由恩被,官以私加,無德無功,坐尸榮貴。”
《漢語大詞典》:奠祭
謂獻上酒食等祭祀死者、鬼神。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遣大鴻臚監(jiān)護喪事,朝夕奠祭?!?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道祭:“蓋自開闢至今,奠祭鬼神,未有如斯之盛者也?!?沈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zhàn)兵》:“這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我記得分明,到河邊還為的是拿了些紙錢同水酒白肉奠祭河鬼?!?/div>
《國語辭典》:遺族(遺族)  拼音:yí zú
1.搢紳名流的后代。
2.死者的家族。
《國語辭典》:喪主(喪主)  拼音:sāng zhǔ
主喪的人。通例由嫡長子為喪主,沒有長子則由嫡長孫擔任?!端螘>硭钠?。孟懷玉傳》:「丁父艱,懷玉有孝性,因抱篤疾,上表陳解,不許。又自陳弟仙客出繼,喪主唯己,乃見聽。」也稱為「喪?!?。
《國語辭典》:救命  拼音:jiù mìng
1.拯救性命。《后漢書。卷七二。董卓傳》:「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曉得我今日沒有米,要賣這雞去救命,為甚么拿這話來混我?」
2.遇到危險時所發(fā)出的緊急求救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張生慌忙之中,也不管是什么人,連呼『救命!』」
《漢語大詞典》:誄文(誄文)
悼念死者的文章。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六:“詔下之日,﹝ 陸龜蒙 ﹞疾終。 光化 三年,贈右補闕, 吳侍郎 融 傳貽史,右補闕 韋莊 撰誄文。”紅樓夢第七八回:“然非自作一篇誄文,這一段凄慘酸楚,竟無處可以發(fā)泄了?!?章炳麟 《辨詩》:“誄文有韻者,古亦似附詩類?!?/div>
《漢語大詞典》:設飾(設飾)
(1).謂入殮前為死者穿衣化妝。禮記·檀弓上:“ 曾子 曰:‘尸未設飾,故帷堂。小斂而徹帷。’” 孫希旦 集解:“設飾,謂襲、斂也?!?br />(2).虛飾,粉飾。 宋 陳亮 《祭彭子復父文》:“嗚呼!生稱善人,死表於墓曰‘處士之墓’,古人務實而不務設飾,所以貽范於其鄉(xiāng)也?!?/div>
《漢語大詞典》:封靈(封靈)
猶蓋棺。指死者入殮后將棺木加蓋釘封。靈,靈柩。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這個當兒, 鄧九公 便合女兒女婿商量明日封靈后怎樣撥人看守?!?梁斌 《紅旗譜》二三:“家里封靈、破孝、埋殯,也掉不下五十塊錢?!?/div>
《國語辭典》:復魄(復魄)  拼音:fù pò
古喪禮,為死者招魂?!稌x書。卷九五。藝術傳。韓友傳》:「舒縣廷掾王睦病死,已復魄。」
《漢語大詞典》:舉音(舉音)
(1).放聲喧呼。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西方之眾有逐狶者,聞 司原 之譟也,競舉音而和之?!?br />(2).為悼死者而放聲哀哭。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宮中當臨者,朝晡各十五舉音;非朝晡臨時,禁無得哭?!?明 王志堅 《表異錄·兇喪》:“道路皆舉音以過喪?!?/div>
《漢語大詞典》:挽章(輓章)
挽詞。 宋 岳珂 桯史·永泰挽章:“臣讀圣製《泰陵挽章》。”
哀悼死者的詩。 明 何景明 《何大復集》卷二一有《秦翁輓章》《海岳陳翁輓章》詩。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十四:“歿后,﹝ 世宗 ﹞親撰文以祭,并賜輓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