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陶武威

相關(guān)人物
陶侃
 
陶輿


《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傳》附《陶輿傳》
臻弟輿,果烈善戰(zhàn),以功累遷武威將軍?!允敲繎?zhàn)輒克,賊望見輿軍,相謂曰:「避陶武威。」無敢當(dāng)者。

例句

上客鐘大理,主人陶武威。 韓翃 送盧大理趙侍御祭東岳兼寄孟兗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99 【介紹】: 十六國時(shí)南涼建立者。鮮卑族,禿發(fā)樹機(jī)能后裔。世居河西,為部族首領(lǐng)。勇武有大志。后涼呂光時(shí)居廉川堡,從事畜牧農(nóng)桑,修鄰好,擴(kuò)充勢力。光拜為益州牧,左賢王。烏孤乃自稱西平王,建南涼,年號(hào)太初。敗呂光軍,得樂都等三郡。越年,得羌族人民數(shù)萬歸附,乃更稱武威王,徙居樂都,分立郡縣,置車騎將軍以下官屬。后因酒醉墜馬傷脅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廬江潯陽人,陶臻弟。果烈善戰(zhàn)。以功累遷武威將軍。陶侃與杜韜戰(zhàn),初侃軍船艦被擊沉,侃敗。后輿率輕舸出其上流以擊之,每戰(zhàn)輒克,無敢當(dāng)者。后為韜重創(chuàng),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8 【介紹】: 唐相州滏陽人,本名務(wù)光。舉明經(jīng),歷天官員外郎、衛(wèi)尉少卿、河?xùn)|道巡察黜陟使、河南尹、御史大夫。明敏有吏才,修梁公堰,通江淮漕運(yùn)。以護(hù)作橋陵有功,賜爵武威縣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4—777 【介紹】: 唐河西人。本姓安,名重璋。安興貴后裔。好騎射,沉毅有謀,尤忠謹(jǐn)。初為李光弼偏裨,玄宗以其戰(zhàn)功,為改今名。安祿山亂,抱玉復(fù)上書言恥與逆臣共宗,詔賜姓,舉族以李為氏。屢建勛績,進(jìn)至陳、鄭、潁、亳節(jié)度使。又授司空,兼兵部尚書,武威郡王。徙涼國公,進(jìn)司徒。代宗朝,抱玉兼三節(jié)度、三副元帥,以任位崇重,懇讓,上嘉許之。鎮(zhèn)鳳翔十余年,禁暴安人,頗為當(dāng)時(shí)所稱。卒謚昭武。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抱玉。本安興貴曾孫。世居河西。始名重璋。乾元初。李光弼引為裨校。天寶末。元宗以戰(zhàn)河西有功。改今名。至德二載。上言恥與逆臣共宗。詔賜姓李。徙居京兆。進(jìn)右羽林大將軍。攝御史中丞陳鄭潁亳節(jié)度使。佐李光弼破史思明。功第一。封欒城縣公。代宗立。以功授兵部尚書武威郡王。懇辭王爵。徙涼國公。進(jìn)司徒。廣德中以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西隴右副元帥。大歷中加山南西道副元帥兼節(jié)度使。十二年卒。贈(zèng)太保。謚昭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3—786 【介紹】: 唐遼東襄平人。初以武藝為江淮都統(tǒng)李峘偏將。又從永平節(jié)度李勉軍,勉表澄為滑州刺史。后李希烈陷汴,澄以城降,復(fù)潛奉表詣行在,德宗嘉之,加刑部尚書、兼汴州刺史、汴滑節(jié)度觀察使,又封武威郡王。官終檢校尚書左仆射、義成軍鄭、滑等州節(jié)度使。卒贈(zèng)司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1—815 【介紹】: 唐河曲部落稽阿跌族人,姓阿跌氏。肅宗自靈武觀兵,光進(jìn)從郭子儀破亂兵,收兩京,累有戰(zhàn)功。至德中封范陽郡公,永泰初,進(jìn)封武威郡王。憲宗元和六年,詔以夙有誠節(jié),克著茂勛,賜李姓。累官至檢校工部尚書,振武、靈武節(jié)度使。性至孝,母喪三年不歸寢。卒贈(zèng)尚書左仆射。
《漢語大詞典》:武威
(1).軍事威力。管子·版法:“武威既明,令不再行?!?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8164'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秦始皇本紀(jì)》:“武威旁暢,振動(dòng)四極,禽滅六王?!?唐 杜甫 《重經(jīng)昭陵》詩:“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br />(2).古代將軍名號(hào)。 唐 李商隱 《少將》詩:“族亞 齊 安陸 ,風(fēng)高 漢 武威 。”此指武威將軍 劉尚 。
《國語辭典》:武威縣(武威縣)  拼音:wǔ wēi xiàn
縣名。位于甘肅省境中部,永昌縣東南。當(dāng)西通新疆之沖,南阻雪山,形勢險(xiǎn)要。山水傾瀉,河流甚多,因此土地肥沃,水草豐茂,有塞北江南之喻。
《漢語大詞典》:昭武
(1).謂致力于武備。后漢書·劉虞公孫瓚等傳論:“繕兵昭武,以臨羣雄之隙?!?br />(2).顯揚(yáng)武威。 清 周亮工 《亂后過米澹生遁園》詩:“萬馬嘶昭武,將軍夜控弦?!?br />(3).古舞名。通典·樂一:“ 文帝 受禪后,改 漢 《巴渝舞》《昭武舞》?!?br />(4). 隋 唐 時(shí)的政權(quán)名。在今 中亞 阿姆 、 錫爾 兩河流域,有 康 、 安 、 曹 、 石 、 米 、 何 、 火尋 、 戎地 、 史 ,均為 康居 之后。其先 康王 舊居 祁連山 北 昭武城 ,被 匈奴 所破,西逾 蔥嶺 至兩河流域,子孫繁衍,分王九國,并以 昭武 為姓,示不忘本,總稱 昭武 九姓。參閱隋書·西域傳·康國。
《漢語大詞典》:鸞鳥(鸞鳥)
傳說中的神鳥、瑞鳥。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女牀之山 ﹞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楚辭·九章·涉江》:“鸞鳥鳳皇,日以遠(yuǎn)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王逸 注:“鸞、鳳,俊鳥也。有圣君則來,無德則去,以興賢臣難進(jìn)易退也?!?清 褚繼曾 《〈小螺庵病榻憶語〉后序》:“而乃鵲橋欲渡,銀漢云遮,鸞鳥纔鳴, 女牀 雨泣?!?br />地名。 漢 代 武威郡 有 鸞鳥縣 ,在今 甘肅省 武威縣 南。漢書·地理志下:“﹝ 武威郡 ﹞ 鸞鳥 ?!?王先謙 補(bǔ)注:“《舊唐志》 鸞鳥 讀曰鸛雀。”后漢書·段熲傳:“ 熲 復(fù)追擊於 鸞鳥 。” 李賢 注:“鳥音爵,縣名,屬 武威郡 ,故城在今 涼州 昌松縣 北也。”
《國語辭典》:昆邪  拼音:kūn yé
漢朝時(shí)匈奴部落之一。分布于今甘肅省武威、張掖一帶。
《漢語大詞典》:武震
武威,武力。左傳·襄公十一年:“君若能以玉帛綏 晉 ,不然則武震以攝威之?!?span id="g4awmyi" class="book">《國語·周語中》:“君之武震,無乃玩而頓乎?” 韋昭 注:“震,威也;玩,黷也。言舉非義兵,誅罰失當(dāng),故君之武威,將見慢黷而頓弊之。”
分類:武威武力
《國語辭典》:踏燕奔馬(踏燕奔馬)  拼音:tà yàn bēn mǎ
一種古文物。西元一九六九年,武威雷臺(tái)漢墓出土。昂首奔馬,三足騰空,昂首揚(yáng)尾,右后足踏一展翅回首驚視的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