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氣功(氣功)  拼音:qì gōng
我國特有的一種健身術(shù)。其方法是利用深呼吸及有意控制意念,使精神意志集中,從而疏通經(jīng)絡(luò)、調(diào)和血氣,達到保健和治病的目的。其中用于治療目的者,稱為「氣功」。
《國語辭典》:下腰  拼音:xià yāo
1.將錢攢進腰包?!秲号⑿蹅鳌返谖寤兀骸杆胫@是點外財兒,這頭兒要了兩吊,那頭兒說了四百,一吊六百文是捲穩(wěn)的下腰了?!?br />2.一種武技,上身盡力向后彎曲。
《漢語大詞典》:標客(標客)
即鏢客。舊時受雇以保護人財安全的有武功的人。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難女》:“自置洋船五,在東西洋貿(mào)易,每船必有標客?!?梁啟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 燕 齊 之交,其慓悍之風猶存。至今響馬標客,猶椎埋俠子之遺?!?/div>
《漢語大詞典》:武劇(武?。?/div>
以武功為主的戲。亦以喻戰(zhàn)爭場面。 毛澤東 《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六章第一節(jié):“歷史上所謂‘海盜’和‘水寇’,曾演過無數(shù)的武劇?!?/div>
《國語辭典》:練功(練功)  拼音:liàn gōng
練習功夫。如:「你別打擾他,他正在練功?!?/div>
《國語辭典》:允文允武  拼音:yǔn wén yǔn wǔ
既有文才,又曉武事。《詩經(jīng)。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三國志。卷九。魏書。曹真?zhèn)鳌放崴芍⒁段簳罚骸赴鼞汛舐?,允文允武,仍立征伐之勛,遐爾歸功。」
《國語辭典》:文經(jīng)武緯(文經(jīng)武緯)  拼音:wén jīng wǔ wěi
稱人在文武兩方面的才能。唐。顏真卿有唐故中大夫使持節(jié)壽州諸軍事壽州刺史上柱國贈太保郭公廟碑銘〉:「文經(jīng)武緯,訓徒陟空?!埂缎咽篮阊?。卷十一。蘇小妹三難新郎》:「兩子都有文經(jīng)武緯之才,博古通今之學,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也作「文經(jīng)武略」。
《漢語大詞典》:鐵砂掌(鐵砂掌)
武功之一。練習時在凳子上放置鐵沙袋,擺馬步用左右手交相批擊,以沙袋破裂為度。相傳功深者著手可以碎骨。 陸文夫 《不平者》:“你別看那老頭兒猴瘦筋聯(lián),兩只手老是相攏在袖管里,他有鐵砂掌,一掌就會送命的。”
《國語辭典》:鐵沙掌(鐵沙掌)  拼音:tiě shā zhǎng
一種中國的掌法功夫。練時用手拍、擊、砍、劈、戳、擊、鏟鐵沙,故稱為「鐵沙掌」。練成之后,能碎人骨。如:「他練有鐵沙掌功夫,被他一掌劈到可不得了。」也稱為「沙手」。
分類:武功
《漢語大詞典》:鐵砂掌(鐵砂掌)
武功之一。練習時在凳子上放置鐵沙袋,擺馬步用左右手交相批擊,以沙袋破裂為度。相傳功深者著手可以碎骨。 陸文夫 《不平者》:“你別看那老頭兒猴瘦筋聯(lián),兩只手老是相攏在袖管里,他有鐵砂掌,一掌就會送命的。”
《國語辭典》:提刀弄斧  拼音:tí dāo nòng fǔ
泛指武藝之事?!队罉反蟮鋺蛭娜N。小孫屠。第四出》:「小的必貴,為人聰惠,性氣剛強,只要提刀弄斧?!?/div>
《漢語大詞典》:腰腿功
戲曲演員的基本武功。如:他六十多歲了,還登臺表演,沒有扎實的腰腿功是不行的。
《漢語大詞典》:俠術(shù)(俠術(shù))
指俠客的本領(lǐng),如武功及抑強扶弱的辦法等。《初刻拍案驚奇》卷四:“而今再説一個有俠術(shù)的女子,救著一個落難之人,説出許多劍俠的議論?!?/div>
《國語辭典》:氣不喘,色不變(氣不喘,色不變)  拼音:qì bù chuǎn,sè bù biàn
形容有武功修養(yǎng)的人,激烈運動后,神色不變,泰然自若?!冻蹩膛陌阁@奇》卷四:「二女童運劍為彼此互刺之狀。初時猶自可辨,到得后來,只如兩條白練,半空飛繞,并不看見有人。有頓飯時候,然后下來,氣不喘,色不變。」
《漢語大詞典》:走壁飛檐(走壁飛簷)
謂武功高強,能在建筑物上行走如飛。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我雖不會長槍大戟,不知走壁飛檐,也頗頗有些肝膽?!被泟?span id="2tnqd6u" class="book">《搜書院》第四幕:“非也!只怕仁兄不會走壁飛檐,難入鎮(zhèn)臺府上。”亦作“ 走壁飛簷 ”。《三俠五義》第八一回:“他便施展生平武藝,走壁飛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