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2詞典 2分類詞匯 30
《國語辭典》:正殿  拼音:zhèng diàn
宮殿或廟宇等建筑,位置在中間的主要殿堂?!段倪x。司馬相如。長門賦》:「正殿塊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麗了些。」
《漢語大詞典》:避正殿
古代國家有災(zāi)異急難之事,帝王避離正殿,表示自我貶責(zé),以期消災(zāi)彌難。史記·吳王濞列傳:“今 卬 等又重逆無道,燒宗廟,鹵御物,朕甚痛之。朕素服避正殿,將軍其勸士大夫擊反虜?!?span id="baulgfy" class="book">《后漢書·鍾離意傳》:“ 永平 三年夏旱,而大起北宮, 意 詣闕免冠上疏曰:‘伏見陛下以天時小旱,憂念元元,降避正殿,躬自克責(zé),而比日密云,遂無大潤,豈政有未得應(yīng)天心者邪?’”新唐書·姚璹傳:“ 證圣 初,加秋官尚書。明堂火,后欲避正殿,應(yīng)天變。”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藝文二:“ 熙寧 六年,有司言日當(dāng)蝕四月朔,上為徹膳,避正殿?!币喾Q“ 避正堂 ”、“ 避正寢 ”。漢書·五行志下之下:“太史曰:‘在此月也,日過分而未至,三辰有災(zāi),百官降物,君不舉,避移時’……降物,素服也;不舉,去樂也,避移時,避正堂,須時移災(zāi)復(fù)也?!?span id="cwq9hzv"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三》:“ 隋 制,諸岳崩瀆竭,天子素服,避正寢,撤膳三日。”《宋史·文苑傳四·蘇舜欽》:“陛下當(dāng)降服、減膳、避正寢,責(zé)躬罪己,下哀痛之詔,罷非業(yè)之作,拯失職之民?!?宋 劉攽 《為馮參政久旱待罪表》:“陛下憂勤民瘼,寅畏天明,避正寢而不居,貶常珍而弗御?!?/div>
《漢語大詞典》:前殿
正殿。史記·秦始皇本紀:“乃營作朝宮 渭 南 上林苑 中。先作前殿 阿房 ?!?span id="7aohzw2" class="book">《文選·揚雄〈甘泉賦〉》:“前殿崔巍兮, 和氏 靈瓏?!?李善 注:“前殿,正殿也。諸宮皆有之。《漢書》曰:‘ 未央宮 立前殿。’” 唐 王維 《扶南曲歌詞》之四:“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聲?!?趙殿成 箋注:“ 漢 時 長樂 、 未央 、 建章 、 甘泉 諸宮皆有前殿,即正殿也。玉海:‘ 周 曰路寢, 漢 曰前殿?!?/div>
分類:前殿正殿
《漢語大詞典》:東堂(東堂)
(1).東廂的殿堂或廳堂。古代多指皇宮或官舍。書·顧命:“一人冕執(zhí)劉,立于東堂;一人冕執(zhí)鉞,立于西堂?!?唐 王維 《故太子師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辭明主,東堂哭大臣?!?金 蔡圭 《并州無竹官舍東堂之北種碧蘆以寄意用作長句》:“他日東堂慙拙政,只將此物作甘棠。”
(2).儀禮·大射:“公將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東堂?!焙笠蛞苑Q習(xí)射的場所。南史·庾悅傳:“初, 劉毅 家在 京口 ,酷貧,嘗與鄉(xiāng)曲士大夫往東堂共射?!?br />(3).指 晉 宮的正殿。 晉武帝 時 郤詵 于 東堂 殿試得第,后因以為試院的代稱。 唐 王建 《送薛曼應(yīng)舉》詩:“子去 東堂 上,我歸南澗濱?!?唐 李頻 《送友人游蜀》詩:“ 東堂 雖不捷,西去復(fù)何愁?!?宋 王圭 《呈永叔書事》詩:“十五年前出門下,最榮今日預(yù) 東堂 ?!眳⒁姟?東堂桂 ”、“ 東堂策 ”。
(4). 宋 毛滂 的號。 清 鈕琇 觚賸·紉蘭詞:“若 黃子鴻 所著《紉蘭》別集,風(fēng)流俊邁,非不可追響 東堂 ,齊蹤 西麓 也。”
《國語辭典》:前朝  拼音:qián cháo
1.前一代。《儒林外史》第一回:「百代興亡朝復(fù)暮,江風(fēng)吹倒前朝樹。」
2.過去的朝代?!都t樓夢》第四回:「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事跡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div>
《國語辭典》:紫宸  拼音:zǐ chén
1.皇宮的殿名,是唐、宋時皇帝接見百官或外國使臣的內(nèi)朝正殿。唐。姚合 酬田卿書齋即事見寄詩:「幽齋琴思靜,晚下紫宸朝。」
2.對皇帝或帝位的代稱。《梁書。卷五。元帝本紀》:「紫宸曠位,赤縣無主,百靈聳動,萬國回皇?!?/div>
《漢語大詞典》:神龍(神龍)
(1).謂龍。相傳龍變化莫測,故有此稱。《韓詩外傳》卷五:“如神龍變化,斐斐文章,大哉,《關(guān)雎》之道也!”文選·張衡〈西京賦〉:“若神龍之變化,章后皇之為貴?!?薛綜 注:“龍出則昇天,潛則泥蟠,故云變化?!?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我所仗劍,神龍見授,以誅后伏,以斬不臣?!?br />(2). 三國 吳 都 建業(yè) 正殿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抗 神龍 之華殿,施榮楯而捷獵?!?劉逵 注:“ 神龍 , 建業(yè) 正殿名。”
《國語辭典》:臨軒(臨軒)  拼音:lín xuān
天子御臨正殿前面的平臺。《漢書。卷八二。王商史丹傅喜傳。史丹》:「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jié)?!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616' target='_blank'>王維 少年行四首之四:「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div>
《國語辭典》:便殿  拼音:biàn diàn
正殿以外的其他宮殿,常為皇帝宴息之處。宋。蘇軾〈諫賈浙燈狀〉:「右臣向蒙,召對便殿?!挂沧鳌竸e殿」、「別宮」。
《國語辭典》:別殿(別殿)  拼音:bié diàn
正殿以外的其他宮殿,常為皇帝宴息的地方?!段倪x。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離宮設(shè)衛(wèi),別殿周徼?!鼓咸?。李煜 浣溪沙。紅日已高詞:「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挂沧鳌竸e宮」、「便殿」。
《國語辭典》:法宮(法宮)  拼音:fǎ gōng
正殿?!稘h書。卷四十九。晁錯傳》:「臣聞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親事,處于法宮之中,明堂之上?!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489' target='_blank'>李商隱 〈韓碑〉詩:「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div>
《國語辭典》:寢廟(寢廟)  拼音:qǐn miào
1.舊稱皇帝宗廟的前殿為廟,后殿為寢。亦用以泛指宗廟?!抖Y記。月令》:「寢廟畢備?!?jié)h。鄭玄。注:「凡廟前曰廟,后曰寢?!埂妒酚洝>砭啪?。叔孫通傳》:「先帝園陵寢廟,群臣莫習(xí)?!?br />2.泛指寢居之處?!蹲髠?。襄公四年》:「經(jīng)吞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德用不擾。」
《國語辭典》:寢殿(寢殿)  拼音:qǐn diàn
1.陵墓的正殿?!独m(xù)漢書志。第九。祭祀志下》:「秦始出寢,起于墓側(cè),漢因而弗改,故陵上稱寢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
2.皇帝的臥室?!冻蹩膛陌阁@奇》卷七:「法善道:『玉笛何在?』玄宗道:『在寢殿中。』」
《國語辭典》:寢廟(寢廟)  拼音:qǐn miào
1.舊稱皇帝宗廟的前殿為廟,后殿為寢。亦用以泛指宗廟?!抖Y記。月令》:「寢廟畢備。」?jié)h。鄭玄。注:「凡廟前曰廟,后曰寢?!埂妒酚洝>砭啪?。叔孫通傳》:「先帝園陵寢廟,群臣莫習(xí)。」
2.泛指寢居之處。《左傳。襄公四年》:「經(jīng)吞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德用不擾?!?/div>
《國語辭典》:大殿  拼音:dà diàn
1.封建王朝舉行慶典,接見大臣或使臣等的宮殿。
2.寺廟中供奉主要神佛的地方。
《國語辭典》:月臺(月臺)  拼音:yuè tái
1.露天的平臺,猶如今之陽臺。如:「中秋夜,他們?nèi)以跇巧系脑屡_賞月?!鼓铣骸T邸茨显篮馍骄咆?zhàn)^碑〉:「上月臺而遺愛,登景云而忘老?!固?。杜甫 徐九少尹見過詩:「賞靜憐云竹,忘歸步月臺?!?br />2.平頂?shù)呐镒?,頂上可以曬晾東西?!督鹌棵贰返谒陌嘶兀骸冈鄄蝗绮m著老爹,廟上買幾根木植來,咱這邊也搭起個月臺來,上面曬醬,下邊不拘做馬坊、做個東凈,也是好處?!?br />3.車站中乘客上下車或裝卸貨物的平臺。如:「往臺北的旅客,請在第一月臺候車。」也稱為「站臺」。
4.正殿、正房前面突出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