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2詞典 3分類詞匯 209
《國語辭典》:聲明(聲明)  拼音:shēng míng
1.公開解說以昭告大眾。如:「聲明作廢」。
2.佛教謂研究語言的學(xué)問。《悉曇字記》:「梵僧自云:『少字學(xué)于先師般若瞿沙,聲明文轍將盡微致?!弧?/div>
《漢語大詞典》:正員(正員)
正式編制內(nèi)的人員。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選司考練,總是假手冒名。勢家囑請手不把筆,即送東司;眼不識文,被舉南舘;正員不足,權(quán)補試攝?!?span id="cgacm2m" class="book">《新五代史·唐臣傳·豆盧革》:“責(zé)授 革 費州 司戶參軍, 説 ( 韋説 ) 夷州 司戶參軍,皆員外置同正員?!?/div>
《漢語大詞典》:正辭(正辭)
(1).端正言辭。《易·繫辭下》:“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漢 蔡邕 《郭泰碑》:“若乃砥節(jié)礪行,直道正辭。貞固足以干事,隱括足以矯時?!?span id="kcsuksu" class="book">《明史·左良玉傳》:“ 良玉 疾已劇,至 九江 ,邀總督 袁 繼咸 入舟中,袖中出密諭,云自皇太子,劫諸將盟, 繼咸 正辭拒之?!?br />(2).正式文辭。孔叢子·公儀:“ 子思 曰:‘臣所記臣祖之言,或親聞之者,有聞之於人者,雖非其正辭,然猶不失其意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郊祀必洞於禮,戎事必練於兵,田穀先曉於農(nóng),斷訟務(wù)精於律。然后標以顯義,約以正辭?!?br />(3).正直、嚴正的言辭。鹖冠子·能天:“圣人知其所極,正辭者惠物者也?!?陸佃 注:“不詖、不淫、不邪、不遁,謂之正辭?!?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頃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見賞,恒被謗訕之誅。遂使羣下結(jié)口,莫圖正辭?!?/div>
《國語辭典》:新聞(新聞)  拼音:xīn wén
1.報紙、廣播、電視、網(wǎng)際網(wǎng)路、新媒體等對任何足以引起民眾興趣或產(chǎn)生影響的事件,所作的最新而及時的報導(dǎo)。其形式包括消息、通訊稿、特寫、調(diào)查報告、圖片、影音、視訊等。
2.新近聽說的事。指社會上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唐。李咸用 春日喜逢鄉(xiāng)人劉松詩:「舊業(yè)久拋耕釣侶,新聞多說戰(zhàn)爭功?!乖?。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新聞到?jīng)]有,聞得高麗國差鐵肋金牙下戰(zhàn)書來,單奈尉遲出馬?!?br />3.新知識。宋。蘇軾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詩:「新聞妙無多,舊學(xué)閑可束?!?/div>
《國語辭典》:正本  拼音:zhèng běn
1.根究本源?!痘茨献印V餍g(shù)》:「不正本而反自然,則人主逾勞,人臣逾逸?!埂稘h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钢^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
2.書籍或文件的原本,相對于副本而言?!段簳>砹?。李彪傳》:「正本蘊之麟閣,副貳藏之名山?!顾?。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敘國朝求訪》:「選三館正本書萬卷?!?br />3.還本、夠本?!抖鲙肪硪唬骸竷蛎魅找娝麜r分,把可憎的媚臉兒飽看了一頓,便做受了這恓惶也正本?!?/div>
《國語辭典》:試用(試用)  拼音:shì yòng
1.在正式錄用前,探試考核其才能和勝任程度的非正式任用?!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朔上書陳農(nóng)戰(zhàn)彊國之計,因自訟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
2.物品于正式使用前,試驗其效能、品質(zhì)是否符合標準的使用,稱為「試用」。
《漢語大詞典》:正衙
唐 宋 時正式朝會聽政的處所。 唐 白居易 《紫毫筆》詩:“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動言直筆書。”舊唐書·地理志一:“ 明堂 之西有 武成殿 ,即正衙聽政之所也?!?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八:“ 丹鳳 之內(nèi)曰 含光殿 ,每至大朝會,則御之。次曰 宣政殿 ,謂之正衙,朔望大冊拜,則御之。次曰 紫宸殿 ,謂之上閤,亦曰內(nèi)衙,奇日視朝則御之。”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丁巳,初令百官正衙常朝外,五日一赴內(nèi)殿起居?!?span id="aiq8g2o"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為中朝,在 漢 為前朝,在 唐 為正衙?!?/div>
《漢語大詞典》:正用
正式用途。 茅盾 《桑樹》:“可不是,要把這些‘老幺’調(diào)理到能夠派正用,少說也得十年呀!”
分類:正式用途
《國語辭典》:正經(jīng)(正經(jīng))  拼音:zhèng jing
1.人的品行、態(tài)度規(guī)矩端莊。元。吳昌齡《張?zhí)鞄煛返诙郏骸改憷先思覜]正經(jīng),則管里絮絮叨叨的,你也須知病體誰耐煩說話。」
2.正當(dāng)?shù)?。如:「正?jīng)話」、「正經(jīng)事」?!都t樓夢》第五五回:「過來坐下,橫豎沒人來,咱們一處吃飯是正經(jīng)?!?br />3.小說中借指正房夫人。《醒世姻緣傳》第三○回:「所以這一輩子托生,又高了一等,與人家做正經(jīng)娘子?!挂沧鳌刚啊?。
4.道地的意思。指性質(zhì)而言。如:「正經(jīng)貨」。
《國語辭典》:宣敕  拼音:xuān chì
1.通知傳達命令。《后漢書。卷一九。耿弇傳》:「弇乃嚴令軍中趣修攻具,宣敕諸部,后三日當(dāng)悉力攻巨里城。」
2.任命或調(diào)遣官員的正式公文。《資治通鑒。卷二八二。后晉紀三。高祖天福六年》:「凝請密留空名宣敕十?dāng)?shù)通,付留守鄭王。」《金史。卷一三四。外國傳上。西夏傳》:「詔陜西宣撫司及沿邊諸將,降空名宣敕,臨陣立功,五品以下并聽遷授。」
《國語辭典》:軼事(軼事)  拼音:yì shì
正史上沒有記載的鄉(xiāng)談傳聞。《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太史公曰》:「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宋。朱熹〈從事郎監(jiān)潭州南岳廟劉君墓志銘〉:「而蒐輯先世遺文軼事,纖悉無遺?!挂沧鳌敢菔隆埂?/div>
《國語辭典》:官銜(官銜)  拼音:guān xián
官吏的頭銜。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官銜》:「官銜之官,蓋興近代,當(dāng)是選曹補受,須存資歷,聞奏之時,先具舊官名品于前,次書擬官于后,使新舊相銜不斷,故曰官銜,亦曰頭銜?!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咐咸蛉四怪荆鸵铚墓巽暶??!?/div>
《漢語大詞典》:正卯
(1).謂正在東方。古人以地支與方位相配,卯為正東。 漢 王充 論衡·感虛:“ 陽公 麾日,安能使反?或時戰(zhàn)時日正卯,戰(zhàn)迷,謂日之暮,麾之轉(zhuǎn)左,曲道日若卻?!?br />(2).指正式職官。《冷眼觀》第五回:“他衙門里有起無恥的書辦,將女眷打扮的同娼妓一樣,帶進去吃酒,聽説很有好幾家清白的家小,被藩臺賞識了,就即時補了正卯呢。”
《國語辭典》:移牒  拼音:yí dié
以正式公文通知平行機關(guān)。今國際間常用。《金史。卷八七。仆散忠義傳》:「使左副元帥志寧移牒宋樞密使張浚?!?/div>
《國語辭典》:學(xué)名(學(xué)名)  拼音:xué míng
1.舊稱兒童入學(xué)時取的正式名字,以別于乳名。《紅樓夢》第四回:「這薛公子學(xué)名薛蟠,表字文起?!挂卜Q為「訓(xùn)名」。
2.動植物、醫(yī)學(xué)等名稱,用拉丁文記述,以為世界各國學(xué)術(shù)界所通用的,稱為「學(xué)名」。如酒精的學(xué)名為乙醇,食鹽的學(xué)名為氯化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