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長發(fā)(長發(fā))  拼音:cháng fā
《詩經(jīng)。商頌》的篇名。根據(jù)〈詩序〉:「長發(fā),大褅也?!够蛞嘀胳氤蓽姟J渍露錇椋骸缚U芫S商,長發(fā)其祥?!?/div>
《國語辭典》:長毛(長毛)  拼音:cháng máo
1.毛發(fā)長的。如:「長毛狗」。漢。東方朔《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昆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往,有腹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物徑過,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兇德則往依憑之。天使其然,名為渾沌。」
2.清代洪秀全所率領(lǐng)的太平軍,因其皆蓄長發(fā),故稱為「長毛」?!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八回:「所以從前打『長毛』、打『捻子』,屢次打贏,就是這個緣故?!?/div>
《國語辭典》:誦說(誦說)  拼音:sòng shuō
誦經(jīng)并加以解說?!盾髯?。致仕》:「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
《漢語大詞典》:頌德(頌德)
歌頌功德。漢書·郊祀志上:“而遂除車道,上自 泰山 陽。至顛,立石頌德,明其得封也?!?唐 李嶠 《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僚應(yīng)制》:“何如萬方會,頌德九門前。”
《漢語大詞典》:歌謳(歌謳)
(1).謳歌,歌頌。荀子·儒效:“近者歌謳而樂之,遠(yuǎn)者竭蹶而趨之?!?br />(2).歌唱。史記·張儀列傳:“今將以 上庸 之地六縣賂 楚 ,以美人聘 楚 ,以宮中善歌謳者為媵?!?元 關(guān)漢卿 《謝天香》第一折:“能吹彈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慣歌謳好比人每日常差使?!?br />(3).指歌聲。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評歌謳之清濁,理管弦之長短。”
《國語辭典》:詠嘆(詠嘆)  拼音:yǒng tàn
吟詠、歌誦。也作「詠嘆」。
《國語辭典》:詠嘆(詠歎)  拼音:yǒng tàn
吟詠、歌誦?!都t樓夢》第五四回:「此或詠嘆一人,或感懷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譜入管弦。」也作「詠嘆」。
《國語辭典》:歌唱  拼音:gē chàng
發(fā)聲唱歌。宋。王令野步〉詩:「喧嘲忽無次,歌唱仍相詠?!埂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负雎劦昧稚钪?,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cè)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div>
《漢語大詞典》:獻(xiàn)詩(獻(xiàn)詩)
(1).進(jìn)獻(xiàn)詩作。古代多用以示諷諫或歌頌。國語·周語上:“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xiàn)詩。” 韋昭 注:“獻(xiàn)詩以風(fēng)也?!?span id="kaqviom"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謹(jǐn)拜表獻(xiàn)詩二篇?!?span id="l28vdt6" class="book">《新唐書·文藝傳下·崔顥》:“ 李邕 聞其名,虛舍邀之, 顥 至獻(xiàn)詩?!?清 朱彝尊 《〈平蜀詩十三章〉序》:“﹝臣﹞頌揚(yáng)丕烈,其何敢后,乃拜手稽首而獻(xiàn)詩。”
(2).泛指奉獻(xiàn)詩作。 鄒荻帆 《星漢燦爛》:“不,這不是獻(xiàn)詩,但是我要表達(dá)我對那些為乒乓賽而工作的人們的心意。”
《漢語大詞典》:壤歌
《擊壤歌》。相傳 堯 時有老人擊壤而歌。后成為歌頌太平盛世之典。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壤歌》惟海甸,畫角自山樓。白髮寐常早,荒榛農(nóng)復(fù)秋?!?宋 蘇軾 《興龍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隊(duì)名》:“《壤歌》皆白髮,象舞及青衿。”參見“ 壤父 ”。
《國語辭典》:壤父  拼音:rǎng fǔ
傳說中上古時的賢者。年八十馀,嘗于道中擊壤為戲,謂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帝何德于我哉!」見晉。黃甫謐《高士傳。卷上。壤父》。
《國語辭典》:洪化  拼音:hóng huà
德化普及?!段倪x。班固。東都賦。辟雍詩》:「洪化惟神,永觀厥成?!?/div>
《漢語大詞典》:詠德(詠德)
歌頌贊嘆高尚的品德。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含淳詠德之聲盈耳,登降揖讓之禮極目?!?/div>
《漢語大詞典》:微禹
語本左傳·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遠(yuǎn)矣。微 禹 ,吾其魚乎!”本為歌頌 禹 治水的功績,謂如無 禹 治水,則人皆將成魚。后以為頌揚(yáng)功德的套語。《宋書·武帝紀(jì)下》:“夫微 禹 之感,嘆深后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陳書·衡陽獻(xiàn)王昌傳》:“故以功深於微 禹 ,道大於惟 堯 ,豈直社稷用寧,斯乃黔黎是賴。”
《漢語大詞典》:鴻化(鴻化)
宏大的教化。舊時歌頌帝王的套語。《后漢書·章帝紀(jì)》:“朕聞明君之德,啟迪鴻化,緝熙康乂,光照六幽。” 唐 符載 《謝手詔第二表》:“瞻彼疆域,小有康寧,此皆陛下睿謀鴻化之所被及?!?宋 范仲淹 《蘇州謝就除禮部員外郎充天章閣待制表》:“坦圣懷而虛受,期鴻化以咸孚?!?/div>
《漢語大詞典》:龜圖(龜圖)
(1).即“洛書”。語本緯攟·龍魚河圖:“ 堯 時與羣臣賢者到 翠嬀 之川,大龜負(fù)圖來投 堯 , 堯 勅臣下寫取如瑞應(yīng),寫畢龜還水中?!?南朝 陳 沈炯 《歸魂賦》:“ 岐周 景毫 之地,龜圖雀書之秘?!焙笠詾楦桧灥弁跞饝?yīng)之詞。《隋書·禮儀志一》:“爰始登極,蒙授龜圖,遷都定鼎,醴泉出地,平 陳 之歲,龍引舟師?!?唐 魏徵 《九成宮醴泉銘》:“云氏龍官,龜圖鳳紀(jì)?!?span id="e9mzmvi" class="book">《史記·龜策列傳》:“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八曰‘玉龜’,凡八名龜。龜圖各有文在腹下,文云云者,此某之龜也?!?br />(2).指占卜書中所繪名龜?shù)膱D樣。
《漢語大詞典》:謠詠(謡詠)
亦作“謠詠”。
(1).歌頌,詠唱。《晉書·江統(tǒng)傳》:“夫 關(guān)中 土沃物豐,厥田上上,加以 涇 渭 之流溉其舄鹵, 鄭國 白渠 灌浸相通,黍稷之饒,畝號一鐘,百姓謡詠其殷實(shí)?!?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撰征賦》:“士頌歌於政教,民謡詠於渥恩?!?前蜀 杜光庭 《賀黃云表》:“臣躬深睿奬,疊覩殊祥,敢謡詠以抒情誠,効謳歌而頌圣德?!?br />(2).歌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按《七略》、《藝文》,謡詠必録?!?唐 柳宗元 《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銘》:“孰為惠政?公嗣餘慶,形于謡詠?!?宋 范仲淹 《上資政晏侍郎書》:“建善旌,立諫鼓,諮芻蕘,采謡詠,斯則何遠(yuǎn)何近,咸可言也。”
《漢語大詞典》:忘帝力
相傳 帝堯 時,一老者邊擊壤,邊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后用為歌頌太平的典故。 唐 高適 《酬龐十兵曹》詩:“雨澤感天時,耕耘忘帝力?!眳㈤?span id="sbp5vvj" class="book">《古詩源·擊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