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3詞典 1分類詞匯 122
《漢語大詞典》:詐妄(詐妄)
欺詐誣妄。 唐 韓愈 《與祠部陸員外書》:“其為人,溫良誠信,無邪佞詐妄之心,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清 林則徐 《瀝陳民間煙土槍具仍宜收繳片》:“此等藉詞搖惑,以嚴為寬,實屬詐妄之尤,亟宜痛加懲創(chuàng)?!?/div>
《漢語大詞典》:行奸(行姦)
亦作“ 行姦 ”。
(1).做欺詐邪惡的事。 明 劉基 《雷說上》:“縱私而滅公,倚勢而行姦。”
(2).謂淫污婦女。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二:“若黨類頗多,則為刼盜縱火,行奸殺人,不防其微,必為大患?!?span id="mnjbu2g"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既是你請他,怎么你未到家,他倒先去行奸殺人?”
《漢語大詞典》:何樓(何樓)
(1). 宋 代民間俗語。謂虛偽欺詐。 宋 劉攽 中山詩話:“世語虛偽為何樓。葢國初京師有 何家樓 ,其下賣物,皆行濫者非沽濫稱也?!?br />(2).指粗陋之物或贗品。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市肆》:“物不精好曰何樓。” 清 毛祥麟 《墨馀錄·好奇售偽》:“今之收藏家,癖好奇書古物,而胸無卓識,目炫何樓,每出示人,言且鑿鑿,自矜博雅?!?/div>
《國語辭典》:譎誑(譎誑)  拼音:jué kuáng
游說時的權(quán)詐變化。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論說》:「陸氏直稱『說煒燁以譎誑』,何哉?」
《漢語大詞典》:詐愚(詐愚)
謂欺詐愚人。禮記·樂記:“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孔穎達 疏:“知者詐愚,謂欺詐愚人也?!?/div>
分類:欺詐愚人
《漢語大詞典》:信誕(信誕)
誠實和欺詐。《荀子·成相》:“言有節(jié),稽其實,信誕以分賞罰必?!?梁啟雄 釋:“信,指誠實之言。誕,指欺詐之言?!?/div>
《漢語大詞典》:誑妄(誑妄)
欺詐誣妄。 漢 王充 論衡·治期:“ 歷陽 之都,一夕沉而為湖,當時 歷陽 長吏,未必誑妄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封常清傳》:“臣今將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誑妄為辭。”《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縣令道:‘可見是這禿奴誑妄。’”
《國語辭典》:詐術(shù)(詐術(shù))  拼音:zhà shù
騙人的法術(shù)、方法。如:「金光黨擅長利用人們不勞而獲的心理,以詐術(shù)騙人錢財?!?/div>
《漢語大詞典》:虛詭(虛詭)
(1).虛假離奇。 南朝 梁 王僧孺 《為人述夢》詩:“及寤盡空無,方知悉虛詭?!?br />(2).指虛偽欺詐。云笈七籤卷二六:“臣學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國家盛美,特招延儒墨於文綱之內(nèi),抑絶俗之道,擯虛詭之跡。”
《漢語大詞典》:誣欺(誣欺)
蒙騙欺詐。荀子·非相:“妄人者,門庭之間猶誣欺也,而況於千世之上乎!”
分類:蒙騙欺詐
《漢語大詞典》:邪贏(邪贏)
用欺詐手段牟取財利。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必昬於作勞?邪贏優(yōu)而足恃?!?薛綜 注:“昬,勉也;邪,偽也;優(yōu),饒也。言何必當勉力作勤勞之事乎?欺偽之利,自饒足恃也?!?span id="u2kzlev" class="book">《史記·貨殖列傳》 唐 司馬貞 述贊:“廢居善積,倚市邪贏?!?唐 杜甫 《述古》詩之二:“所務穀為本,邪贏無乃勞?!?/div>
《漢語大詞典》:詐誘(詐誘)
欺詐誘騙。《西游記》第三一回:“你把我渾家估倒在何處,卻來我家詐誘我的寶貝?!?清 魏源 《城守篇·守御下》:“佯退而實進,已去而復來,聲前而掩后,求和以緩備,偽降以納間,是之謂詐誘?!?/div>
分類:欺詐誘騙
《漢語大詞典》:詭術(shù)(詭術(shù))
詭譎欺詐的手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於是伎數(shù)之士,附以詭術(shù),或説陰陽,或序災異,若鳥鳴似語,蟲葉成字,篇條滋蔓,必假 孔氏 ?!?span id="e4q7cp9" class="book">《新唐書·于休烈傳》:“昔 東平王 求史記、諸子, 漢 不與之,以史記多兵謀,諸子雜詭術(shù)也?!?蔡鍔 《致唐繼堯劉顯世等電》:“ 袁 逆一面用詭術(shù)以懈我之志,而孤我勢;一面於軍事仍積極進行?!?/div>
《漢語大詞典》:澆詭(澆詭)
謂澆薄欺詐。新唐書·魏徵傳:“三代之后,澆詭日滋?!?/div>
分類:澆薄欺詐
《漢語大詞典》:防弊
謂防備奸偽欺詐之事。 梁啟超 《論中國積弱由于防弊》:“先王之為天下也公,故務治事;后世之為天下也私,故務防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