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詞典 3分類詞匯 23
《國語辭典》:橘子  拼音:jú zi
橘樹結(jié)的果實。
《漢語大詞典》:橘子洲
見“ 橘洲 ”。
《漢語大詞典》:橘洲
洲名。在今 湖南省 長沙市 西 湘江 中。多美橘,故名。今稱“橘子洲”。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湘水:“ 湘水 又北逕 南津城 西,西對 橘洲 。” 唐 杜易簡 《湘川新曲》之一:“ 昭潭 深無底, 橘洲 淺而浮。” 宋 辛棄疾 《昭君怨·豫章寄張定叟》詞:“長記 瀟湘 秋晚,歌舞 橘洲 人散?!?毛澤東 《沁園春·長沙》詞:“獨立寒秋, 湘江 北去, 橘子洲 頭。”
《漢語大詞典》:橘子油
精油的一種。由橘子皮經(jīng)壓榨或冷磨而得,也可用蒸餾法制取。主要成分為壬醛及檸檬烯等。多用于食用香精及牙膏香精的調(diào)合。
《漢語大詞典》:霜橘
即橘子。因其經(jīng)霜后成熟,故稱。 唐 孟浩然 《疾馀過龍泉寺精舍》詩:“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唐 李群玉 《石門韋明府為致東陽潭石鯽鲙》詩:“俊味品流知第一,更勞霜橘助芳鮮?!?宋 湯思退 《菩薩蠻·游水月寺》詞:“霜橘半垂黃,征衣盡日香。”
《漢語大詞典》:朱橘
橘子。橘成熟后常呈紅色,故稱。 晉 傅玄 《橘賦》:“詩人覩王雎而詠后妃之德, 屈平 見朱橘而申直臣之志?!?晉 張協(xié) 《都蔗賦》:“清滋津於紫梨,流液豐於朱橘?!?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三色黃甘,千戶朱橘,桃蔭井而成蹊,萍浮江而泛實。”
《國語辭典》:橘奴  拼音:jú nú
橘樹。參見「木奴」條。唐。杜甫驅(qū)豎子摘蒼耳〉詩:「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div>
《漢語大詞典》:黃團(黃團)
(1).指栝樓。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lián)句》:“紅皺曬檐瓦,黃團繫門衡?!?錢仲聯(lián) 集釋:“ 魏 本引 樊汝霖 曰:‘或云栝樓。爾雅:“果臝之實曰栝樓?!弊⒃疲骸敖?齊 人號曰天瓜?!薄?span id="ea5k7br" class="book">《爾雅》釋文引《本草》:“栝樓,一名黃瓜。” 郝懿行 義疏曰:“其實黃色,大如拳?!薄?宋 陸游 《初冬》詩:“羹釜帶鱗烹白小,蓬門和蔓繫黃團?!?br />(2).指橘子。 宋 范成大 《橘園》詩:“折贈黃團雙,珍逾桃李投?!?/div>
分類:橘子栝樓
《漢語大詞典》:橘實(橘實)
橘子。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橘:“橘實。﹝氣味﹞甘、酸,溫,無毒……﹝主治﹞甘者潤肺,酸者聚痰。”
分類:橘子
《漢語大詞典》:黃苞
(1).橘的外皮。文選·潘岳〈笙賦〉:“披黃苞以授甘?!?張銑 注:“甘,橘也……甘皮黃,故云披黃苞,言剝之也?!?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黃苞柑正熟,紅縷鱠仍鮮。”
(2).指成熟的橘子。 清 顧炎武 《顏神山中見橘》詩:“黃苞緑葉似 荊 南,立雪凌寒性自甘。”
分類:成熟橘子
《國語辭典》:橘柑  拼音:jú gān
橘子。
分類:橘子
《漢語大詞典》:珠顆(珠顆)
(1).顆狀物的美稱。 唐 白居易 《揀貢橘書情》詩:“珠顆形容隨日長,瓊漿氣味得霜成?!贝酥搁僮印?宋 晏殊 《破陣子》詞:“金菊滿叢珠顆細(xì),海燕辭巢翅羽輕?!贝酥富ㄈ?。 宋 蘇軾 《菩薩蠻·夏景回文》詞:“火云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云火。”此指汗珠。 宋 葛立方 《玉漏遲》詞:“魚颭荷衣,珠顆亂傾無數(shù)?!贝酥杆?。 宋 楊萬里 《櫻桃》詩:“摘來珠顆光如溼,走下金盤不待傾?!贝酥笝烟?。
(2).借喻男嬰。 唐 白居易 《談氏外孫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玉芽珠顆小男兒,羅薦蘭湯浴罷時。” 清 唐孫華 《吳符鄴生子志喜》詩:“莫恨 談 家生較晚,幸看珠顆浴蘭湯?!?/div>
《漢語大詞典》:橘樹
樹名。果實為橘子。例如:洞庭之陰,有大橘樹焉?!?ins>唐·李朝威《柳毅傳》
《漢語大詞典》:黃橘
橘子的一種。 宋 蘇轍 《毛君惠溫柑荔支》詩:“ 楚山 黃橘彈丸小,未識 洞庭 三寸柑?!?宋 韓彥直 橘錄:“黃橘狀比之柑差扁小,而香霧多于柑,歲雨暘以時,則肌充而味甘?!?/div>
分類:橘子
《國語辭典》:橘皮  拼音:jú pí
柑橘的果皮乾燥后,存放長久成陳皮,因性溫,味辛苦,能化痰,治嘔吐、咳嗽等癥。
《國語辭典》:橘紅(橘紅)  拼音:jú hóng
1.一種顏色。由黃色與紅色摻合而成,紅色成分略多于橘黃。
2.一種中藥。為橘的外果皮,有消痰的功能,以廣東化縣所產(chǎn)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