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72,分9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女蘿
動(dòng)植
常山
丁香
根株
松蘿
無實(shí)
茯苓
路旁
秀發(fā)
葫蘆
土膏
薏苡
豆蔻
博物
《國語辭典》:女蘿(女蘿)  拼音:nǚ luó
1.松蘿的別名。參見「松蘿」條。
2.古代詩歌中常以菟絲和女蘿纏繞,比喻夫妻或情人的關(guān)系?!段倪x。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唐。李白白頭吟〉:「誰使女蘿枝,而來強(qiáng)縈抱?」
《漢語大詞典》:動(dòng)植(動(dòng)植)
動(dòng)物和植物。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帝哀策文》:“禎被動(dòng)植,信洎翔泳?!?明 歸有光 《二石說》:“至仁之澤,洋洋乎被動(dòng)植矣?!?魯迅 《書信集·致羅清楨》:“ 廣東 的山水、風(fēng)俗、動(dòng)植,知道的人并不多。”
《國語辭典》:常山  拼音:cháng shān
植物名:(1)蕓香科臭常山屬,落葉灌木。高可達(dá)三公尺。單葉互生,具黃色半透明腺點(diǎn),發(fā)惡臭,菱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S綠色,單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萼片、花瓣、雄蕊均為四枚。蒴果裂開為四枚分果片,種子黑色,近球形,有胚乳。根莖及果入藥,味辛、有小毒。原產(chǎn)韓國及日本。(2)虎耳草科常山屬,灌木。高一至二公尺。單葉,對(duì)生,倒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傘房狀圓錐花序,花瓣五枚,藍(lán)色或白色。漿果黑熟。根入藥。分布東亞、東南亞及印度。
《國語辭典》:丁香  拼音:dīng xiāng
1.植物名。桃金娘科蒲桃屬,常綠喬木。葉對(duì)生,卵狀長橢圓形,長五至十三公分。頂生聚傘花序,花白色或紫色,四瓣,有香味。因花形甚小,有如雞舌,故也稱為「雞舌香」?;ɡ偌捌渚蜑橹匾懔希扇胨?,為芳香健胃劑、驅(qū)風(fēng)劑及興奮劑。也稱為「素客」。
2.紫丁香的別名。參見「紫丁香」條。
3.女子的舌尖。五代十國。李煜一斛珠。曉妝初過〉詞:「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gè),向人微露丁香顆。」
4.鈕扣。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谄叱觯骸竷蓚€(gè)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畢。」也稱為「丁香結(jié)」。
《國語辭典》:根株  拼音:gēn zhū
1.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漢。王充《論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榮葉于上,有實(shí)核于內(nèi),有皮殼于外?!固?。陸龜蒙丁隱君歌〉:「老樹根株若蹲獸,霜濃果熟未容收。」
2.比喻事物的根本、基礎(chǔ)。唐。杜甫奉贈(zèng)射洪李四丈〉詩:「游子無根株,茅齋付秋草?!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828' target='_blank'>蘇舜欽 〈遷居〉詩:「手足日不閑,在地?zé)o根株。」
3.根除?!督鹗?。卷一二八。循吏列傳。張奕》:「后五日,都統(tǒng)完顏阿魯補(bǔ)以軍至歸德,欲根株馀黨,奕以闔門??と藷o他,遂止?!?br />4.林木伐采后,所殘留的略高于地面之主干及地下之根系,合稱為「根株」,可用來進(jìn)行「根株萌檗」之天然更新。
《國語辭典》:松蘿(松蘿)  拼音:sōng luó
1.產(chǎn)于安徽省歙縣松蘿山上的茶。
2.植物名。松蘿科松蘿屬。為與綠藻類共生之地衣,原葉體莖狀,長達(dá)數(shù)尺,全體呈淡黃綠色,為多數(shù)分歧的線狀體,常攀附于其他植物上生長,自樹梢懸垂,可入藥。也稱為「蔓女蘿」、「蔓蘿」、「蔦蘿」、「女蘿」、「松寄生」、「王女」。
《漢語大詞典》:無實(shí)(無實(shí))
(1).指植物不結(jié)子實(shí)。禮記·月令:“﹝孟秋之月﹞行春令,則其國乃旱。陽氣復(fù)還,五穀無實(shí)。”
(2).不真實(shí);不誠實(shí)。管子·明法解:“以無實(shí)之言誅之,則姦臣不能無事貴重而求推譽(yù),以避刑罰而受祿賞焉?!?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63720' target='_blank'>《楚辭·東方朔〈七諫·自悲〉》:“悲虛言之無實(shí)兮,苦眾口之鑠金?!?王逸 注:“讒言無誠,君不察也?!?金 元好問 《后飲酒》詩之二:“金丹換凡骨,誕幻若無實(shí)?!?br />(3).沒有實(shí)體。史記·趙世家:“乘飛龍上天不至而墜者,有氣而無實(shí)也。”
《國語辭典》:茯苓  拼音:fú líng
植物名。多孔菌科孔菌屬。子實(shí)體成塊狀,形似甘藷,大如拳,皮黑而皺,肉白微赤,寄生于山林中枯死的松樹根上,可用人工繁殖。多分布于中國大陸北、中、南等地。采集后陰乾可入藥,具有解熱、安神等功效。也作「伏苓」、「伏靈」。
《漢語大詞典》:路旁
指位于公路兩旁
花壇的圍邊;小道、大路或鐵路線邊緣一條有植物的狹長地帶。例如:路旁的青草也失去了超過路面的應(yīng)有高度。
《國語辭典》:秀發(fā)(秀發(fā))  拼音:xiù fā
1.容貌英秀煥發(fā)?!稌x書。卷一二八。慕容超載記》:「精彩秀發(fā),容止可觀。」《文選。陸機(jī)。辯亡論》:「武烈既沒,長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發(fā),招攬遺志,與之述業(yè)?!?br />2.花盛開的樣子。元。許有壬 尋梅詩:「何以慰吾衰?梅花秀發(fā)時(shí)。」
《國語辭典》:秀發(fā)(秀髮)  拼音:xiù fǎ
對(duì)女子頭發(fā)的美稱。如:「她的秀發(fā)烏黑亮麗?!?/div>
《國語辭典》:葫蘆(葫蘆)  拼音:hú lu
1.壺蘆的別名。參見「壺蘆」條。
2.葫蘆的果實(shí)。古人常挖出其瓤,空其中作為貯酒的器具。唐。馮贄《云仙雜記。卷四。弄蘆成詩》:「王筠好弄葫蘆,每吟詩,則注于葫,傾已復(fù)注,若擲之于地,則詩成矣?!挂沧鳌负R」。
《國語辭典》:土膏  拼音:tǔ gāo
1.土地中的養(yǎng)分?!秶Z。周語上》:「自今至于初吉,陽氣俱蒸,土膏其動(dòng)?!固?。皇甫冉雜言無錫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脈動(dòng)知春早,隈隩陰深長苔草?!?br />2.肥沃的土地?!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故酆鎬之間號(hào)為土膏,其賈畝一金?!鼓铣?。武帝〈藉田〉詩:「千畝土膏紫,萬頃陂色縹?!?br />3.阿片的別稱。參見「阿片」條。《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紀(jì)三》:「命柯逢時(shí)管理八省土膏統(tǒng)捐事宜?!?/div>
《國語辭典》:薏苡  拼音:yì yǐ
植物名。禾本科薏苡屬,「薏仁」之別稱。參見「薏仁」條。
《國語辭典》:豆蔻  拼音:dòu kòu
1.植物名。姜科豆蔻屬。種子香氣頗烈,可入中藥。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三種。也專指稱白豆蔻的乾燥成熟種子,可用為芳香劑、芳香興奮劑、驅(qū)風(fēng)劑、調(diào)味品等。也作「豆蔻」。參見「白豆蔻」條。
2.豆蔻在初夏開花,花未開時(shí)就顯得非常豐滿,俗稱為「含胎花」,所以成了少女的象徵。典出唐。杜牧 贈(zèng)別詩二首之一:「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又后專以形容十三、四歲的年輕美少女。也作「豆蔻」。
《國語辭典》:豆蔻(荳蔻)  拼音:dòu kòu
1.植物名。姜科豆蔻屬。「豆蔻」之別稱。參見「豆蔻」條。
2.比喻十三、四歲的年輕美少女。也作「豆蔻」。
《國語辭典》:博物  拼音:bó wù
1.博通萬物,知識(shí)廣博?!蹲髠鳌U压辍罚骸笗x侯聞子產(chǎn)之言曰:『博物君子也?!弧?br />2.動(dòng)物、植物、礦物等學(xué)科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