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72,分9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花紅
一本
荔枝
紅豆
薔薇
合歡
藤蘿
傾心
菖蒲
萱草
翠蓋
靈根
漸漸
結(jié)子
變態(tài)
《國語辭典》:花紅(花紅)  拼音:huā hóng
1.舊俗遇有喜慶吉事,喜用插金花、披紅綢來表示。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二折:「說甚一家一計,又無羊酒段匹,又無花紅財禮?!埂抖膛陌阁@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紅羊酒鼓樂,送到他家?!?br />2.本指喜慶時賞賜給他人的錢物,后泛指犒賞物及獎金。《平妖傳》第二二回:「只要男家財禮多,并望花紅謝禮多。」《文明小史》第五三回:「將來見了煤,賺了錢,怎樣拆給他花紅,怎樣謝給他酬勞?」
3.企業(yè)團體所分的紅利。
《國語辭典》:紅利(紅利)  拼音:hóng lì
企業(yè)之盈馀分享給經(jīng)理人或員工的部分。
《國語辭典》:一本  拼音:yī běn
1.同源?!睹献?。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
2.??庇谜Z。指另一個版本。如:「一本作某某?!?br />3.表示數(shù)量的多寡:(1)文書一冊?!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肝@蠣斠炎詥柫俗铮l(fā)在和州去。我?guī)Я艘槐聚〕瓉砼c你看?!?2)草木一株。如:「臘梅一本」。(3)戲曲一折或數(shù)折合成的一個段落。《儒林外史》第二回:「點了一本戲,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br />4.完全根據(jù)。《新五代史。卷六○。職方考》:「蓋得其要,則雖萬國而治,失其所守,則雖一天下不能以容,豈非一本于道德哉!」
《國語辭典》:荔枝  拼音:lì zhī
植物名。無患子科荔枝屬,常綠喬木。一回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二至四對,互生或近于對生;圓錐花序頂生,有毛。果實也稱為「荔枝」,球形或卵圓形,鮮紅紫色,外皮有龜甲狀裂紋,假種皮色白多汁,味甘美。相傳唐代楊貴妃喜食荔枝,玄宗命人自嶺南快馬傳送而至,故也稱為「妃子笑」。
《國語辭典》:紅豆(紅豆)  拼音:hóng dòu
植物名:(1)豆科菜豆屬,一年生草本。三出復(fù)葉,頂小葉卵形。總狀花序腋生,具二至六花,花冠蝶形,黃色。莢長圓柱形,光滑無毛,含七至十粒暗紅色種子。分布于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等地。也稱為「赤豆」、「赤小豆」。(2)雞母珠的別名。參見「雞母珠」條。
《國語辭典》:薔薇(薔薇)  拼音:qiáng wéi
植物名。薔薇科薔薇屬,常綠或落葉灌木。枝干多刺,葉為奇數(shù)的羽狀復(fù)葉,邊緣有鋸齒?;ǘ湟卜Q為「薔薇」,是兩性花,花瓣數(shù)目為五的倍數(shù),有紅、白、黃等色,富有香氣??勺饔^賞用,亦可加工制作薔薇油和薔薇露。也稱為「買笑」。
《國語辭典》:合歡(合歡)  拼音:hé huān
1.一同歡樂?!抖Y記。樂記》:「故酒食者,所以合歡也?!?br />2.植物名。豆科合歡屬,落葉喬木。二回羽狀復(fù)葉,羽片五至十五對,小葉十至三十對,至晚即合。頭狀花序紅色。莢果長八至十七公分。也稱為「合昏」、「青堂」、「青裳」、「夜合」。
3.一種花紋圖案。它象徵和合歡樂,凡器物以此種花紋圖案為裝飾者,皆以「合歡」為名。《文選。古詩十九首??蛷倪h(yuǎn)方來》:「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br />4.男女交歡?!毒劳ㄑ?。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沈洪平日原與小叚名有情,那時扯在鋪上,草草合歡,也當(dāng)春風(fēng)一度?!?/div>
《漢語大詞典》:合歡殿(合歡殿)
漢 未央宮 殿名。文選·班固〈西都賦〉“ 合歡 、 增城 ,安處常寧” 唐 李善 注:“ 長安 有 合歡殿 、 披香殿 、 鴛鸞殿 、 飛翔殿 。”參閱三輔黃圖卷三。
《國語辭典》:合歡扇(合歡扇)  拼音:hé huān shàn
扇面有對稱圖案,象徵男女相會歡樂的團扇?!段倪x。班婕妤。怨歌行》:「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國語辭典》:藤蘿(藤蘿)  拼音:téng luó
1.豆科蝶形花亞科「紫藤」的別稱。唐。崔顥游天竺寺〉詩:「青翠滿寒山,藤蘿覆冬沼?!箙⒁姟缸咸佟箺l。
2.地衣類「松蘿」之別稱,參見「松蘿」條。
《國語辭典》:傾心(傾心)  拼音:qīng xīn
1.衷心向往。唐。王勃送白七序〉:「天下傾心,盡當(dāng)年之意氣?!?br />2.盡心、誠心?!度龂萘x》第四十七回:「大丈夫既遇明主,自當(dāng)傾心相投?!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十四:「丁戌見盧彊傾心付托時,也是實心應(yīng)承,無有虛謬?!?/div>
《漢語大詞典》:傾葵(傾葵)
葵花傾向太陽。比喻忠誠。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孝道略盡,忠誠未孚,思欲報寸草之心,申傾葵之意。”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愿俱亡不負(fù)傾葵,肯偷生去學(xué)飛蓬?”參見“ 傾陽 ”。
《國語辭典》:菖蒲  拼音:chāng pú
天南星科「水菖蒲」、「白菖蒲」、「白菖」的別名。參見「白菖」條。
《國語辭典》:萱草  拼音:xuān cǎo
植物名。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草本。葉細(xì)長,自根際叢生,排成二列。莖頂分枝開花,花形似百合,花被片六枚,橙紅或黃紅色。蒴果橢圓形?;ㄉ形慈_時,可采作菜食。也稱為「黃花」、「黃花菜」、「金針」、「金針花」、「金針菜」。又相傳可忘憂,故稱為「忘憂草」、「忘憂物」。
《國語辭典》:萱堂  拼音:xuān táng
本指母親的居室。見《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唐??追f達。正義。后借指母親。宋。葉夢得 再任后遣模歸按視石林詩四首之二:「白發(fā)萱堂上,孩兒更共懷?!挂沧鳌柑幂妗?、「諼堂」。
分類:忘憂
《國語辭典》:翠蓋(翠蓋)  拼音:cuì gài
1.用翠鳥羽毛裝飾的車蓋。漢。辛延年羽林郎〉詩:「銀鞍何煜爚,翠蓋空踟躕?!固?。李白東武吟〉:「乘輿擁翠蓋,扈從金城東。」
2.形容枝葉茂密。金。元好問 后灣別業(yè)詩:「童童翠蓋桑初合,滟滟蒼波麥已勻?!?/div>
《漢語大詞典》:靈根(靈根)
(1).神木的根。 晉 孫拯 《贈陸士龍》詩:“制動以靜,祕景在陰,靈根可棲,樂此隈岑?!?br />(2).植物根苗的美稱。 唐 柳宗元 《種術(shù)》詩:“戒徒斸靈根,封植閟天和。” 宋 司馬光 《和昌言官舍十題·石榴花》:“靈根逐 漢 臣,遠(yuǎn)自 河 源至?!?明 陳所聞 《懶畫眉·月下劉中明招賞牡丹》曲:“一叢凝露在沉香,移得靈根傍錦堂?!?清 秋瑾 《白梅》詩:“淡到羅浮忘色相,謫來塵世具靈根?!?br />(3).指才德修養(yǎng)。 漢 揚雄 《太玄·養(yǎng)》:“藏心於淵,美厥靈根。” 范望 注:“靈根,道德也。” 宋 黃庭堅 《柳閎展如蘇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作詩贈之》:“ 咸池 浴日月,深宅養(yǎng)靈根。”
(4).指有才德的人。 宋 葉適 《祭徐文子侍郎文》:“于時侍郎,卓爾靈根,有光厥師,兼華眾門。”
(5).對祖先的敬稱。文選·張衡〈南都賦〉:“固靈根於 夏 葉,終 三代 而始蕃?!?李周翰 注:“ 劉累 自 夏 而遷於此,故云‘固靈根於 夏 葉’,終于 殷 周 秦 三代,然后 漢 興乃蕃盛。”文選·陸機〈嘆逝賦〉:“痛靈根之夙殞,怨具爾之多喪。” 劉良 注:“靈根,靈木之根,喻祖考也?!?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yán)寺舍利塔碑》:“ 李公 ,天子之舊族,朝廷之夙將也。靈根自遠(yuǎn),圣族多奇。”
(6).指佛祖。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二:“ 龍樹 靈根派別三,家家楖栗不能擔(dān)。” 劉逸生 注:“靈根,指佛祖,這里具指 龍樹 。”
(7).性靈,智慧。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chuàng)民主政體》:“ 中國 經(jīng)二十餘朝之獨夫民賊,閉塞其聰明,鉗制其言論,靈根盡去,錮疾久成。”
(8).道教指舌根。黃庭內(nèi)景經(jīng)·上有章:“灌溉五華植靈根。” 務(wù)成子 注:“靈根,舌本也。” 宋 陸游 《病中作》詩:“不憂豎子居肓上,已見真人出面門。力守誰能發(fā)底火?深潛自足美靈根。”
(9).借指人的身體。《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宴安消靈根,酖毒不可恪?!?呂延濟 注:“《黃庭經(jīng)》云:‘玉池清水灌靈根,靈根堅固老不衰。’然靈根喻身也。”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六:“荒淫伐靈根,金膏恃延期?!?br />(10).仙緣。 明 屠隆 《綵毫記·游玩月宮》:“天子與貴妃塵中雖已造業(yè),靈根尚未消盡?!?/div>
《漢語大詞典》:漸漸(漸漸)
(1).植物吐穗或吐絮貌。史記·宋微子世家:“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司馬貞 索隱:“漸漸,麥芒之狀。音子廉反,又依字讀?!?span id="k0ae2m0" class="book">《文選·潘岳〈射雉賦〉》:“麥漸漸以擢芒,雉鷕鷕而朝鴝?!?徐爰 注:“漸漸,含秀之貌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千萬絲陌頭楊柳,漸漸可藏鴉?!?br />(2).流淌貌。 漢 劉向 《九嘆·遠(yuǎn)逝》:“腸紛紜以繚轉(zhuǎn)兮,涕漸漸其若屑。” 唐 韓愈 《苦寒》詩:“中宵倚墻立,淫淚何漸漸?!?清 黃鷟來 《戊辰冬與張四明分手即事紀(jì)別》詩之七:“漸漸清溪沚,其下多鴛鳧?!?/div>
《國語辭典》:結(jié)子(結(jié)子)  拼音:jié zǐ
1.植物結(jié)成果實或種子。唐。杜甫少年行〉二首之二:「巢燕養(yǎng)雛渾去盡,江花結(jié)子也無多。」
2.生兒子?!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寤兀骸溉粢懒怂忝目?,也說在下五十四上方開花,到五十六上方才結(jié)子?!?/div>
《國語辭典》:變態(tài)(變態(tài))  拼音:biàn tài
1.改變原來的形態(tài)?!盾髯印>馈罚骸肛毟F而不約,富貴而不驕,并遇變態(tài)而不窮,審之禮也?!箷x。潘岳 射雉賦:「睨驍媒之變態(tài)?!?br />2.與「常態(tài)」相對。指人的生理或心理處于不正常的狀態(tài)。如:「他虐殺無辜小動物,真是變態(tài)?!?br />3.某些動物自受精卵發(fā)育至成體的過程中,必須經(jīng)過或多或少的變化,方能與成蟲具有相同的形態(tài),此種變化過程稱為「變態(tài)」。如多數(shù)的高等昆蟲,都需經(jīng)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變態(tài),才能完成一生。
4.某些植物生長型態(tài)和生理機能,因長期受環(huán)境影響而產(chǎn)生變化。如仙人掌的針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