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桃李遍天下 拼音: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桃李,指學生。參見「桃李」條。桃李遍天下指學生眾多。如:「他作育英才多年,如今已經(jīng)是桃李遍天下了?!?/div>
《國語辭典》:桃李滿天下(桃李滿天下) 拼音: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桃李,指學生。參見「桃李」條。桃李滿天下指學生眾多。唐。
白居易 詩:「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div>
《國語辭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拼音: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諺語)蹊,小路。全句指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其花朵美艷,果實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于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妒酚?。卷一○九。李將軍傳。太史公曰》:「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淮搜噪m小,可以諭大也。」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國語辭典》: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拼音: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諺語)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晉。
潘岳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分類字錦》:桃李朝妝(桃李朝妝)
梁簡文帝 春別詩 桃紅李白若朝妝。
《駢字類編》:桃崦
湯顯祖 豫章攬秀樓賦 認落花于桃崦,訝沉書于石橋。
《漢語大詞典》: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語。 金
元好問 《送杜招撫歸西山》詩:“父老樵漁知有社,將軍桃李自成蹊。” 金
元好問 《南鄉(xiāng)子》詞:“遲日惠風柔,桃李成蹊緑漸稠?!?/div>
《漢語大詞典》:桃李春風(桃李春風)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宋
楊萬里 《送劉童子》詩:“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冠集英?!?清
金人瑞 《吳明府生日》詩:“菖蒲夜雨平郊坰,桃李春風動學墻?!?/div>
《分類字錦》:桃李發(fā)詠(桃李發(fā)詠)
詩:何彼秾矣,華如桃李。劉禹錫擬冊公主文:桃李發(fā)詠,云日連輝。
《漢語大詞典》:桃李精神
形容妖艷嬌媚的神態(tài)。 五代
和凝 《何滿子》詞之一:“正是破瓜年幾,含情慣得人饒。桃李精神鸚鵡舌,可堪虛度良宵?!?/div>
《國語辭典》:桃李滿天下(桃李滿天下) 拼音: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桃李,指學生。參見「桃李」條。桃李滿天下指學生眾多。唐。
白居易 詩:「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