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王宮用(1524年—?),字近臣,號桃溪,直隸廣平府成安縣人,民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七十六名進(jìn)士。刑部觀政,授山西榆次知縣,起復(fù)補(bǔ)渭南縣,升戶部主事。嘉靖末,官山西潞安府知府,隆慶時升陜西按察司副使。隆慶六年(1572年)七月升四川左參政,萬歷三年(1575年)七月升陜西按察使,五年正月升本省右布政使,升山東左布政使,九年二月升太仆寺卿,十月給事中葉遵論劾太仆寺卿王宮用、河南左布政徐行、江西右布政楊芷衰庸不職,俱準(zhǔn)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42—1605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緯真,一字長卿,號赤水、鴻苞居士。少時才思敏捷,落筆數(shù)千言立就。萬歷五年進(jìn)士。除潁上知縣,調(diào)青浦縣。在任時游九峰、三泖而不廢吏事。后遷禮部主事。被劾罷歸,縱情詩酒,賣文為生。著作有傳奇《彩毫記》、《曇花記》、《修文記》,另有《義士傳》、《冥寥子》、《由拳集》、《白榆集》等。
詞學(xué)圖錄屠隆(1542-1605) 字長卿,一字緯真,號赤水,又號鴻苞居士。浙江鄞縣(今寧波)人。精戲曲,明代名家。亦能詞,語多藻繪而少章法。有《白榆集》、《由拳集》、傳奇集《鳳儀閣樂府》。詞在集中。
槜李詩系·卷四十字赤水,寧波人。萬歷間官儀部。
甬上耆舊詩·卷十九先生別字緯真,亦號赤水。少時,其家少司馬竹墟公數(shù)稱為異才。司馬嘗夜夢蒼龍入室,及旦起,先生適至,心益奇之。日與大司馬東沙張公共相延譽(yù),名益重。中進(jìn)士,除潁上知縣,調(diào)青浦。在官建二陸祠,延接吳越間名士沈嘉則、馮開之諸公,泛舟置酒,青簾白舫,縱浪泖浦間,以仙令自許,然于吏事不廢。嘗有部使者,入縣,言霪雨久苦,令日行水啟閉,得田苗無恙。先生對曰:公所見負(fù)郭者耳,他污邪渰沒甚多,今何敢隱民疾苦,以此欺公。使者絕嘆服。稍遷禮部主客司主事,進(jìn)郎中。其在曹,好客益甚,而橐中屢空,時解帶付酒家,稍取供客。王季夏太史為作銷帶行紀(jì)之。西寧宋小侯,少年好聲詩,相得歡甚。兩家為曲宴,杯闌燭滅,每極子夜,遂中白簡。解組歸,過吳中,由拳父老為斂田千畝奉故侯,請從泖浦卜居。先生但與飲數(shù)日,謝歸。自束發(fā)名高,睥睨當(dāng)世,為詩文任心縱口,以此自豪。嘗集詞人四座,戲為葉虞叔詠松齋,李之文詠芙蓉池,各限數(shù)百字,言笑中,須臾卮酒,二詩并成。又與客對奕,口誦詩文,我誦彼書,書不逮誦。自敘其所作,以為姿敏而意疏。姿敏故多疾給,意疏故少精堅。今所傳由拳、白榆、采真、南游諸集,皆未嘗具草之筆也。既不仕,乃遨游吳越間,嘯詠山川,自矜出世。已而溯旴江,登武夷,窮八閩之勝。阮堅之為晉安司理,以癸卯中秋大會詞客于烏石山之鄰霄臺,名士宴會者七十馀人,而先生為祭酒。梨園數(shù)部,觀者如堵。酒中樂止,先生幅巾白衲,奮袖作漁陽摻。鼓聲一作廣場無人,山云怒飛海水起立。林茂之年少下坐,先生起執(zhí)其手曰:子當(dāng)作撾鼓歌贈我??煸沾讼ηЧ乓?。已稍倦游歸里門,客益輻輳。每置酒不過一更,輒更然燭坐齋中,填樂府詞十馀紙,命善歌者王子長為定點拍唱之,隨去。其繁者,自脫手至上口時,所存率十之四。有御史行部遣吏白旦日早臨,家人請脩具。然先生實無一錢,且偃臥榻上,家人不敢復(fù)請。日向昃,適西陵某公遣使者來購文,以白金具札為壽。先生即起召使者入問,發(fā)緘立撰文,并作報書。遣使出門,日景未盡,即以金盡付家人,不啟視。及晚年,家益貧。更出游人間,阻凍金閶,作歌從李叔玄乞米。自嘲自戲讀者憐之。復(fù)留連虞山狼五間,判年始還。未幾,遂寢疾。先是,吳人孫榮祖挾乩仙稱慧虛子,先生篤信之。及疾革,猶扶床凝望,幾慧虛飆輪迎我,悵怏而卒,得年六十三。其未行世詩文,名絳雪樓集,尚數(shù)十卷,藏于家。先生異才天縱,橫視古今;里中父老傳其飲中下筆,杯影尚搖,歌聲初轉(zhuǎn),一揮已滿,四座盡傾。莫問得傳千載,只言取快一朝,亦既極詞人之豪矣。先生論詩,謂杜陵自有高妙,獨立處今人徒尚其粗樸,豈為知杜陵者,可稱篤論生平。北面沈嘉則先生推其七言古詩海內(nèi)獨步。故先生于此體步驟亦適相近。當(dāng)其意得處,山奔海立,斯亦一奇也。余嘗謂錄古人詩,要當(dāng)于彼法取其獨擅者耳。近家選長卿僅存一律,復(fù)非其所意得,使前人才氣于何得伸。竟陵錄溫李詩,欲全以我法掩彼風(fēng)華,然溫李亦何可掩也。余既定屠先生集,合于虞山所選,讀之始一快。時謂李供奉而后,先生一人而已,正以其才略同也。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長卿,又字緯真,鄞縣人。萬歷丁丑進(jìn)士,除知潁上縣調(diào)青浦入歷禮部郎中有由拳白榆采真南游諸集
維基屠?。?543年7月26日—1605年10月7日),原名儱,字長卿,一字緯真,號赤水,別號由拳山人、鴻苞居士、桃花客卿、溟涬子,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文學(xué)家、戲曲家,同進(jìn)士出身。屠隆的家族世居鄞縣桃花渡。其曾祖屠子良、祖父屠璞、父親屠浚并不富裕,三代布衣。父親依靠漁業(yè)以及商賈為生。屠隆為其父六子中最幼者。屠隆幼年時即受到張時徹、屠大山、范欽的賞識。萬歷元年(1573)屠隆創(chuàng)作了《冥海波恬賦》,受到劉翾贊賞。二十歲時,屠隆在開化開館授徒謀生。萬歷四年(1576)中丙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次年聯(lián)捷丁丑科進(jìn)士,任潁上、青浦知縣。中進(jìn)士當(dāng)年,屠隆為瞿九思冤案鳴不平,作《為瞿睿夫訟冤書》,成功使瞿九思獲釋回鄉(xiāng)。在潁上縣時,屠隆修筑了潁上東門河堤,解決了潁上的水患問題。萬歷六年底,屠隆赴任青浦。當(dāng)時的青浦屬于割上海、華亭兩縣而成的新設(shè)建制,非常貧困。屠隆在任上盡力治理,離開青浦時,當(dāng)?shù)厥棵駭?shù)百人尾隨送別至太倉州。萬歷十年(1582),屠隆上京大計(考核績效)。萬歷十一年(1583)改任禮部儀制司主事、郎中等官職。萬歷十二年十月,和西寧侯宋世恩“宴游甚歡”,被刑部主事俞顯卿彈劾。屠俞二人雙雙罷官回鄉(xiāng)。屠隆罷官一事,先是萬歷十二年夏,宋世恩來到京城,因愛好文藝,極力想要結(jié)交屠隆。屠隆見熱情難卻,便與宋世恩兄弟相稱。九月,宋世恩與屠隆等人宴會,席間聲稱,既然他與屠隆是兄弟,也要讓自己的妻子去屠隆家拜見老夫人和嫂夫人,表示兩家為通家,交情甚好。而此時的刑部主事俞顯卿是青浦鄉(xiāng)紳,曾經(jīng)試圖巴結(jié)青浦知縣屠隆,但屠隆卻不理會他。俞顯卿因此十分銜恨屠隆,身為刑部主事的他便將宋世恩的話添油加醋,往“淫穢”上引,暗示屠隆與宋世恩夫人有染。萬歷帝看了書奏后下令徹查,經(jīng)查并無俞氏所說事情,俞顯卿便因誣告罷官了。而屠隆也因“詩酒放浪”之過罷官。此事件中,背后操縱者為徐階。屠隆在青浦任上由于沒有接受徐階的籠絡(luò),聲稱“黃發(fā)大老,某敢不事之,惟謹(jǐn)?shù)跒槊魈熳邮厝叻?,以牧此中黔首,寧能廢公義而媚私門,結(jié)納之言,不敢聞命?!痹獾叫祀A忌恨。屠隆在京時,徐階花費千金使人日夜偵查他的動向,以便落井下石。屠隆的仕途因此事件而告終。罷官后,屠隆應(yīng)汪道昆之邀,前往新安(歙縣)加入白榆社,又在杭州參與南屏詩社。屠隆與湯顯祖情誼深厚,萬歷二十三年(1595),屠隆在春秋兩季兩次去遂昌拜訪了時任遂昌知縣的湯顯祖。期間他們共同研討了文藝創(chuàng)作,游山玩水。萬歷二十四年(1596),屠隆創(chuàng)作了《曇花記》《彩毫記》《修文記》傳奇三部。萬歷三十三年(1605)屠隆卒,年六十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浙江錢塘人,字深甫,號瑞南。所著《遵生八箋》成書于萬歷十九年,對養(yǎng)生保健等方法,收輯甚備。另有《雅尚齋詩》。
詞學(xué)圖錄高濂,字深甫,號端南,又號湖上桃花漁。錢塘人。擅作戲曲,工詩詞。其詞多寫優(yōu)游林下之逍遙閑適,淺而有味,與散曲為近。有《雅尚齋詩草》、《遵生八箋》、傳奇《玉簪記》。詞集名《芳芷棲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泰州人,字紫陽,一字子元,號桃都漫士。崇禎十六年進(jìn)士。官翰林。入清后,不仕。以父輩所述泰州雜事輯為《庭聞州世說》。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紫陽,兗州知府繼蘭子。崇禎癸未進(jìn)士,有春雨草堂采山外紀(jì)入燕諸集
維基宮偉镠(1621年6月11日—1690年),字紫陽,一字紫玄,號紫懸、組弦,又號桃都漫士 ,直隸泰州(今江蘇泰州市)人,祖籍直隸靜海(今天津市靜海區(qū)),明末政治人物,同進(jìn)士出身。廣東兵備道副使宮繼蘭之子,自小便天資聰慧,才思敏捷。崇禎十五年(1642年)中壬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次年連捷癸未科進(jìn)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充永悼王朱慈炤講官。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陷京師,宮偉镠倖免于難,遂歸鄉(xiāng)隱居不出。不久,清朝定都建國,兩次薦舉宮偉镠出仕,都被宮偉镠以自己為獨子,需奉養(yǎng)父母為由給回絕。再次隱居著書,常放浪山水,就連親朋好友都很少跟他見上一面。后在小西湖的遺址上建春雨草堂,嘯傲其中。《康熙泰州志》是其親手撰寫使其定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卒,享壽七十歲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32—1718
【介紹】:
清蘇州常熟人,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詩畫書法、竹刻鼓琴皆善。少時學(xué)詩于錢謙益,字畫于王鑒、王時敏??滴醵荒耆胩熘鹘?,繼至澳門進(jìn)耶穌會;前后在嘉定、上海等處傳教三十年。所畫山水,學(xué)黃公望、王蒙,又得唐寅意趣,丘壑層疊,風(fēng)味醇厚。書法蘇軾。后人以之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惲壽平合稱“清六家”。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畫跋》等。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九吳歷,字漁山,號墨井道人,常熟人。有《墨井詩鈔》、《三巴集》。
詞學(xué)圖錄吳歷(1632-1718) 字漁山。江蘇常熟人。所居有言子墨井,故號墨井道人,又號桃溪居士。少孤,母以節(jié)著。清潔自好,于世俗多不厝意。嘗問學(xué)于孝廉陳確,問詩于宗伯錢謙益,學(xué)畫于太常王時敏,學(xué)琴于高士陳砥阮,皆得其指授。有"四王吳惲六大家"之稱。著《桃溪集》、《三巴集》、《墨井畫跋》。
人物簡介
閨秀詞鈔·卷九字嫩兒,自號桃花女郎,上元人。有《蝶香詞》。
珊瑚網(wǎng)宛在,名彩姝,擅臨《蘭亭》。
露書宛在,字未央,桃葉妓,善弦管。
正始集宛在與姊妹游蘇臺,居半塘,人皆以二趙二喬目之。尋自悔風(fēng)塵,委身一士,誤遇叱利,郁郁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39—1689
【介紹】:
清浙江秀水人,原名符遠(yuǎn),字分虎,號耕客,又號桃鄉(xiāng)。善詩詞,工駢體。與兄李繩遠(yuǎn)、李良年號浙西三李。與朱彝尊等結(jié)詩社。后客居福建茶官署,暴卒。有《香草居集》。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李符,原名符遠(yuǎn),字分虎,號耕客,又號桃鄉(xiāng),嘉興人。有《香草居集》。
槜李詩系·卷二十八符,字分虎,號耕客,嘉興人,應(yīng)徵之曾孫。梅里李氏多才,符與繩遠(yuǎn)、良年齊名,時號三李。善詩詞,尤工駢體。嘗游滇,遇碧雞山道士,曰:子前身廬山行腳僧也,后十年當(dāng)歸廬山。康熙甲子,予在京師,分虎亦館于龔氏,往來唱和,月舉一會。同賦者,晉江黃虞稷、大梁周在浚、太原閻若璩、寧波萬言、錢塘洪升、嘉興周篁、河中吳雯、遼陽佟世思、武林王嗣槐、同里沈皞?cè)蒸呶覂扇艘?。分虎嘗自言將老于桃鄉(xiāng),屬予作詩詠之。及丁卯,予再入燕,分虎已游閩矣。已已之正月,予泛艇過其家,時兩岸燒燈,溪光如晝,因出酒果話舊,并以行腳圖索題。分虎亦題予春山圖,又言旦晚當(dāng)再踰仙霞,予勸之早為買山之策,四更始別。未幾,聞其卒于途次,回感故人,不無撫卷揮涕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末清初人,名宛在,以字行。自稱桃葉女郎。金陵妓。能詩,尤以善吹簫名于時。有《蝶香集》。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四翁文達(dá),字兼卿,號桃湖,古田人。乾隆丁巳進(jìn)士。有《桃湖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湖南祁陽人,字友桃。乾隆間選授江南亳州州同,時值水災(zāi),悉心辦賑務(wù),災(zāi)民得沾實惠。攝亳口稅局,再攝蒙城知縣,所至有績。被議左遷,遂歸。
人物簡介
個人簡介何文敏,字功甫,號桃溪,江蘇荊溪(今宜興)人,廣西太平府知府,有《秋蓼亭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湖南攸縣人,字桃文??滴鯕q貢生。所選歷朝古文序言、制藝不下數(shù)千首。與邵陽車無咎、王元復(fù),衡陽王敔稱楚南四家。有《島孫集》。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二陳之駓,字桃文,攸縣人。貢生。有《島孫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浙江安吉人。初名福延,又名遂鋒,字文臺,號蘇門,又號桃花山人。嘉慶二十二年進(jìn)士。由給事中官御史。善詩書。工畫,擅寫生,尤善畫蟹,有郎螃蟹之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890
【介紹】:
清浙江永康人,初字楓江,改字月樵,號桃溪漁隱。歷任金華知府、湖北道員。歸田后致力于聚書,建十萬卷樓。于杭州設(shè)“退補(bǔ)齋書局”,刻書以精審見稱。曾輯編《金華叢書》。著有《識字一隅》、《聞見錄》、《鄉(xiāng)貢錄》、《退補(bǔ)齋詩文存》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八胡鳳丹,字月樵,永康人。歷官湖北候補(bǔ)道,署督糧道。有《退補(bǔ)齋詩存》。
黃鶴樓志·人物篇胡鳳丹(1823—1890) 清末刻書家、藏書家、目錄學(xué)家。字月樵,又字楓江、齊飛。浙江永康(今屬浙江金華)人。咸豐六年,胡鳳丹以貢生官兵部員外郎,同治五年出任湖北候補(bǔ)道,同治六年受湖廣總督兼湖北巡撫李瀚章之聘,主持湖北崇文書局,光緒元年署督糧道,光緒三年致仕歸田,在杭州設(shè)退補(bǔ)齋書局。以輯刻《金華叢書》著于時。著《退補(bǔ)齋詩文存》等?;掠魏笔?,編纂《大別山志》《黃鵠山志》《鸚鵡洲小志》,對湖北的地方文化有很大貢獻(xiàn)?!饵S鵠山志》引書237種,考證精審,為后世的黃鶴樓研究者保留了豐富珍貴的資料。另有《重修黃鶴樓落成志喜柬黃虎卿都轉(zhuǎn)》《黃鶴樓赴飲》等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