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桃花相映
崔護(hù)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國語辭典》:桃花心木  拼音:táo huā xīn mù
植物名。楝科桃花心木屬,常綠喬木。原產(chǎn)中美及西印度群島。全株平滑,葉具長柄,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圓錐花序著生于上部葉腋,花形小,黃綠色。蒴果卵形,木質(zhì);種子多數(shù),具長翅。木材淡紅褐色,質(zhì)密致而有光澤,可用以制造高級(jí)家具,并且是優(yōu)良的船艦用材。也稱為「小葉桃花心木」。
《國語辭典》:桃花星  拼音:táo huā xīng
星命學(xué)家視為兇星,主男為癆瘵,女為風(fēng)塵。
《國語辭典》:桃花眼  拼音:táo huā yǎn
星命學(xué)上指酷似桃花的眼型,旺桃花運(yùn),擅于眉目傳情,使人著迷,故而得名。
分類:多情眼神
《國語辭典》:命帶桃花(命帶桃花)  拼音:mìng dài táo huā
術(shù)數(shù)用語。指命中注定容易受人垂青、愛慕、追求。如:「算命的說我命帶桃花,會(huì)遇到很多追求者?!?/div>
《國語辭典》:桃花塢木版年畫(桃花塢木版年畫)  拼音:táo huā wù mù bǎn nián huà
中國江南一帶著名的木版年畫,以在江蘇蘇州桃花塢地方生產(chǎn)而得名。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藝,由繡像圖演變而來,明代發(fā)展為民間藝術(shù)流派,清雍正、乾隆年間發(fā)展至鼎盛,后因石印術(shù)興起而逐漸沒落,與河南朱仙鎮(zhèn)、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四川錦竹的年畫并稱中國五大民間木版年畫。桃花塢與楊柳青木版年畫更享有「南桃北柳」美名。桃花塢年畫兼用著色和彩色套版兩種印刷方法,構(gòu)圖對(duì)稱、豐滿,色彩絢麗,常以紫紅色為主色調(diào),表現(xiàn)歡樂氣氛??坦ぁ⑸屎驮煨图婢呔?xì)秀雅的江南民間藝術(shù)風(fēng)格。
《國語辭典》:三月里的桃花(三月里的桃花)  拼音:sān yuè lǐ de táo huā
(歇后語)謝了就算了。如:「對(duì)方既然表明不愛你,我看你就三月里的桃花──謝了就算了罷!」
《國語辭典》:桃花過渡(桃花過渡)  拼音:táo huā guò dù
戲曲劇目。敘婢女桃花為小姐送信給私戀的表兄,當(dāng)清晨行色匆匆的到江邊搭渡船時(shí),老艄公故意刁難逗樂的故事。是高甲戲、潮劇著名的傳統(tǒng)劇目。
《國語辭典》:桃花源記(桃花源記)  拼音:táo huā yuán jì
晉代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詩前的記文。參見「桃花源詩」條。
《國語辭典》:桃花源詩(桃花源詩)  拼音:táo huā yuán shī
晉代陶淵明作有桃花源詩并記。記文敘述一漁夫沿溪捕魚,遇有桃花林,乃循桃花林而上,于盡頭處的洞口發(fā)現(xiàn)一與世隔絕的村落。村中人民安居樂業(yè),不與外界往來,自稱先祖為避秦亂世,而遷居于此地。桃花源詩則描寫村中人民古樸無華、自由自在的生活。是陶淵明對(duì)心中理想世界的描述。
《國語辭典》:碧桃花下  拼音:bì táo huā xià
指男女約會(huì)的地方。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四折:「成就了碧桃花下鳳鸞交,怕甚么出家兒被教門中恥笑。」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二折:「俺從那期程,伴著這書生,直吃的碧桃花下月三更。」
《分類字錦》:糊桃花紙(糊桃花紙)
云仙雜記楊炎在中書后閤糊窗用桃花紙涂以冰油取其明甚
分類:
《分類字錦》:春水桃花
韓詩三月桃花水下之時(shí)鄭俗游溱洧兩水之上祓除不祥張說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分類:上巳
《分類字錦》:毬簇桃花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 毬簇桃花綺,歌延竹葉觴。
《高級(jí)漢語詞典》:水噴桃花
比喻臉色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