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1
詞典
7
分類詞匯
104
共111,分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套子
通套
正狀
詔格
活套
屏風(fēng)兒
隔句對
隔句
框框
著式
著格
抬寫
死格
套數(shù)
明式家具
《國語辭典》:
套子
拼音:
tào zi
1.圈套,計謀。《西游記》第二七回:「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醒世恒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吳公子是慣家,這些套子,怎地瞞得。」
2.日常應(yīng)酬的習(xí)慣語。后引申指固定的格式。清。謝榛《四溟詩話》卷三:「學(xué)選詩不免乎套子,去套子則語新而句奇?!埂都t樓夢》第五四回:「賈母笑道:『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是沒趣兒?!弧挂沧鳌柑渍Z」。
3.做成一定形狀,罩在物體外面的物件。如:「這是誰的雨傘套子掉在地上?」
4.棉衣、棉被里的棉絮。如:「棉花套子」。
5.武術(shù)對招的成套動作。
分類:
情節(jié)
固定
武術(shù)
圈套
方言
格式
定形
棉衣
成套
辦法
棉被
棉絮
外面
套子
物件
幾個
《國語辭典》:
通套
拼音:
tōng tào
通俗慣用的格式?!陡;萑珪?。卷二。蒞任部。到衙門》:「此通套所用,無甚關(guān)系,仍之可也。」《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既不好按著官話,尊聲義父,又不肯依著鄉(xiāng)風(fēng),叫聲乾爹,也不好通套些兒,稱作老人家。」
分類:
慣用
格式
《漢語大詞典》:
正狀(正狀)
指原告狀子的正本。 清 代官府規(guī)定,訴訟原告必須按格式填寫正狀、副狀各一份,副狀較正狀為簡,不涉及訟詞內(nèi)容。正狀留官府備案,副狀用以拘審被告。參閱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詞訟》
。
分類:
原告
告狀
狀子
正本
官府
規(guī)定
訴訟
必須
格式
填寫
一份
《漢語大詞典》:
詔格(詔格)
詔令的格式。
《
宋史·王旦傳
》
:“中書有事送密院,違詔格。 準(zhǔn) 在密院,以事上聞。 旦 被責(zé),第拜謝,堂吏皆見罰。不踰月,密院有事送中書,亦違詔格。堂吏欣然呈 旦 , 旦 令送還密院。 準(zhǔn) 大慚?!?/div>
分類:
詔令
格式
《國語辭典》:
活套
拼音:
huó tào
1.隨處可用的套話。指俗諺常談。清。黃宗羲〈柳敬亭傳〉:「??南不知書,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shè)意修詞,援古證今,極力為之,??南皆不悅;而敬亭耳剽口熟,從委巷活套中來者,無不與??南意合?!?br />2.靈活、圓融。
3.一拉就開的繩結(jié)。與「死結(jié)」相對。也稱為「活結(jié)」。
分類:
習(xí)用
格式
俗語
《漢語大詞典》:
屏風(fēng)兒(屏風(fēng)兒)
指詔書的草稿格式。 宋 代皇帝的詔書體制不一,故翰林院吏常以片紙抄錄舊作以供當(dāng)值的翰林參考,稱“屏風(fēng)兒”。 宋
周必大
《
玉堂雜記
》
卷下:“內(nèi)制名色不一,儀直時或未詳其體式,故凡詞頭之小者,院吏必以片紙録舊作於前,謂之屏風(fēng)兒。”
分類:
詔書
草稿
格式
書體
體制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隔句對(隔句對)
詩體格式之一。謂隔句對偶。亦稱扇面對。 宋
魏慶之
《
詩人玉屑·屬對·六對
》
:“詩有八對:一曰的名對……八曰隔句對,‘相思復(fù)相憶,夜夜淚沾衣,空嘆復(fù)空泣,朝朝君未歸’是也?!眳⒁姟?扇面對 ”。
分類:
詩體
體格
格式
《國語辭典》:
扇面對(扇面對)
拼音:
shàn miàn duì
一種對偶格式。凡三句相互對偶,稱為「扇面對」。如元。喬吉〈賣花聲。肝腸百鍊爐間鐵〉曲:「肝腸百鍊爐間鐵,富貴三更枕上蝶,功名兩字酒中蛇?!谷?,即為扇面對。
分類:
舊體
對偶
格式
《漢語大詞典》:
隔句
作賦格式之一。相隔一句對仗。 宋
沈作喆
《
寓簡
》
卷十:“又作賦詠其黑,有隔句云:‘行到暗碧櫥前,必言吾過矣,吾過矣;坐向退光閤內(nèi),則稱某在斯,某在斯?!?/div>
分類:
作賦
格式
相隔
一句
對仗
《國語辭典》:
框框
拼音:
kuāng kuang
1.在文字、圖片周圍所加的線條。如:「他用簽字筆在照片四周加上了一個紅框框。」
2.事物固有的格式及范圍。如:「張女士所編導(dǎo)的舞臺劇,突破了傳統(tǒng)的框框,令人耳目一新?!挂卜Q為「框子」。
分類:
框框
文字
固定
圖畫
格式
周圍
限制
范圍
線條
《漢語大詞典》:
著式(著式)
規(guī)定的格式;范例。 宋
梅堯臣
《新息重修孔子廟記》
:“予思昔忝邑時,見邑多不本朝廷祭法,往往用巫祝於傍曰:‘牛馬其肥,癘疫其銷,穀麥其豐?!癁^悖為甚,予即革之。君觀有若是者,當(dāng)改為,以從著式云?!?宋 文瑩
《玉壺清話》
卷四:“每一尸,官給籧篨三片,錢一鐶,置酒紙脯饍,即令收瘞,永為著式。”
分類:
規(guī)定
格式
范例
《漢語大詞典》:
著格(著格)
規(guī)定的格式。 宋 文瑩
《玉壺清話》
卷五:“取
《字林》
、
《韻集》
、
《韻略》
、
《字統(tǒng)》
及
《三倉》
、
《
爾雅
》
,定其字式為禮部韻及廟國(一作諱)之避。凡科場儀范,遂為著格?!?/div>
分類:
規(guī)定
格式
《漢語大詞典》:
抬寫
同“擡寫”。舊時一種行文書寫格式。凡臣下奏章及一般文書中,遇及皇室、陵寢及天地等字樣,必于次行抬頭一格或二三格書寫,以示尊敬。
《清會典事例·內(nèi)閣·職掌》
:“近來各省陳奏事件,凡本章摺奏內(nèi),恭載 乾隆 年間皇考諭旨與 嘉慶 年間所降諭旨一律抬寫,殊非敬謹(jǐn)之道。嗣后在京各衙門,各直省文武大臣,遇有陳奏事件,恭載 乾隆 年間皇考諭旨,首行俱用三抬。 嘉慶 年間,朕節(jié)次所降諭旨,首行俱用雙抬?!?/div>
分類:
文書
格式
臣下
奏章
《漢語大詞典》:
死格
死板的格式。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
卷下:“圣人何能拘得死格,大要出於良知同,便各為説何害?!?/div>
分類:
死板
格式
《國語辭典》:
套數(shù)(套數(shù))
拼音:
tào shù
1.劇曲或散曲中,聯(lián)合同一宮調(diào)或管色相同之?dāng)?shù)曲為一首尾完整,同葉一韻的曲。因其成套而可數(shù),故稱為「套數(shù)」。也稱為「套曲」、「散套」。
2.例行的手續(xù)、程式,老套子?!队魇烂餮?。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朝廷設(shè)醮,雖然儀文好看,都是套數(shù),那有什么高僧談經(jīng)說法,使人傾聽?」《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幸喜春花是甄家遠(yuǎn)方討來的,沒有親戚,無人生端告執(zhí)人命。卻自有這夥地方人等要報知官府,投遞結(jié)狀,相驗尸傷許多套數(shù)?!?br />3.比喻有系統(tǒng)的技巧或手法。
分類:
套數(shù)
戲曲
手續(xù)
格式
散曲
程式
技巧
小令
套子
除外
相聯(lián)
聯(lián)貫
《國語辭典》:
明式家具
拼音:
míng shì jiā jù
木器家具的制造格式之一。明、清以來,中國家具格式有蘇作(蘇州制造)、廣作(廣東制造)、京作(北京制作)等幾種。明式家具,基本上就是蘇式家具,是當(dāng)時具有代表性的家具格式。多用紫檀、花梨、紅木、杞梓、鐵梨等質(zhì)地堅硬、紋理細(xì)密、色澤光潤的木材做成。它的形式特點,主要在于造形大方,結(jié)構(gòu)單純簡練,不用繁瑣的裝飾,充分利用木材固有的紋理色澤,做到既適用又美觀。
分類:
木器
家具
制造
格式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