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1
詞典
7
分類詞匯
104
共104,分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7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抱方
圖式
狀紙
機(jī)格
圈子
分錄
體樣
語格
套子
通套
正狀
詔格
活套
屏風(fēng)兒
隔句對
《漢語大詞典》:
抱方
方領(lǐng)。古代深衣(在家閑居的衣服)的領(lǐng)口格式。
《
禮記·深衣
》
:“曲袷如矩以應(yīng)方。負(fù)繩及踝以應(yīng)直……負(fù)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鄭玄 注:“袷,交領(lǐng)也。古者方領(lǐng),如今小兒衣領(lǐng)?!?孫希旦 集解:“抱方,領(lǐng)之方也?!?/div>
分類:
方領(lǐng)
深衣
在家
閑居
衣服
領(lǐng)口
格式
《漢語大詞典》:
圖式(圖式)
測繪地圖所依據(jù)的各種符號注記的格式。內(nèi)容包括地圖上所用符號的式樣、尺寸和顏色,注記字體和排列,以及地圖整飾形式和說明等。
分類:
圖式
測繪
地圖
依據(jù)
符號
格式
《國語辭典》:
狀紙(狀紙)
拼音:
zhuàng zhǐ
1.訴訟的文書。《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又是個無根蒂的,沒個親戚朋友與他辨訴一紙狀紙,活活的頂罪罷了?!?br />2.印有法院規(guī)定訴狀格式的紙。
分類:
狀紙
訴狀
規(guī)定
定格
格式
《漢語大詞典》:
機(jī)格(機(jī)格)
規(guī)格,格式。 唐
劉禹錫
《觀棋歌送儇師西游》
:“行盡三 湘 不逢敵,終日饒人損機(jī)格?!?明
袁宏道
《敘竹林集》
:“法 李唐 者,豈謂其機(jī)格與字句哉?法其不為 漢 ,不為 魏 ,不為六朝之心而已。”
分類:
規(guī)格
格式
《國語辭典》:
圈子
拼音:
quān zi
1.外圓而中空的東西或形狀?!度辶滞馐贰返谒奈寤兀骸改弥割^蘸著封缸酒,在桌上畫個圈子?!?br />2.范圍。《水滸傳》第六回:「兩個都跳出圈子外來?!埂独蠚堄斡洝返谝蝗兀骸讣纫讶绱?,感激的很。你又何苦把我套在圈子里做甚么呢?」
《國語辭典》:
圈子
拼音:
quàn zi
四周有東西圍擋起來的地方。如:「墳圈子」。
分類:
圈子
集體
中空
環(huán)形
范圍
周圍
做法
東西
界限
固定
格式
《國語辭典》:
分錄(分錄)
拼音:
fēn lù
紀(jì)錄交易的會計格式,如:「在登錄帳簿前,編制會計分錄,有利于帳戶記錄的正確性?!?/div>
分類:
紀(jì)錄
交易
會計
格式
《漢語大詞典》:
體樣(體樣)
(1).態(tài)度;模樣。
(2).格式,式樣。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
:“究竟務(wù)頭二字未經(jīng)説明,不知何物,止于卷尾開列諸舊曲以為體樣,言某曲中第幾句是務(wù)頭,其間陰陽不可混用,去上、上去等字不可混施?!?/div>
分類:
態(tài)度
格式
模樣
式樣
《漢語大詞典》:
語格(語格)
言語的格式。 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商人婦》
:“他說的雖是 唐 話,但語格和腔調(diào)全是不對的。”
分類:
格式
《國語辭典》:
套子
拼音:
tào zi
1.圈套,計謀。《西游記》第二七回:「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醒世恒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吳公子是慣家,這些套子,怎地瞞得?!?br />2.日常應(yīng)酬的習(xí)慣語。后引申指固定的格式。清。謝榛《四溟詩話》卷三:「學(xué)選詩不免乎套子,去套子則語新而句奇?!埂都t樓夢》第五四回:「賈母笑道:『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是沒趣兒?!弧挂沧鳌柑渍Z」。
3.做成一定形狀,罩在物體外面的物件。如:「這是誰的雨傘套子掉在地上?」
4.棉衣、棉被里的棉絮。如:「棉花套子」。
5.武術(shù)對招的成套動作。
分類:
情節(jié)
固定
武術(shù)
圈套
方言
格式
定形
棉衣
成套
辦法
棉被
棉絮
外面
套子
物件
幾個
《國語辭典》:
通套
拼音:
tōng tào
通俗慣用的格式?!陡;萑珪?。卷二。蒞任部。到衙門》:「此通套所用,無甚關(guān)系,仍之可也?!埂秲号⑿蹅鳌返谌呕兀骸讣炔缓冒粗僭挘鹇暳x父,又不肯依著鄉(xiāng)風(fēng),叫聲乾爹,也不好通套些兒,稱作老人家?!?/div>
分類:
慣用
格式
《漢語大詞典》:
正狀(正狀)
指原告狀子的正本。 清 代官府規(guī)定,訴訟原告必須按格式填寫正狀、副狀各一份,副狀較正狀為簡,不涉及訟詞內(nèi)容。正狀留官府備案,副狀用以拘審被告。參閱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詞訟》
。
分類:
原告
告狀
狀子
正本
官府
規(guī)定
訴訟
必須
格式
填寫
一份
《漢語大詞典》:
詔格(詔格)
詔令的格式。
《
宋史·王旦傳
》
:“中書有事送密院,違詔格。 準(zhǔn) 在密院,以事上聞。 旦 被責(zé),第拜謝,堂吏皆見罰。不踰月,密院有事送中書,亦違詔格。堂吏欣然呈 旦 , 旦 令送還密院。 準(zhǔn) 大慚。”
分類:
詔令
格式
《國語辭典》:
活套
拼音:
huó tào
1.隨處可用的套話。指俗諺常談。清。黃宗羲〈柳敬亭傳〉:「??南不知書,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shè)意修詞,援古證今,極力為之,??南皆不悅;而敬亭耳剽口熟,從委巷活套中來者,無不與??南意合?!?br />2.靈活、圓融。
3.一拉就開的繩結(jié)。與「死結(jié)」相對。也稱為「活結(jié)」。
分類:
習(xí)用
格式
俗語
《漢語大詞典》:
屏風(fēng)兒(屏風(fēng)兒)
指詔書的草稿格式。 宋 代皇帝的詔書體制不一,故翰林院吏常以片紙抄錄舊作以供當(dāng)值的翰林參考,稱“屏風(fēng)兒”。 宋
周必大
《
玉堂雜記
》
卷下:“內(nèi)制名色不一,儀直時或未詳其體式,故凡詞頭之小者,院吏必以片紙録舊作於前,謂之屏風(fēng)兒?!?/div>
分類:
詔書
草稿
格式
書體
體制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隔句對(隔句對)
詩體格式之一。謂隔句對偶。亦稱扇面對。 宋
魏慶之
《
詩人玉屑·屬對·六對
》
:“詩有八對:一曰的名對……八曰隔句對,‘相思復(fù)相憶,夜夜淚沾衣,空嘆復(fù)空泣,朝朝君未歸’是也?!眳⒁姟?扇面對 ”。
分類:
詩體
體格
格式
《國語辭典》:
扇面對(扇面對)
拼音:
shàn miàn duì
一種對偶格式。凡三句相互對偶,稱為「扇面對」。如元。喬吉〈賣花聲。肝腸百鍊爐間鐵〉曲:「肝腸百鍊爐間鐵,富貴三更枕上蝶,功名兩字酒中蛇?!谷洌礊樯让鎸?。
分類:
舊體
對偶
格式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