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4詞典 6分類詞匯 58
《漢語大詞典》:松衣
松樹上的苔。 宋 林逋 《過蕪城縣》詩:“更好兩三僧院舍,松衣石髮鬭山幽?!?/div>
分類:松樹樹上
《漢語大詞典》:柏烏(柏烏)
棲宿于柏樹上的烏鴉。 唐 丁仙芝 《戲贈姚侍御》詩:“繁霜曉幕鳴柏烏,待子獸炭然金爐?!眳⒁姟?柏臺 ”。
《國語辭典》:柏臺(柏臺)  拼音:bó tái
1.漢御史大夫府中多種植柏樹,故稱御史臺為「柏臺」。也稱為「柏府」、「柏臺烏府」。
2.柏梁臺的簡稱。參見「柏梁臺」條。唐。李嶠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yīng)制〉詩:「今日聯(lián)章處,猶疑上柏臺?!?/div>
《漢語大詞典》:雨木冰
謂天氣過冷,雨水降在樹上隨即結(jié)凍成冰。春秋·成公十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杜預(yù) 注:“記寒過節(jié),冰封著樹。” 孔穎達 疏:“正月,今之仲冬,時猶有雨,未是盛寒,雨下即著樹為冰,記寒甚之過其節(jié)度。《公羊》、《穀梁》皆云雨而木冰,是冰封著樹也。今世時有之,皆寒甚所致也。”新唐書·五行志一:“﹝ 開元 二十一年,﹞是年十一月己巳,寒甚,雨木冰,數(shù)日不解?!?明 陶宗儀 輟耕錄·木冰:“﹝ 至正 乙巳﹞二月十三日……又十日,雨木冰,狀如樓閣、人物、冠帶、鳥獸、卉木,百態(tài)具備,殆非人工?!?span id="pvha2w6" class="book">《清史稿·災(zāi)異志三》:“﹝ 順治 ﹞十年十月, 當(dāng)涂 雨木冰。”
《漢語大詞典》:楓脂(楓脂)
楓樹上分泌的膠狀液體,有香味,可入藥。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志怪:“玉之精為白虎,金之精為車渠,楓脂千歲為琥珀。” 清 陳淏子 《花鏡·花木類考·楓》:“楓脂入地千年,即成琥珀。”
《漢語大詞典》:瑯?biāo)?/div>
瑯玕樹上的霜花。 明 楊慎 《鳳賦》:“吸 昆邱 之瑯?biāo)?,?嵰山 之紫露?!?清 納蘭性德 《效江醴陵雜擬古體詩·范彥龍古意》:“珠露飲帝梧,瑯?biāo)?崐丘 。”
分類:瑯玕樹上
《國語辭典》:蠟蟲(蠟蟲)  拼音:là chóng
白蠟蟲的別名。參見「白蠟蟲」條。
《漢語大詞典》:寓屬(寓屬)
指寄居樹上的猿類動物。后漢書·馬融傳:“木產(chǎn)盡,寓屬單?!?李賢 注:“寓屬,謂穴居之屬也?!?王先謙 集解:“寓屬,謂蜼猨之類也。爾雅·釋獸有寓屬,蜼猨皆寄寓木上,故云寓屬。注以為穴居之屬,非是?!?/div>
《漢語大詞典》:果枝
(1).果樹上有花芽而能開花結(jié)果實的枝。
(2).指棉花植株上能開花結(jié)棉桃的枝。
《漢語大詞典》:槐耳
生于槐樹上的木耳。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三·木耳:“槐耳。”﹝釋名﹞引 蘇恭 曰:“此槐樹上菌也?!?/div>
《國語辭典》:猴頭(猴頭)  拼音:hóu tóu
1.戲稱年幼調(diào)皮的傭人。《紅樓夢》第二四回:「賈蕓進入院內(nèi),把腳一跺,說道:『猴頭們淘氣,我來了!』」
2.一種生長在樹上的大形真菌,形狀像猴子的頭。肉嫩味鮮,營養(yǎng)豐富,與熊掌、海參、魚翅并列為四大名菜。亦可藥用。也稱為「猴頭菇」。
《漢語大詞典》:樹介(樹介)
嚴(yán)寒時節(jié),樹上霜雪霧露凝凍成冰,狀如著介胄,稱為“樹介”。新唐書·五行志一:“ 永徽 二年十一月甲申,陰霧凝凍封樹木,數(shù)日不解。 劉向 以為木少陽,貴臣象。此人將有害,則陰氣脅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亦謂之樹介,介,兵象也?!?宋 王溥 唐會要·雜錄:“ 開元 二十九年冬十月,京城寒甚,凝霜封樹,學(xué)者以為春秋‘雨木冰’即是。亦名樹介,言其象介胄也?!?/div>
《漢語大詞典》:桑末
指桑樹上的寄生木。文選·張衡〈思玄賦〉:“桑末寄夫根生兮,卉既凋而已育?!?李善 注:“桑末,木名也。根生,寄生也?!眳⒁姟?桑上寄生 ”。
《漢語大詞典》:桑上寄生
(1).即桑寄生。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四·桑上寄生:“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鳥立於上故曰寄生、寓木、蔦木。俗呼為寄生草。寄生高者二、三尺,其葉圓而微尖,厚而柔,面青而光澤,背淡紫而有茸。人言 川 蜀 桑多,時有生者?!眳⒁姟?桑寄生 ”。
(2).即桑耳。詳“ 桑耳 ”。
《漢語大詞典》:柳耳
生于柳樹上的木耳。 唐 韓愈 《獨釣》詩之二:“雨多添柳耳,水長減蒲芽?!?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三·木耳:“柳耳,主治補胃理氣?!?/div>
《漢語大詞典》:耘鼓
亦稱“ 耘田鼓 ”。 古代農(nóng)忙時掛在田頭樹上的鼓。鳴之以統(tǒng)一行動。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寺丞農(nóng)具·耘鼓》:“掛鼓大樹枝,將以一耘耔,逢逢達遠近,汩汩來田里。功既由此興,餉亦從此始,固殊調(diào)猨猴,欲取兒童喜?!?span id="dfgok16" class="book">《類說》卷十九引 宋 李畋 《該聞錄》:“ 蜀 僧 可朋 作《耘田鼓詩》云:‘農(nóng)舍田頭鼓,王孫筵上鼓。鼓兮鼓兮皆為鼓,一何樂兮一何苦?’”
《漢語大詞典》:樗雞(樗雞)
蟲名。居樗樹上,翅有彩紋。爾雅·釋蟲“螒,天雞” 晉 郭璞 注:“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又曰樗雞?!眳㈤?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二·樗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