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8
典故
1
詞典
65
分類詞匯
11
其它
1
共78,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6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柿陰
柿木
柿花
柿蒂
柿園
棗柿
椑柿
柿落
流柿
綠柿
烏柿
柿霜
柿壽
柿繁
苑柿
《駢字類編》:
柿陰(柿陰)
陸龜蒙和襲美首夏詩,見藥花下。
《駢字類編》:
柿木
宋史五行志:見橘木下。夢(mèng)溪筆談:木中有文,多是柿木。治平初,杭州南新縣民家析柿木,中有上天大國四字,予親見之。書法絕類顏真卿,極有筆力。國字中間或字仍挑起作尖口,全是顏筆,知其非偽者。其橫畫即是橫理,斜畫即是斜理。其木直剖,偶當(dāng)天字中分,而天字不破。上下兩畫并一腳,皆橫挺出半指許,如木之節(jié),以兩木合之,如合契焉。春渚紀(jì)聞:晉江尤氏,其鄰朱氏圃中有柿木,高出屋上。一夕雷震,中裂木身,若以濃墨書尤家二字,連屬而上,不知其數(shù)。至于木枝細(xì)者,破視亦隨枝之大小成字。尤氏乞得其木,作數(shù)百段,分遺好事。字體帶草,勁健如王會(huì)稽書。朱氏后以其圃歸尤氏云。
《漢語大詞典》:
柿花
柿餅的別名。詳“ 柿餅 ”。
分類:
柿餅
《國語辭典》:
柿餅(柿餅)
拼音:
shì bǐng
把柿子壓扁,曬乾后制成的餅狀食品。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卷三○。果部。柿》:「白柿即乾柿生霜者,其法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曬夜露至乾,內(nèi)甕中待生白霜,乃取出,今人謂之柿餅?!?/div>
分類:
柿餅
柿子
食品
《漢語大詞典》:
柿蒂
(1).柿子與莖、葉相連的部分??扇胨帯?唐 劉恂
《
嶺表錄異
》
卷中:“倒捻子……有子如軟柿頭,上有四葉如柿蔕,食者必捻其蔕。” 明
李時(shí)珍
《
本草綱目·果二·柿
》
:“古方單用柹蒂煮汁飲之,取其苦溫能降逆氣也?!?br />(2).綾的一種。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
詩:“紅袖織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币槐咀鳌?柿蒂 ”。
分類:
柿子
相連
入藥
《駢字類編》:
柿園(柿園)
宋 文同
紅樹
楓岸最深霜未落,柿園渾變雨初休。
《駢字類編》:
棗柿(棗柿)
董越朝鮮賦:見杏桃下。祝允明南園賦:桃、杏、梅、李、柿、棗、梨、栗。
《國語辭典》:
椑柿
拼音:
bēi shì
油柿的別名。參見「油柿」條。
《漢語大詞典》:
椑柹
亦作“ 椑柿 ”。 果木名。柿之短而小者。實(shí)似柿而青,汁可制漆,常用于染漁網(wǎng),漆雨傘等。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
:“椹梅流芬於回巒,椑柿被實(shí)於長浦。” 宋
蘇軾
《答秦太虛書》
:“柑橘椑柹極多?!?明
李時(shí)珍
《
本草綱目·果二·椑柹
》
:“椑乃柹之小而卑者,故謂之椑。他柹至熟則黃赤,惟此雖熟亦青黑色。搗碎浸汁謂之柹漆。可以染罾、扇諸物,故有漆柹之名。”
分類:
果木
木名
《駢字類編》:
柿落
成廷圭
詩
柿因風(fēng)落早。
《高級(jí)漢語詞典》:
流柿
江中漂流的木片
《韻府拾遺 紙韻》:
綠柿(綠柿)
陳孚安南即事詩注:芭蕉結(jié)實(shí)下垂,軟爛如綠柿,一名牛蕉。
《漢語大詞典》:
烏柿
用火熏干的柿子。
分類:
柿子
《國語辭典》:
柿霜
拼音:
shì shuāng
柿餅表面的霜狀粉末??芍委熝屎硗础⒖人缘?。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卷三○。果部。柿》:「白柿即乾柿生霜者,……其霜謂之柿霜?!?/div>
分類:
柿餅
表面
滲出
《駢字類編》:
柿壽(柿壽)
酉陽雜俎:俗謂柿樹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窠,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shí),七落葉肥大。
《駢字類編》:
柿繁
鄭谷游韋侯城南林墅詩見莎軟下。
《駢字類編》:
苑柿
庾肩吾謝賚梨啟:睢陽東苑,子圍三尺;新豐箭谷,枝懸六觔。未有生因粉水,產(chǎn)自桐丘;影連鄧橘,林交苑柿。遠(yuǎn)薦中廚,爰頒下室。事同靈棗,有愿還年;恐似仙桃,無因留核。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