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西晉沛國人,字伯倫。肆意放蕩,常以宇宙為狹,不以家產(chǎn)有無為意。性嗜酒,作《酒德頌》,嘲弄禮法。魏末為建威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對策,盛言無為之化,以無用罷。壽終。為竹林七賢之一。全晉文·卷六十六
伶字伯倫,沛國人。仕魏為建威參軍。晉泰始初對策,盛言「無為之化」,以無用罷。
人物簡介
【生卒】:?—1224 【介紹】: 宋邛州臨邛人,字德秀,號枕流。光宗紹熙四年進士。初釋褐即上疏乞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560 【介紹】: 明宗室,成祖子趙簡王朱高燧五世孫。自號枕易道人。正德十六年襲王爵。嗜學(xué)博古,文藻弘麗,折節(jié)愛賓客,戶屨恒滿,文酒宴游。構(gòu)思訓(xùn)樓,常獨居讀書。以受地方欺凌,自縊死。謚康。有《居敬堂集》。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二(上)
王成祖第三子趙簡王高燧之來孫。自號枕易道人。正德十六年襲封,嘉靖三十九年薨。有《居敬堂集》。 田按:王文采麗都,延接士類,藻韻連翩,應(yīng)教疊作。讀孫太初之集,恨不同時;奏謝茂秦之歌,擁姬出拜。至今談?wù)呓蚪?,艷流口齒,斯極朱邸之風(fēng)流、藝林之韻事也。
人物簡介
【生卒】:1574—1648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長洲人,字彥可,號枕煙老人。文徵明曾孫,文元善長子。明崇禎十三年拔貢,入清不仕。畫兼學(xué)王蒙、倪瓚,書學(xué)李邕。
人物簡介
【生卒】:1611—1671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密之,號鹿起。入清為僧,名大智,字無可,別號有藥枕、弘智、愚者大師等。少為復(fù)社名士。明崇禎十三年進士,官檢討。弘光時為馬士英、阮大鋮中傷,逃往南海,以賣藥自給。永歷時任左中允,遭誣劾。清兵入粵后,在梧州出家。學(xué)問廣博,于禮樂律數(shù)聲音文字書畫藥卜,無不析其旨趣,尤精于科學(xué)和哲學(xué),重視“質(zhì)測”,意即實驗。與利瑪竇交往甚密,通曉當(dāng)時西方科學(xué)知識,對神學(xué)多所批評。所著有《通雅》、《物理小識》、《藥地炮莊》、《東西均》、《浮山集》等。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五
弘智,字無可,別字藥地,桐城人,本姓方,名以智,字密之。明崇禎庚辰進士,官檢討。初為報恩寺僧,后開法于青原山。有《浮山集》。詞學(xué)圖錄
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鹿起、浮山愚者,逃禪以后名行通、無可、五老、弦智、愚者、墨歷、木立、藥地、極丸、浮廬等。安慶人。崇禎十三年進士,任翰林院檢討。思想家、哲學(xué)家、科學(xué)家。著述百余種,最著者《通雅》、《物理小識》,又有《藥地炮莊》、《東西均》哲學(xué)著作,又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貫問答》、《切韻源流》、《流寓草》、《周易圖象幾表》、《性故》、《學(xué)易綱宗》、《諸子燔痏》、《四韻定本》、《內(nèi)經(jīng)經(jīng)絡(luò)》、《醫(yī)學(xué)會通》等。維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鹿起,別號龍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無可,別號弘智,人稱藥地和尚,直隸桐城縣(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末清初學(xué)者、思想家、科學(xué)家。祖父方大鎮(zhèn),曾任萬歷朝大理寺少卿,治《易經(jīng)》、《禮記》,著述宏富。父親方孔炤,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崇禎朝官至湖廣巡撫。方以智幼稟異慧,六歲知文史,博覽群書。早年隨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寧、直隸、燕京等地,見名山大川,與西洋傳教士畢方濟與湯若望交往,并閱西洋之書。與冒襄、侯方域、陳貞慧,合稱明季四公子。崇禎七年(1634)桐城民變,方孔炤留守,方以智隨家人避居南京。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己卯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聯(lián)捷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李自成入北京后,受到了嚴刑拷打。不久李自成兵敗山海關(guān),方以智趁亂逃往南方。入南明永歷朝,除經(jīng)筵講官,因偽書案被免職。自行參加抗清活動,兵敗后出家為僧,改名換姓,人稱“藥地和尚”。因“粵案”被清廷押解北上,赴南昌省獄,又押往廣東對案,十月初七日行至江西萬安惶恐灘頭,想起宋朝末年文天祥事跡,自沉于江殉國。一說坐化。據(jù)說,以智浮沉江湖抗清時,在社會底層,推動了秘密結(jié)社天地會的發(fā)展。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密之,桐城人。崇禎庚辰進士,授翰林檢討,有《浮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