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球 → 毬球”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投手  拼音:tóu shǒu
棒球或壘球比賽中,投球給擊球員的防守者。
《國語辭典》:帽子戲法(帽子戲法)  拼音:mào zi xì fǎ
球類運動用語。原指板球運動中投手連續(xù)使三名打擊手退場。后延伸使用在足球比賽方面,凡一場球賽選手能連續(xù)踢進三球以上,則稱為「帽子戲法」。
《漢語大詞典》:保齡球運動
在室內平滑的木板球道上滾球撞擊木柱的一種運動。球道運用硬木鋪成,長4.572米,寬1.15米。球用硬膠木制成,直徑21.6厘米,重不超過7.264千克。球道終端置十個木瓶柱,擺成三角形,比賽者在起點線上輪流滾球撞擊木瓶柱,每人滾二球為一輪,十輪為一局,擊倒一根木柱得一分,得分多者為勝。
《漢語大詞典》:地滾球
落地或地面滾動的球(例如棒球,板球,或足球),尤指被擊中后立即落地滾動的球
被打出的棒球在對方外場手沒能接住前已經落地
被擊后沿著地面滾動的球;容易接的滾球
《漢語大詞典》:腳墊
草地板球手投球時一只腳踩在上面的一塊材料,由橡膠或其他材料制成
多因鞋襪不適,長時磨擦,氣血受阻,肌膚失營而成。其證足底皮膚增厚,頑硬如板,行路作痛,影響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