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來儀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4 【介紹】: 明山東臨朐人,字爻先。崇禎十三年進士,授蘭陽令。募兵設守拒李自成軍。被俘,脫歸。李自成軍取京師,儀謀起兵,被殺。有《幽憤集》、《一斗集》、《山房小錄》。
維基
來儀(?—1645年),字爻先,號紫峨,山東青州府臨朐縣籍,浙江蕭山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來儀原籍浙江蕭山人,后遷居臨朐城西南來家莊,個性崇尚氣節(jié),為童生時曾跟隨父親到沂州、莒州教書,御史劉璞看到他的文章覺得驚奇,進而賞識他,劉璞因為忤逆魏珰遭削職,他憤慨得打算上疏彈劾魏忠賢,因為劉璞勸阻而作罷。崇禎三年(1630年),他中庚午科山東鄉(xiāng)試解元,到十三年(1640年)成庚辰科進士,先在工部觀政,授蘭陽縣知縣,當時李自成剛攻破歸德,陳留等縣依次陷落,蘭陽有人趁機作亂,他立刻拘捕,并招募三千人充當民兵,出奇致勝,多次擊敗流寇。李自成怒而全力攻打蘭陽,軍隊號稱十萬人,來儀在郊外卻敵,殺傷敵軍不少士兵,但對方兩翼圍困,他突圍時中三箭而被擒,看見李自成就大罵,不屈服被囚;他私下與徐準、劉應密謀刺殺李自成,事敗后憤而絕食,數日后不死,闖軍經過間滎澤時逃脫,謁見撫按上陳敵軍可以圍困得薦用,唯因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奔喪。服闕后,來儀獲授職方主事參軍事,不久李自成已攻陷京師,他憤而計劃勤王號召豪杰,其實大順將領姚應鳳在莒州抓拿他,青州人民殺死姚應鳳才得免;隆武元年(1645年)十月他起兵,大罵敵軍時被殺,其妻黃氏率領兒子尋訪兇手十四年才能將真兇繩之于法。入祀忠義孝悌祠,墓在臨朐五井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蕭山人,字元成,號倘湖樵人。崇禎十三年進士,授安慶府推官,遷兵部主事。所著甚多。有《讀易隅通》、《卦義一得》、《易圖親見》等。又作雜劇《碧紗籠》、《女紅紗》等六種。
簡介
字元成,浙江蕭山人,繼紹子。生于明萬歷三十二年(一六○四)。崇禎十三年(一六四○)進士,選授皖城司李。甲申后,削發(fā)入山,課耕讀以自給。清順治十年(一六五三),嘗作五十自壽詞,未明所終。有《倘湖詩馀》。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元成,蕭山人。崇禎庚辰進士,除安慶推官擢兵部主事
維基
來集之(1604年5月7日—1683年),號元成,晚年自號倘湖,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人。來集之生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崇禎八年(1635年)的選貢貢元,崇禎十二年(1639年)中式己卯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次年(1640年)聯(lián)捷庚辰科進士,先在兵部觀政,授安慶推官。當時安慶遭張獻忠蹂躪,他就白天籌集糧食,晚上巡邏城墻,鎮(zhèn)標將貪污苛扣兵餉令部下作亂,他竭力開導給回全餉,士兵因而安寧,流寇三次逼近也安然無恙。鳳陽總督馬士英招募貴州兵馬,道經徽州肆意搶掠,人民殺傷數名士兵,馬士英大怒,命令來集之用亂民律處死人民,他反駁:“人民殺的是劫賊,并非殺兵,他們無罪,不要追究?!边m逢左良玉以清君側之名帶兵東下,他駕船迎見,握手結交,因此下江地區(qū)無恙。弘光帝繼位,馬士英當政,顧念其才干而召任他為兵科給事中,打算讓他依附自己,他卻拒不赴任,被改授職方司主事,不久得他人疏薦,仍任兵科。杭州淪陷,來集之和從兄來方煒募兵到七條沙與于穎會合,隆武帝原官起用,在監(jiān)國魯王朝廷累升為吏科都給事中、太常寺少卿;舟山陷落后辭官杜門,婉拒清朝薦舉博學鴻儒,寫下《易圖親見讀》、《易隅通卦義》、《一得春秋志》、《在四傳》、《權衡樵書初二編》、《南行偶筆載》、《筆倘湖近刻》等作,又照顧灶戶,提議照田均派貧改善其生計。他曾分考崇禎十五年壬午科應天鄉(xiāng)試,取錄戚藩等九人,獲海內人推崇。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壬戌十月二十七日子時去世,享年七十有九。妻子楊氏是諸生楊雪門之姊,他去世后投水而死,孫子來燕雯則是康熙三十九年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28—1784 【介紹】: 清浙江蕭山人,字魯登,號江皋。乾隆三十七年進士,授戶部湖廣司主事。致力于湘湖水利,以勞卒。
來煦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來煦,字熙齋,號桂堂,又號春農,浙江省蕭山縣(今杭州市蕭山區(qū))人。清朝翰林。來煦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第八十七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未散館。
來秀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來秀(1819年—1873年),原名文錦,字實甫,號子俊,一號鑒吾,蒙古爾濟氏或伍堯氏,內務府蒙古正黃旗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隸內務府正黃旗蒙古全義管領下),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進士。欽點內閣中書,后官山東青州府同知、曹州府知府、河南衛(wèi)輝府知府、鹽運使。著有《掃葉亭詠史詩集》四卷(同治十二年刻本)、《掃葉亭花木雜詠》、《望江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