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6詞典 8分類詞匯 78
《漢語大詞典》:緇纚(緇纚)
束發(fā)的黑繒。儀禮·士冠禮:“緇纚,廣終幅,長六尺?!?鄭玄 注:“纚,今之幘梁也。終,充也。纚一幅長六尺,足以韜髮而結(jié)之矣?!卑?,古人用黑巾籠發(fā)再加冠。
《國語辭典》:道冠兒(道冠兒)  拼音:dào guān ér
道士束發(fā)用的器物。如:「那道士面容清臞,頭上扎著道冠兒,一副仙風(fēng)道骨的樣子?!?/div>
《國語辭典》:鞨巾  拼音:hé jīn
帕頭、頭巾?!读凶?。湯問》:「北國之人,鞨巾而裘。」
《漢語大詞典》:帕復(fù)(帕複)
束發(fā)的頭巾。朱子語類卷八七:“又問黲巾之制,曰:‘如帕復(fù)相似,有四隻帶,若當(dāng)襆頭然。’”
《國語辭典》:笄丱  拼音:jī guàn
丱,孩童的頭發(fā)束成兩角的模樣。笄丱指剛成年的時候。漢。徐干《中論。卷上。脩本》:「君子修德,始乎笄丱。」
《漢語大詞典》:角婢
少婢。束發(fā)如角,故稱。 唐 寒山 《詩》之六二:“角婢紅羅縝,閹奴紫錦裳?!?/div>
分類:束發(fā)
《國語辭典》:綰角兒(綰角兒)  拼音:wǎn jiǎo ér
兒童額頭兩旁所束起的發(fā)髻。借指孩童。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隨何也,咱是你綰角兒弟兄,怎生來漢王不把咱欽敬?!?/div>
《漢語大詞典》:襪首
古代武士所用的束發(fā)頭巾。亦謂戴上束發(fā)頭巾,指武士打扮。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三》:“ 齊映 除 江西 觀察,過 吉州 。 峘 自以前輩,懷怏怏,不以刺史禮見,入謁,從容步進(jìn),不襪首屬我器, 映 以為恨。” 明 徐渭 《陶宅戰(zhàn)歸序》:“然雅好結(jié)名士,居常策馬馳襪首。”
《漢語大詞典》:頭箍(頭箍)
一種婦女束發(fā)用具。《醒世姻緣傳》第九回:“這是一包子戴不著的首飾--兩副鐲子合兩頂珍珠頭箍,合這雙金排環(huán)?!?/div>
《漢語大詞典》:纈子髻(纈子髻)
晉 代婦女以花繒束發(fā)名纈子髻。太平御覽卷三七三引 晉 干寶 搜神記:“ 元康 中,婦人結(jié)髮者既成,以繒急束其環(huán),名曰纈子髻?!?/div>
《漢語大詞典》:鬃角
束發(fā)為髻。云笈七籤卷一○三:“泊舟江濱,忽有鬃角布衣少年衝暴雨而來,衣履不濕?!?/div>
分類:束發(fā)
《國語辭典》:笄禮(笄禮)  拼音:jī lǐ
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行束發(fā)插簪的儀式稱為「笄禮」。從此以后視為成年,可以婚嫁。
《國語辭典》:箍兒(箍兒)  拼音:gū ér
婦女戴在頭上束發(fā)的圈子?!督鹌棵贰返谝灰换兀骸府?dāng)下西門慶打了雪娥,走到前邊,窩盤住了金蓮,袖中取出今日廟上買的四兩珠子遞與他,穿箍兒戴?!?/div>
《漢語大詞典》:笄導(dǎo)(笄導(dǎo))
即簪導(dǎo)。一種首飾。用以束發(fā)。隋書·禮儀志七:“案《禮圖》,有結(jié)纓而無笄導(dǎo)?!?span id="ayv13ci"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七》:“承武弁者,施以笄導(dǎo),謂之平巾?!?span id="t9pb18i" class="book">《北史·藝術(shù)傳下·何稠》:“ 魏 晉 已來,皮弁有纓而無笄導(dǎo)。 稠 曰:‘此古田獵服也,今服以入朝,宜變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導(dǎo),自 稠 始也。”
《漢語大詞典》:不闌帶(不闌帶)
織有花紋的帶子。南方少數(shù)民族婦女慣用以束發(fā)。 宋 朱輔 《蠻溪叢笑》:“蠻女以織帶束髮,狀如經(jīng)帶。不闌者,斑也,蓋反切語,俗謂團(tuán)為突鸞,孔為窟籠,即此意名不闌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