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土杏兒(土杏兒)  拼音:tǔ xìng ér
(歇后語)苦孩兒。土杏,一種杏,核有苦味。孩諧音「核」。對不幸的小孩表示憐憫的話。如:「那么丁點的小孩兒,爹娘全都死了,真是土杏兒──苦孩兒!」
《國語辭典》:杏乾兒(杏乾兒)  拼音:xìng gān ér
杏實去核曬乾后稱為「杏乾兒」。也稱為「杏脯」。
分類:曬乾
《國語辭典》:杏核兒(杏核兒)  拼音:xìng hé ér
薔薇科「杏」或「山杏」之種仁,即杏仁的別名。參見「杏仁」條。
《國語辭典》:杏仁槽  拼音:xìng rén cáo
位于大腦皮質顳葉基部的一群神經核,為神經沖動的轉運站之一,與情緒表現(xiàn)有關。
《國語辭典》:杏仁茶  拼音:xìng rén chá
杏仁粉與粳米面加糖混合煮成的濃汁。
《國語辭典》:杏仁油  拼音:xìng rén yóu
一種化學藥品。無色液體,沸點為攝氏一百七十度,具有苦杏仁味,故稱為「杏仁油」。多用于調味劑和化學合成方面。
《國語辭典》:杏仁粉  拼音:xìng rén fěn
杏仁磨碎攙和面粉白糖而成的粉狀物。
《駢字類編》:冬杏
述異記杏園洲在南海中洲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種杏處漢時常有人舟行遇風泊此洲五六日食杏故免死云洲中別有冬杏
《漢語大詞典》:火杏
古代火攻用的一種戰(zhàn)具。通典·兵十三:“磨杏子中空,以艾實之,繫雀足,上加火。薄暮羣放,飛入城壘中,棲宿其積聚廬舍,須臾火發(fā),謂之火杏?!?/div>
《漢語大詞典》:桂林杏苑
古時鄉(xiāng)試例在農歷八月舉行,考中稱折桂;會試例在農歷三月舉行,考中稱探杏。因以“桂林杏苑”指鄉(xiāng)試、會試。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桂林杏苑,空成魂夢之游;虎斗龍爭,又見戰(zhàn)征之事?!?/div>
《國語辭典》:紅杏尚書(紅杏尚書)  拼音:hóng xìng shàng shū
宋朝尚書宋祁。宋祁善填詞,所作的〈玉樓春〉詞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以著一個「鬧」字,境界全出,傳為名句。后宋祁拜訪張先,張先稱之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簡稱為「紅杏尚書」。
《漢語大詞典》:漢帝杏(漢帝杏)
杏的一種,相傳為 漢武帝 上苑所植之種。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 濟南郡 之東南有 分流山 ,山上多杏,大如棃,色黃如橘,土人謂之漢帝杏,亦曰金杏?!?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一·杏﹝集解﹞引 蘇頌 曰:“黃而圓者名金杏。相傳種出自 濟南郡 之 分流山 。彼人謂之漢帝杏,言 漢武帝 上苑之種也。”
分類:漢武帝
《駢字類編》:海杏
述異記:范蠡宅在湖中,多桑纻英果,有海杏大如拳。
《國語辭典》:巴旦杏  拼音:bā dàn xìng
植物名。薔薇科李屬,「扁桃」之別名,參見「扁桃」條。也稱為「八達杏」、「八擔杏」。
《漢語大詞典》:叭噠杏(叭噠杏)
即巴旦杏。伊朗語badam音譯。落葉喬木,葉披針形,果實帶扁,果肉薄而少汁。種子有味苦的和味甜的兩種。原產 亞洲 西部,我國西北有栽培。 馬三立 等《開粥廠》:“每人五十個粽子,還給每人半斤紅櫻桃,半斤白櫻桃,半斤黑、白桑椹,五十個叭噠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