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71,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95 96 97 98 99 101 102 103 104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令詢李守節(jié)李某李璘李重贊李昌齡(字 天錫、天钖 )李景逖(字 宣遠 仁壽 保寧王、信王、江王 昭順 )李煜(字 重光 別稱 南唐后主、李后主、鐘山隱士、蓮峰居士 名 從嘉、重嘉 號 鐘隱 吳王、違命侯、隴西公、安定郡公、鄭王、隴西郡公 )李九齡李令珣李克睿(名 光睿 )李十娘李懷忠(名 懷義 )李鉉李瀆
人物簡介
簡介建隆元年(960)任單州團練使。乾德二年(964)任濟州團練使。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六李某,乾德三年為高陵令、兼殿中侍御史。見咸豐《澄城縣志》卷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瀛州河間人。太祖乾德初,為殿前散祗候,相遇殺父仇人陳友于京師寶積坊北,手刃之而不遁,自言復(fù)父仇。案鞫得實,太祖壯而釋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37—1008
【介紹】:
宋宋州楚丘人,字天錫。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通判銀州。京師開金明池,以獻詩擢右拾遺。知廣州,不能以廉自守。至道二年,由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居位無所建明。真宗即位,加戶部侍郎。坐交結(jié)王繼恩,貶忠武軍節(jié)度。
全宋文·卷六○李昌齡(九三七——一○○八),字天钖,宋州楚丘(今山東曹縣東南)人。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判合州、銀州。擢右拾遺、直史館。后為淮南轉(zhuǎn)運使,知廣州。還,擢禮部郎中,為樞密直學(xué)士。遷右諫議大夫,充戶部使。淳化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以本官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坐交結(jié)王繼恩貶。后以秘書監(jiān)致仕。大中祥符元年卒,年七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37—968
【介紹】:
五代時徐州人,字宣遠,小名仁壽。南唐國君李昪子。李璟嗣位,封保寧王,徙封信王。出為百勝軍節(jié)度使,簡易節(jié)儉,虔民安之。不信佛,專以六經(jīng)、名教為事。李煜立,進封江王,拜侍中。在虔州十一年。卒謚昭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37—978
【介紹】:
五代時南唐國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世稱李后主。李璟第六子。自太子冀以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吳王。宋太祖建隆二年,立為太子,旋嗣位,奉宋正朔,稱江南國主。常怏怏以國蹙為憂,日與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在位十五年。國亡后被俘至汴京,封違命侯。后為宋太宗鴆殺。煜為人仁孝,頗有慧性,善屬文,工書畫,能音樂,尤以詞名。其詞前期多寫宮廷生活,風(fēng)格綺靡;后期因遭亡國之痛,多故國之思,風(fēng)格為之一變。后人輯其詞與其父璟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37—978
字重光,初名重嘉,號鐘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繼位,世稱李后主。開寶八年(975),國亡,為宋所俘,封違命侯。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被毒死。有集30卷,已佚。生平見徐鉉《大宋左千牛衛(wèi)將軍追封英王隴西公墓志銘》、《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南唐書》本傳。近人夏承燾有《南唐二主年譜》。善詩文、音樂、繪畫,尤工詞。抒寫離別之思,家國之痛,情真語摯?!?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8首?!度圃娎m(xù)拾》補斷句10。
唐詩匯評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自稱鐘山隱士、蓮峰居士等,徐州(今屬江蘇)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嗣位。開寶八年(975),宋軍陷金陵,煜被俘,次年至汴京,封違命侯,改封隴西公。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被毒死。追封吳王。李煜有多方面文學(xué)藝術(shù)才能,兼擅詩、詞、文。善書,工畫,知音律。其遭罹多故,好為凄苦之詞。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詩》存詩十八首。
詞學(xué)圖錄李煜(937-978) 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后人將其詞與其父李璟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煜字重光。初名從嘉。嗣主景第六子。封安定郡公。進封鄭王。徙吳王。以尚書令知政事。宋建隆二年。嗣主南遷。立為太子監(jiān)國。嗣主殂。襲位。更今名。開寶七年。宋師南征。八年。金陵陷。肉袒降于軍門。封違命侯。太平興國初改封隴西郡公。三年七月薨。年四十二。贈太師。封吳王。
作品評論
宣和書譜江南偽后主李煜,字重光。早慧精敏,審音律,善書畫。其作大字,不事筆,卷帛而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復(fù)喜作顫掣勢,人又目其狀為金錯刀。尤喜作行書,落筆瘦硬,而風(fēng)神溢出,然殊乏姿媚,如窮谷道人、酸寒書生,鶉衣而鳶肩,略無富貴之氣。要是當(dāng)我祖宗應(yīng)運之初,揭云漢奎壁,昭回在上,彼竊據(jù)方郡者皆奄奄無氣,不復(fù)英偉,故見于書畫者如此。方煜歸本朝,我藝祖嘗曰:“煜雖有文字,一翰林學(xué)士才耳!”乃知筆力縱或可尚,方之雄才大略之君,亦幾何哉!
石林燕語江南李煜既降,太祖嘗因曲燕,問:“聞卿在國中好作詩”,因使舉其得意者一聯(lián)。煜沉吟久之,誦其詠扇云:“揖讓巧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上曰:“滿懷之風(fēng),卻有多少?”他日復(fù)燕煜,顧近臣曰;“好一個翰林學(xué)士!”
瀛奎律髓李后主號能詩,偶承先業(yè),據(jù)有江南,亦僭稱帝,數(shù)十州之主也。集中多有病詩,五言律云:“風(fēng)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闭嫠^衰颯憔悴,豈“大風(fēng)”、“橫汾”之比乎?宜其亡也?;蛑^此乃已至大興之后,即不然矣。七言有云:“衰顏一病難牽復(fù),曉殿君臨頗自羞”,又云:“冷笑秦皇經(jīng)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蓋君臨之時也,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由唐末入宋,登宋太祖乾德二年(964)(一作五年)進士第三人。曾任蓬州(今四川儀隴)某縣令。生平事跡見《輿地紀勝》卷一八八?!?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其詩1卷,《全唐詩外編》補2首。
全宋詩李九齡,洛陽(今屬河南)人。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進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一說乾德五年進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嘗為蓬州蓬池令(《輿地紀勝》卷一八八)。開寶六年(九七三)與盧多遜、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澠水燕談錄》卷六)。有詩集一卷(《宋史·藝文志》),已佚。今從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萬首唐人絕句詩》等書錄詩二十六首。
全唐詩補逸李九齡,洛陽人。補詩一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78
【介紹】:
宋初黨項人。初名光睿,后改今名。李彝興子。父卒,自權(quán)知州事。宋授檢校太保、定難軍節(jié)度使。率兵攻北漢,破吳堡寨。累加檢校太尉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78
【介紹】:
宋涿州范陽人,初名懷義。從太祖于后周時,累遷殿前都指揮使。開寶間從征晉陽,時盛暑,身中流矢而戰(zhàn)愈奮。還,終授日騎左右?guī)贾笓]使。嘗諫阻太祖留都西京。太宗立,遷侍衛(wèi)步軍都虞候、大同軍節(jié)度。后改步軍都指揮使。
人物簡介
簡介乾德五年(967)任西川路轉(zhuǎn)運使。
人物簡介
簡介建隆四年乾德元年(963)任三司度支判官。建隆四年乾德元年(963)任殿中侍御史。開寶九年太平興國元年(976)任監(jiān)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