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872,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李景遂(退身 壽王、齊王、燕王、晉王 文成 )
李筠(榮 )
李重進(jìn)(黑大王 )
李中(有中 )
李文才
李光美
李延鄒
李德柔(子懷 )
李浣(日新 )
李瀚(日新 )
李景威
李洪義(洪威 改 )
李崇矩(守則 元靖 )
李景達(dá)(子通 雨師 壽陽郡王、鄂王、燕王 昭孝 )
李昉(明遠(yuǎn) 文正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0—958 【介紹】: 五代時南唐國君李昪第三子。仕吳為門下侍郎。昪受禪,自吉王進(jìn)封壽王,除東都留守、江都尹。性純厚,善屬文,為詩纖麗。李璟即位,徙封齊王,又改封燕王,加諸道兵馬元帥。保大五年,立為皇太弟。固辭不得,乃易字曰退身,以示不處。在東宮十三年,屢乞歸藩。中興元年,始改授江南西道兵馬元帥、洪州都督,封晉王。為太子李弘冀所鴆殺。謚文成。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20—958 字退身,徐州(今屬江蘇)人,南唐烈祖李昪子。吳天祚二年(936)仕吳為門下侍郎參政事。李昪建南唐,景遂自吉王進(jìn)封壽王,除東都留守、江都尹。元宗即位,徙封燕王,改齊王,加諸道兵馬元帥。保大五年(947)立為太弟,交泰元年(958)授天策上將軍、江南西道兵馬元帥、洪州大都督、太尉、尚書令,封晉王。同年為太子李弘冀酖死。贈太弟,謚文成。生平見馬令《南唐書》、陸游《南唐書》及《十國春秋》本傳。景遂性純厚恬澹,雅有士君子風(fēng)。善屬文賦詩,與朝士官屬飲宴賦詩無虛日。《全唐詩》存斷句1聯(liá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0 【介紹】: 五代時并州太原人,初名榮。善騎射。后唐時為控鶴指揮使。后晉開運末,契丹犯汴京,其將趙延壽聞筠勇悍,召置帳下。契丹北去,筠乘眾怨逐契丹留守中原之耶律解里,歸后漢,為博州刺史。后周時累官昭義軍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宋代周禪,筠拒命,兵敗自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0 【介紹】: 五代時滄州人。后周太祖時歷官武信軍節(jié)度。從世宗征淮南有功,歷廬、壽等州招討史。恭帝時,加檢校太尉,改淮南節(jié)度使。吳人以重進(jìn)色黑,號黑大王。重進(jìn)與趙匡胤俱事周室,分掌兵權(quán),常心憚之。聞趙匡胤建宋稱帝,不自安。既命移鎮(zhèn)青州,遂起兵抗命,兵敗,自焚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為淦陽宰。工詩文,有《碧云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有中,九江(今屬江西)人。南唐時,與劉鈞共學(xué)于廬山國學(xué)。元宗時,仕于下蔡,以父母老病,表請歸家侍親。后主時,任吉水縣尉。乾德二年(964)罷。后歷任晉陵、新喻縣令。開寶五年(972),又轉(zhuǎn)淦陽縣令。生平事跡散見孟賓于《碧云集序》、《郡齋讀書志》卷四中、《唐才子傳》卷一〇。中工詩,與詩人沈彬、左偃善,多有酬和之作。孟賓于稱其詩“緣情入妙,麗則可知”,可與賈島、方干相比肩(《碧云集序》)。辛文房亦稱其為“驚人泣鬼之語”(《唐才子傳》)。李中作詩頗多,有《碧云集》3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卷。
唐詩匯評
李中,生卒年不詳,字有中,九江(今屬江西)人,郡望隴西(今屬甘肅)。南唐烈祖時,曾讀書于廬山國學(xué)。中主時,從軍海州,后為上蔡令。以父母年高,兄弟去世,表乞歸養(yǎng)。后主朝,曾任吉水尉、淦陽令。又曾歷官安福、晉陜、新淦、新喻等地,仕終水部郎中。與沈杉、史虛白、左偃、劉鈞交游唱和。開寶六年(973)自編詩三百首為《碧云集》三卷,孟賓于為之序,今存?!?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四卷。

作品評論

孟賓于《碧云集序》
(李中詩)緣情入妙,麗則可知。出示全編,備多奇句。
唐才子傳
(中詩)孟賓于賞其工吟,絕似方干、賈島,時復(fù)過之。
《載酒園詩話又編》
李中《碧云集》,孟賓于歷舉其佳句于序,今讀之殊多平平。余更喜其“竹風(fēng)酲晚醉,窗月伴秋吟”、“虛閣靜眠聽遠(yuǎn)浪,扁舟閑上泛斜陽”、“步月怕傷三徑蘚,取琴因拂一床塵”、“江近好聽菱芡雨,徑香偏愛蕙蘭風(fēng)”、“公署靜眠思水石,古屏閑展看瀟湘”,雖輕淺,尚有閑澹之致。
《近體秋陽》
中詩澄夐、微摯,出口聳人心目,費人留連,如《昭君》、《聞笛》等篇,真堪卓絕終古。晚唐作者林立,吾于張、鄭之外,又得李君,其人于戲觀斯止矣。
《詩學(xué)淵源》
(中)為詩略似元、白,辭旨蘊藉,文采內(nèi)映,五代之際,得此殊不易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華陽人。仕后蜀。孟昶廣政中為翰林待詔,試太子司議郎,賜緋魚袋。工畫人物、山水,尤善寫真,當(dāng)時以為周昉之亞,或謂其妙絕可繼閻立本。嘗于大圣慈寺繪寫諸親王文武臣僚等貌。
李光美 朝代:北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河南人。仕北漢。劉旻時署客省使。光美嘗為直省,素諳前朝典故。至是庶事草創(chuàng),朝廷制度儀注,一出其手。綱舉目張,頗得大體。時人比于晉王彪之、唐裴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鄱陽人。仕南唐。李璟時為濠州錄事參軍。后周軍攻城急,團(tuán)練使郭廷謂謀納降,令延鄒草降表。延鄒責(zé)以忠孝,不為具草,遂被害。
李德柔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鄱陽人,字子懷。仕南唐。初為小吏,善伺人陰私,捕獲亡命,所至必得,人稱“李貓兒”。李璟時,累遷大理卿,持法苛峻。本無學(xué)術(shù),妄矜博洽,每呼馬為“韓廬”,染工為“伶?zhèn)悺?,縉紳無不掩口。
李浣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2 【介紹】: 遼人,字日新。仕后晉至中書舍人。遼軍入汴,被俘。遼世宗授翰林學(xué)士。穆宗即位,累遷工部侍郎。南逃欲歸后周,至涿州被擒,械赴上京,兩次自殺不成,禁錮六年。后以作《太宗功德碑》得釋。加禮部尚書,宣政殿學(xué)士卒。有《應(yīng)歷小集》。兄濤在宋為官,集遺文為《丁年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人。仕后晉。官翰林學(xué)士。好飲而多酒過,石敬瑭以為浮薄。有《蒙求集注》。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62 瀚,又作浣,字日新,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后漢相李濤弟。后唐長興四年(933)登進(jìn)士第。初為校書郎、集賢校理。后晉高祖天福二年(937),拜右拾遺,俄召為翰林學(xué)士。后廢學(xué)士院,改吏部員外郎,遷禮部郎中、知制誥。復(fù)置翰林,遷中書舍人,再為學(xué)士。契丹入汴,俘至塞北。宋建隆三年(962)卒。生平事跡見《五代史補(bǔ)》卷三、《宋史》本傳。瀚幼聰敏,有逸才,慕王、楊、盧、駱文章。能詩善文,每作文則筆不停輟。嘗代楊凝式撰錢镠神道碑,凡萬余言,文采遒麗,為時人所稱?!?a target='_blank'>宋史·藝文志七》著錄其有《丁年集》1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其詩2首。
李景威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3 【介紹】: 五代時荊州長陽人。仕荊南。高保融用為水手都指揮使。高繼沖時為大將。宋太祖建隆四年,宋師假道江陵伐張文表,景威恐宋襲己,請嚴(yán)兵以待之,為孫光憲所斥,景威扼吭而死。
李洪義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宋初并州晉陽人,本名洪威,避后周太祖諱改。李洪信弟。后漢時歷官武信、鎮(zhèn)寧軍節(jié)度。王殷屯澶州,少帝密詔令洪義殺之,因怯懦不敢發(fā)。后周太祖起兵,遂降。廣順初,拜歸德軍節(jié)度,權(quán)知許州。世宗時累遷永興軍節(jié)度。宋初,加兼中書令,移鄜州。乾德五年代歸。卒年五十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4—988 【介紹】: 宋潞州上黨人,字守則。初仕后漢。從后周世宗征北漢,轉(zhuǎn)供備庫副使。宋太祖乾德二年,為樞密使,與趙普聯(lián)姻。歷任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左衛(wèi)大將軍。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先后任邕、貴六州及瓊、崖四州都巡檢,善撫土著,黎人皆歸附。卒謚元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4—971 【介紹】: 五代時徐州人,字子通,小名雨師。李昪第四子。南唐開國后,封壽陽郡王,進(jìn)宣城王。李璟時,封鄂王,改燕王,再徙齊王。性剛毅,然不歷軍事。保大末,以元帥督師淮南,軍政皆委監(jiān)軍使陳覺。淮南敗,引殘兵歸金陵。復(fù)拜浙西節(jié)度使,力辭之,改撫州大都督。在鎮(zhèn)十余年,日事酣飲,怠于視事。卒謚昭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5—996 【介紹】: 宋深洲饒陽人,字明遠(yuǎn)。后漢乾祐間進(jìn)士。仕后周為翰林學(xué)士。宋初,為中書舍人。屢知貢舉,進(jìn)《開寶通義》。太宗時歷戶部侍郎,同修《太祖實錄》。太平興國八年,擢參知政事,拜平章事。主張與契丹修好,弭兵息民。奉敕編修《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有文集。
全宋詩
李昉(九二五~九九六),字明遠(yuǎn),深州饒陽(今屬河北)人。后漢乾祐中進(jìn)士。仕后周,為翰林學(xué)士。入宋,加中書舍人。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罷為給事中。四年,知衡州。開寶二年(九六九),復(fù)拜中書舍人、直學(xué)士院。三年,知貢舉;四年,拜翰林學(xué)士。太宗即位,加戶部侍郎、工部尚書兼承旨。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改文明殿學(xué)士,除參知政事,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東都事略》卷三二)。端拱元年(九八八),罷為右仆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九)。淳化二年(九九一),復(fù)拜平章事。四年,罷守本官。五年,以特進(jìn)司空致仕。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謚文正?!?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有傳。 李昉詩,今存《二李唱和集》一卷,見一九一四年羅振玉輯《宸翰樓叢書》。今以叢書本為底本,又從《聞見錄》、《詩話總龜》等書輯得集外詩若干,編為二卷。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25—996 字明遠(yuǎn),深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后漢乾祐中(一云天福中)舉進(jìn)士,先后仕后漢、后周,官至屯田郎中、翰林學(xué)士。入宋,加中書舍人、戶部侍郎,遷工部尚書兼翰林承旨。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拜中書侍郎平章事,以特進(jìn)司空致仕,卒贈司徒,謚文正。《宋史》有傳。昉典誥命凡30余年,曾奉敕纂《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有文集50卷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詩外編》補(bǔ)2首,《全唐詩續(xù)拾》補(bǔ)1首。
全唐詩補(bǔ)逸
李昉字明遠(yuǎn),深州饒陽人。漢乾佑中舉進(jìn)士。周顯德中仕至翰林學(xué)士。入宋,歷翰林侍讀學(xué)士,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太宗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謚文正。補(bǔ)詩三首并句。
全宋文·卷四七
李昉(九二五——九九六),字明遠(yuǎn),深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漢乾祐中舉進(jìn)士,仕漢、周,官至屯田郎中、翰林學(xué)士。宋初,加中書舍人。太宗即位,加戶部侍郎,遷工部尚書、兼翰林承旨。太平興國八年,擢參知政事,拜平章事,加中書侍郎。端拱初罷相。淳化二年復(fù)相,四年罷。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昉典誥命三十馀年,曾奉敕纂《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太平廣記》,有文集五十卷。文章慕白居易,淺近易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有傳。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二
昉字明遠(yuǎn)。深州饒陽人。漢乾祐中進(jìn)士。歷集賢殿修撰。周顯德二年擢主客員外郎知制誥集賢殿直學(xué)士。四年加史館修撰。遷屯田郎中翰林學(xué)士。入宋。累官中書侍郎平章事。至道二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