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872,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85  86  87  88  89  91  92  93  94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李雄
李仿
李彝超
李愚(別稱 李晏平 子晦 晏平 )
李浩弼
李從珂(別稱 后唐廢帝、后唐末帝、末帝 潞王 )
李重美( 雍王 )
李光緯
李同
李殷夢
李遐
李從敏(叔達(dá) 涇王、秦國公 )
李從曮( 秦國公、岐王、秦王 )
李濤(信臣 莒國公 社公 )
李紹文(張從楚 )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洛、鞏(今河南洛陽、鞏義一帶)人。后唐莊宗同光二年(924)游覽魏蜀吳三國故都鄴下、成都、金陵,各為詠古詩30首,編為《鼎國詩》三卷。以三國鼎峙,故名曰鼎國。集已佚。事跡僅見《郡齋讀書后志》卷二?!?a target='_blank'>全唐詩》等未收其詩。韓國存《十抄詩》收其詩10首,當(dāng)是《鼎國詩》中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5 【介紹】: 五代時人。仕閩。累官皇城使。王延鈞永和間,屢受歸守明、李可殷譖,內(nèi)怨而不言。尋遣人殺可殷于家,次日早朝,與王繼鵬率皇城衛(wèi)士殺延鈞、守明等。繼鵬嗣立,仿判大軍諸衛(wèi)事。旋為繼鵬伏兵殺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5 【介紹】: 五代時夏州人。李仁福次子。仕后唐。父卒,三軍立為帥。初邊將多言仁福北通契丹,恐為邊患。明宗乃以彝超為延州刺史,彰武軍節(jié)度使,而徙彰武安從進(jìn)代之。彝超不受代,從進(jìn)以兵圍之,苦攻不克。明宗遂釋不攻,以彝超為定難節(jié)度使,既而修貢如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5 【介紹】: 五代時渤海無棣人,字子晦。為人謹(jǐn)重寡言,好學(xué),為古文。劉繼述幽唐昭宗于東內(nèi),愚以書說韓建,使圖興復(fù),其言甚壯。建不能用,乃去之洛。舉進(jìn)士、宏辭,為河南參軍。后事后梁末帝,拜崇政殿直學(xué)士。后唐莊宗時拜主客郎中、翰林學(xué)士。魏王李繼岌伐前蜀,辟愚為都統(tǒng)判官。蜀道阻險,議者謂宜緩師待變而進(jìn),愚堅(jiān)主速戰(zhàn),果所至迎降,遂滅前蜀。明宗時為相,欲依古制,時以為迂闊,李從珂嘗目之為“粥飯僧”。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35 字子晦,初名晏平,郡望趙郡平棘(今河北趙縣),自其父時徙家無棣(今山東慶云北)。哀帝天祐三年(906)登進(jìn)士第。后梁太祖開平三年(909)登宏詞科。授河南府參軍。后懼禍而避地河朔。梁末帝時復(fù)出仕。后唐莊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同光三年(925)從征前蜀,歸拜中書舍人。明宗天成間任翰林學(xué)士承旨。長興二年(931)知禮部貢舉。同年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末帝清泰元年(934)罷相,次年卒。《新五代史》、《舊五代史》有傳。李愚著有《白沙集》10卷,已佚。民國《無棣縣志》卷二三收錄其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愚字子晦。自稱趙郡平棘西祖之后。初名晏平。舉進(jìn)士。又登宏詞科。授河南府參軍。梁末帝嗣位。累擢司勛員外郎。入后唐為翰林學(xué)士。同光三年。魏王繼岌征蜀。請為都統(tǒng)判官。蜀平。就拜中書舍人。改兵部侍郎。長興初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兼吏部尚書。閔帝嗣位。進(jìn)位左仆射。清泰初加特進(jìn)太微宮使宏文館大學(xué)士。后罷相。守本官。二年卒。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前蜀后主時仕翰林學(xué)士。咸康元年(925)隨后主出游,與韓昭、王仁裕諸人沿途酬答吟詠無虛日。至劍州西,有鷙獸自叢林躍出,搏一人去。后主命從臣賦詩紀(jì)之,浩弼遂作《從幸秦州賦鷙獸詩》。事跡見《十國春秋》卷三七。《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6 【介紹】: 五代后唐廢帝,亦稱末帝。鎮(zhèn)州平山人,本姓王,李嗣源為騎將時,過平山,掠得之,養(yǎng)以為子,賜姓名。狀貌雄偉,謹(jǐn)信寡言,驍勇善戰(zhàn),嗣源甚愛之。嗣源即位為明宗,以從珂屢立戰(zhàn)功,封潞王。應(yīng)順初殺閔帝自立。石敬瑭引契丹,大敗唐師,乃登玄武樓自焚死。在位三年。后唐遂亡。
全唐文·卷一百十三
帝諱從珂。本姓王氏。鎮(zhèn)州人。唐光啟元年生。明宗養(yǎng)為己子。長興四年封潞王。應(yīng)順元年四月。以兵脅廢閔帝。遂自即位。晉高祖入洛。舉族自焚。在位二年。年五十二。
李重美 朝代:后唐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6 【介紹】: 五代后唐末帝李從珂第二子。幼而明敏如成人。歷官上將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雍王。石敬瑭反,從珂欲北征,重美謂宜持重,固請毋行。后為劉延皓等所迫,遂如河陽,留重美守京師。居民皆出城藏竄,門者禁之,重美曰:“國家多難,不能與民為主,而欲禁其避禍,可乎?”因縱民出。后晉兵將至,與帝、后俱自焚死。
李光緯 朝代:后唐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九
光緯。后唐天成二年官右拾遺。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九
同。后唐天成二年官左拾遺。
李殷夢 朝代:后唐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九
殷夢。后唐天成二年官刑部員外郎。
李遐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7 【介紹】: 五代兗州人。少為儒,有節(jié)操。歷數(shù)鎮(zhèn)從事,累遷庫部員外郎。后晉高祖即位,知其強(qiáng)干有守,除為西京留守判官,兼委監(jiān)西京左藏庫。會張從賓作亂,使人輦?cè)】暡?,遐曰:“不奉詔書,安敢承命!”遂為其下所害。
李從敏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8—951 【介紹】: 五代時代州崞縣人,字叔達(dá)。后唐明宗猶子。善騎射,多謀。從李存勖(莊宗)滅后梁,累遷捧圣都將。后為成都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從李嗣源(明宗)平王都之叛,為成都軍節(jié)度使,封涇王。歷仕后晉、后漢,官終西京留守,封秦國公。后周初,以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8—946 【介紹】: 五代時深州博野人。李茂貞長子。后唐莊宗時,累官鳳翔節(jié)度使。明宗末,移鎮(zhèn)汴州。閔帝應(yīng)順元年,李從珂起兵岐下,盡取從曮家財(cái)器仗,以助軍需。將校士卒擁從珂為后唐主,是為末帝。末帝清泰元年,從曮復(fù)為鳳翔節(jié)度使,封秦國公。入后晉,封岐王、秦王。善書畫筆札。性柔和,左右或有過,未嘗笞責(zé)。先人有田千頃,竹千畝,恐奪民利,不令理之,為岐陽父老所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8—961 【介紹】: 五代宋初京兆萬年人,字信臣。仕后梁為河陽令。后唐天成初進(jìn)士。歷監(jiān)察御史、起居舍人。后晉天福中擢刑部郎中。涇帥張彥澤殺記室張式且奪其妻,遂伏閣抗疏,請置于法,彥澤因罷節(jié)制。后漢時,官至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入后周,歷刑部、戶部尚書。宋初,拜兵部尚書。性滑稽,善諧謔,然慷慨有大志,以經(jīng)綸為己任。亦工詩。
全宋詩
李濤(八九八~九六一),字信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隨父避禍居湖南。后唐明宗天成初進(jìn)士。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歷刑部、戶部尚書,封莒國公。入宋,拜兵部尚書。太祖建隆二年卒,年六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二有傳。今錄詩八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98—961 字信臣,小字社公,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初依湖南馬殷,任衡陽令,后仕后梁為河陽令。后唐天成初登進(jìn)士第。累遷右補(bǔ)闕、起居舍人。后晉天福初,任考功員外郎,歷比部、刑部郎中。改職方郎中、中書舍人。晉亡,仕后漢為翰林學(xué)士,拜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隱帝立,罷相。后周初,起為太子賓客,歷刑、戶二部尚書。恭帝即位,封莒國公。宋初,拜兵部尚書。建隆二年(961)卒。生平詳見《資治通鑒》卷二八一、卷二九四,《宋史》本傳。濤工詩,筆札遒媚。與弟瀚俱以文學(xué)著名?!?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若干。《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2首。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一
濤字信臣。京兆萬年人。仕梁補(bǔ)河陽令。后唐天成初舉進(jìn)士甲科。累遷起居舍人。入晉歷中書舍人。漢祖入汴。為翰林學(xué)士。拜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隱帝即位。罷相。周初起為太子賓客。歷刑部戶部二尚書。恭帝即位。封莒國公。入宋。建隆二年卒。
李紹文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鄆州人。本名張從楚。少事朱瑄,歸后梁太祖為四鎮(zhèn)牙校。又降后唐莊宗。從討劉守光、劉鄩、王彥章及討西川,均立功。明宗天成初,為武信軍節(jié)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