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72,分459頁顯示
上一頁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祝( 枳 )李思敬李繼顏李詷李琪(字 臺秀 )李遇李頃李存權(quán)李夢符李瓊(字 隱光 )李繼勛李建勛(字 致堯 號 鐘山公 靖 )李承勛李珽(字 公度 )李慎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8
【介紹】:
名或作枳。唐末陜?nèi)?。工畫釋道鬼神,與韓求同學吳道子,聲譽并馳。性倜儻,有才略,退藏不仕。李克用聞其名,嘗命往陜郊畫龍興寺回廊列壁二百余堵。后為克用誘溺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末人。李思孝弟。昭宗乾寧三年,兄保大軍節(jié)度使李思孝以年老致仕,薦以自代,詔以思敬為保大留后,俄授節(jié)度使。光化中,移為武定軍節(jié)度。天復二年,以洋州降于王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人。昭宗光化中,官至保大軍節(jié)度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隴西敦煌人,字臺秀。李珽弟。以文章知名。唐昭宗朝進士。入后梁,為翰林學士,末帝時拜相。后唐莊宗時為國計使,明宗時任御史中丞,以太子太傅致仕,卒年六十。為人重然諾,喜稱人善。有《金門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71—930
字臺秀,河西敦煌(今甘肅敦煌)人。昭宗時登進士第,天復元年(901)又中博學宏詞科,授武功縣尉。遷左拾遺、殿中侍御史。唐亡,仕梁為翰林學士,累遷戶部侍郎、翰林承旨。末帝時歷任兵、禮、吏三部侍郎,遷御史中丞,累擢尚書左丞、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唐莊宗同光二年(924)任刑部尚書,歷太常卿、吏部尚書。明宗天成元年(926)改御史大夫,遷尚書右仆射。后以太子少傅致仕。長興元年(930)卒。生平見新、舊《五代史》本傳、《太平廣記》卷一七五。琪工詩能文,與其兄珽皆以文章知名。其為翰林學士所撰文翰,下筆稱旨,名播海內(nèi)。所撰有《金門集》10卷、《刀筆集》15卷等,今皆佚。《全唐詩》存詩2首、斷句1聯(lián),《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七琪字臺秀。河西燉煌人。少舉進士。天復初應(yīng)博學宏詞。居第四等。累遷殿中侍御史。入梁為戶部侍郎翰林承旨。貞明龍德中歷兵禮吏侍郎。遷御史中丞。累擢尚書左丞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為太子少保。后唐同光初授太常卿吏部尚書。三年為國計使。明宗即位。為御史大夫。除尚書左仆射。天成末。明宗自汴遷洛。為東都留司官。以太子太傅致仕。長興中卒。年六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11
【介紹】:
五代時人。仕吳。初從楊行密起兵,以功累遷宣州觀察使。楊渥時徐溫秉政,遇頗不平。后為溫所攻,逾月不下。時遇少子為廣陵牙將,遇甚愛之,溫執(zhí)其子示城下,其子啼號求生,遇由是不忍戰(zhàn),乃出。遂被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71—940
【介紹】:
五代時陳州項城人。李罕之子。性溫雅。后梁太祖時,累掌禁兵,官至右羽林統(tǒng)軍。入后唐,任右神武統(tǒng)軍。后晉高祖即位,遷左領(lǐng)軍衛(wèi)上將軍。所至頗有畏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人。昭宗天復二年,自前商州刺史權(quán)知華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人。活動于后梁太祖開平初,在洪州日與布衣飲酒狂吟。嘗以釣竿懸一魚,向市肆唱《漁父引》,賣其詞,好事者爭買之,得錢便入酒家。或抱冰入水,及出,身上氣如蒸。后不知所在。一云,夢符游南昌時,鐘傳據(jù)其地。桂州刺史李瓊,遣人謂夢符系其弟,命遣歸。傳求于市邸。人曰,夜來不歸,不知所之。今存《答常學士》詩、《漁父引》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字里不詳。昭宗時桂州刺史李瓊之弟。常游洪州市井,年約20余,四時常插花,遍歷酒肆,高歌大飲。好事者令其為詩,應(yīng)聲而就。鎮(zhèn)南節(jié)度使鐘傳謂其狂妄惑眾,系之于獄,于是獻詩10余首,旋獲釋。后不知所終。事跡散見《江淮異人錄》,《詩話總龜》卷三引《詩史》、卷四六引《郡閣雅談》。《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2。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72—946
【介紹】:
五代時滄州饒安人,字隱光。少為騎將,與石敬瑭俱隸后唐李嗣源麾下。莊宗同光二年,敬瑭為契丹所圍,瓊救之。及敬瑭稱帝建后晉,以為護圣都虞候。久之,拜相、申二州刺史。后晉亡,契丹入京師,以瓊為威州刺史,行至鄭州,遇盜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深州博野人。李茂貞侄。昭宗天復中,官至天雄軍節(jié)度使。天祐元年,茂貞為求婚于西蜀王建,建以女妻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2
【介紹】:
五代時廣陵人,字致堯。李德誠子,徐溫婿。少好學,能屬文,尤工詩。初為徐知詢幕僚。李昪鎮(zhèn)金陵,用為副使,預禪代之謀。南唐建國后,拜中書侍郎,加同平章事,加左仆射,監(jiān)修國史。輔政五年,升元中放還私第。李璟時出為昭武軍節(jié)度使,入拜司空,以司徒致仕。乃營亭榭于鐘山,適意泉石,賜號鐘山公。卒謚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73?—952
字致堯,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初為升州巡官,后任李昪金陵副使。南唐建國,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升元五年(941)罷相,未幾復入相。中主立,出為昭武軍節(jié)度使,后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保大十年(952)卒,謚靖。生平見馬令《南唐書》及陸游《南唐書》本傳、《唐才子傳》卷一〇。建勛能屬文,尤工詩。其詩多七律,頗多題詠紀游之作。僧文瑩謂“其為詩,少猶浮靡,晚年方造平淡”(《玉壺清話》卷一〇)。辛文房亦稱其“琢煉頗工,調(diào)既平妥,終少驚人之句”(《唐才子傳》)?!?a target='_blank'>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李建勛集》1卷,《宋史·藝文志七》則記為20卷。《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4首、句4聯(lián)。
唐詩匯評李建勛(?-952),字致堯,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初仕吳,為金陵巡官。李昪鎮(zhèn)金陵,用為副使,預禪代之謀。及昪即位,拜相,升元五年(941)方罷,在相位最久。中主立,出為昭武軍節(jié)度使。后召拜司空,乃營亭榭于鐘山。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卒。建勛少好學,工詩文,有《李建勛集》二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詩補逸李建勛字致堯,隴西人。工詩能文,其詩少猶浮靡,晚歲清淡平易,為南唐李昪、李璟所重。補詩一首并詩句二。
作品評論
《玉壺清話》(建勛)為詩,少猶浮靡,晚年方造平淡。
唐才子傳(建勛)能文賦詩,琢煉頗工,調(diào)既平妥,終少驚人之句也。
《唐詩品》晚唐諸子,不選格調(diào),專事情景,“詩中覓畫”之說蓋出于此,遂使渾厚鴻明之氣,蕭然謝絕。建勛詩,每聯(lián)必設(shè)景象,蓋工寫之極,流而為俳,亦不自知也。
《詩藪?雜編》今五代詩集傳者,僅建勛一家而已。集中佳句頗多,雖晚唐卑下格,然模寫情事殊工。
《載酒園詩話又編》李建勛詩格最弱,然情致迷離,故亦能動人。如《殘牡丹》詩……氣骨安在?卻有倚門人流目送盼之致,雖莊士雅人所卑,亦為輕俊佻達者喜。又如《閑出書懷》曰:“斷酒只攜僧共去,看山從聽馬行遲?!薄洞貉吩唬骸叭婆珊畏饺??似誤新鶯昨日來?!薄睹坊乃H》曰:“云鬢自沾飄處粉,玉鞭誰指出墻枝?!薄洞核吩唬骸扒喟稘u平濡柳帶,舊溪應(yīng)暖負莼絲。”語皆纖冶,能眩人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913
【介紹】:
唐末五代時人。初事李克用為牙將,善于奉使,累遷太原少尹。劉守光稱燕帝,李存勖遣承勛往使,問其釁端。承勛見守光,如藩方聘問之禮,謁者強之行朝禮,不屈,為守光所拘,歿于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13
【介紹】:
五代時隴西敦煌人,字公度。唐末進士,拜監(jiān)察御史。朱溫署為天平軍掌書記。入后梁,以珽知曹州,以治聞,累遷左諫議大夫。朱友圭立,除右散騎常侍。袁象先討友圭,珽為亂兵所殺。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珽字公度。隴西燉煌人。僖宗朝舉進士。累拜左補闕。梁祖即位。為左諫議大夫兼宣徽副使。友圭之亂。除右散騎常侍充侍講學士。內(nèi)討之日。為亂兵所傷卒。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郡望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憲宗元和間宰相李絳之孫,懿宗咸通末宣歙觀察使李璋之子。哀帝天祐元年(904)登進士第。事跡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上》、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六。《會稽掇英總集》卷二收其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